丽水市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作者: 张力才 徐赢斌
摘要立足于丽水市开发和利用休闲农业产品的资源优势,阐述了丽水市开发和休闲农业产品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休闲农业发展的历史性问题,并就此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与措施,以期为丽水市开发和休闲农业产品的发展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对策;丽水市
中图分类号F30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2)13-013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3.034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Lishui City
ZHANG Li-cai,XU Ying-bin(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 Zhejiang 316000)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mainly based on the resource advan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leisur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Lishui City,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leisur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Lishui City,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measures,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shui C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 wordsLeisure agriculture;Development status;Countermeasures;Lishui City
当今时代,公民消费的意识形态也与往日不同,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从满足物质生活层面转向满足精神享受层面。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国内外农业领域转型发展的新方向,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产业[1]。丽水市作为浙江省首批获准的第一个全国性特色休闲生态农业与特色乡村休闲旅游建设示范区的城市,拥有国家级特色休闲生态农业和特色乡村休闲旅游建设示范县、示范点、精品乡村旅行区等线路,并拥有“中国最美的绿色田园”“中国美丽的特色乡村”“中国重要的休闲农业文化历史区和文化遗产”等国家级特色休闲生态农业和特色乡村休闲旅游城市称号。丽水还拥有各种历史风俗文化民情旅游景点,如以丽水山水文化、畲族民俗文化、刀枪竹剑艺术文化、黄帝文化等为主要旅游内容的各种历史民俗文化和各种旅游民俗商品。丽水市发展休闲农业条件良好。
1休闲旅游文献回顾
张建宏[2]提出了休闲农业的发展使其延长了现有的农业产业链,而且农业产品不再仅作为工业原材料,附加值也会更高 。罗明亮[3]在对洛阳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从其生态效益、环境效益方面阐述发展休闲农业有助于增强和提高洛阳地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农村公共基础和配套设施也得以建立和完善,使得乡村环境更加优美,生产和服务条件也得以改善,绿色无公害的农业和新鲜产品也更受重视。袁定明[4]在对我国休闲农业的研究中提出了“休闲农业具有教育示范意义,休闲农业的发展为学生及城市居民提供普及农业知识和文化的教育基地”。张占耕[5]探讨了休闲农业的对象、内涵、本质过程,认为“休闲农业发展有利于对休闲农业发展地区乡村特有文化的保护、延续、发展、传承”。
魏晓云[6]以我国福建泉州武陵的现代生态休闲产业农场发展作为主要的实际案例,探索了一种属于生态友好型的现代休闲生态农业及其产品市场发展的研究方向。陈念东等[7]进一步探讨了休闲农业观光开发规划和模式选择,根据旅游休闲农业产品发展的区域性特色挑选出一套相对应的开发模式,例如旅游休闲农园、旅游休闲生态农场、旅游休闲教育公园、土地租赁农庄、旅游度假村和乡间俱乐部等。赵红等[8]以2016年北京昌平区流村镇主体工程项目情况为研究基础,探讨在研究制定全国新农村主体工程建设开发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当地实际建设情况,对自己建设区域拥有的资源、客源条件、开发建设路径及其实施思路等进行了深入具体分析,采取因地制宜地推进新农村工程开发建设模式。张建国等[9]以浙江新昌县休闲农业产业带发展规划作为实践案例,研究了休闲农业产业发展的整体布局及其发展策略选择,对新昌地区的休闲农业产业市场细分、产品定位、产业带整体布局、功能区域划分等方面进行研究。
2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2.1休闲农业发展政策历程2019年6月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重点项目,发展新型乡村休闲共享特色经济等新服务业态,推动乡村科技、人文等多种产业元素全部整合融入发展乡村休闲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种养等产业,打造乡村生态产业链[10]。允许在完全符合土地保护政策和相关的土地使用总体规划要求、依法处置建设用地的审批登记手续、坚持资源节约型集约性用地等基本条件的前提下,利用治理范围内所有土地的1%~3%进行旅游、康养、运动、设施农业等产业开发。2020年1月发布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互联网+”数字农产品零售走向数字出口农村精准入户示范工程,推动以其与人工智能、大数据融合为技术基础赋予功能的新型农村数字实体零售门店,全面形成打通农村数字专业农产品线上、线下综合营销两大渠道。鼓励和支持发展一个新的智慧型农村休闲旅游农业线上服务平台,完善覆盖智慧型农村休闲旅游农业的农村数字化服务地图,引导美丽特色乡村线上旅游产业示范县、美丽的乡村休闲渔业农村(特别是特色渔村、农庄)等区域开展农村线上旅游经营,推广应用社会主义大众参与式旅游评估、数字化的创意乡村漫游、沉浸式旅游体验等线上经营服务新模式。2020年2月发布的《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等文件提出,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破解了乡村开发用地的难题,完善了乡村特色产业开发用地的政策制度,明确了用地种类和供给用地的方式,实施了分类管理。省级在制定十地综合利用规模的年度计划中,应当安排每年5%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来保障农村的重点工业及其项目的用地。而且一些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能够通过注册、出资、租赁等方式将其他资金直接投入到乡村经济中。
2.2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休闲农业在最近十几年有巨大的进步。休闲农业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从业人数以及接待人数不断增加,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由图1可知,2015—2019年我国休闲特色农业和文化乡村旅游经济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从2015年的4 400亿元上升到2019年的8 500亿元。我国经济的增长与政府在休闲农业方面的政策倾斜推动了休闲农业发展壮大。同时,我国休闲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旅游营业收入增速也在不断下降,休闲农业的开发潜能不断被挖掘,我国休闲农业行业将近饱和,休闲农业营业收入呈现稳定态势。
由图2可知,2011—2020年我国参加休闲农业和特色乡村旅游接待的人数整体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其中2020年接待人数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断崖式下跌。2011—2020年接待人数的增速总体呈下降趋势,随着我国休闲特色农业和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对休闲特色农业具有极大兴趣的群体大量涌入休闲特色农业和新兴产业,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和文化水平逐渐提高,推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接触休闲农业的游客越来越多,休闲农业接待人数不断增加。
2.3丽水休闲农业现状
2.3.1自然条件优越。丽水市因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而闻名,被称为“浙江绿谷”,其生态环境品质居浙江省第一位,和深圳市、东莞市、克拉玛依市等城市同时居全国前列。其中,生态环境品质的公众满意度在浙江排第一。气候条件上,丽水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冬暖春早,雨量丰沛。丽水市素有“浙南林海”之称,其森林林地覆盖率和林木林地绿化率均超过80%。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丽水市休闲农业良好发展的基础。
2.3.2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丽水市由于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的接合部,它是长江珠三角、海峡两岸两大国际经济区的重要经济交汇点和交通中心,已经逐步发展建设成为长江珠三角和三峡海西两大国际经济区之间的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同时也已经是一个对接浙江温州两大都市圈、浙中两大城市群的城市。现代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快速发展,如修建衢宁城际铁路、金台城际铁路、丽水机场等一批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工程项目,有力地推动了丽水融入长三角、海西区进程。有利的区位条件以及良好的基础交通设施成为丽水休闲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力。
2.3.3产业特色逐渐形成。丽水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传统乡风民俗保存流传较好。其中,遂昌县被评为“国家级休闲农业创新型示范县”;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列为世界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庆元香菇特色农业系统、云和梯田特色农业体系被评为世界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秀山丽水之美丽的乡村之行被评为“十大精品线路”。对于丽水市休闲农业资源的开发逐渐深入,逐渐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休闲文化产业。
3丽水市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休闲农业发展过快,乡村污染问题突出日益加剧的乡村环境污染问题一部分是因为当前乡村内部污染问题突出,在乡村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交错,同时城市及工业污染向乡村转移呈现上升趋势,乡村对于这方面几乎没有保护的设备和资金。乡村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成为常态,乡村的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到河中。乡村建设的禽畜养殖场、农药化肥的滥用加剧了污染。另外一部分是因为游客旅游产生的垃圾,同时游客环保意识不强,加剧了污染。乡村污染得不到治理,休闲农业就不可能发展起来。
3.2休闲农业相关配套类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当地的基础配套设施对于游客游玩体验有直接性的影响。在丽水市休闲农业发展目标地区,相关类型基础设施建设均相对薄弱。交通设施相对落后,道路修建的水平参差不齐,停车场的建设远远落后,车辆管理成为一个大问题。同时农村地区的公共厕所配套不足,严重影响游玩体验。此外,相当一部分的观光果园除了提供给旅行者进行观光、采摘外,大多都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旅游休息、娱乐、餐饮等配套的设施与服务,使得游客到园地停留的时间较短。
3.3缺乏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宣传力度亟待加强宣传是推动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渠道,来丽水旅游的游客大部分来自长三角地区,其他地区来丽水游玩的游客所占比例很小。丽水市的休闲农业对于长三角以外地区的产品宣传力度、产业的市场营销、品牌建设投入明显不足。此外由于休闲农业公司缺乏一支专门进行宣传的队伍,企业对于自己品牌的营销打造与形象宣传力度不足。对于各种媒体没有做到充分利用,没有充分利用例如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平台对丽水市休闲农业进行宣传。
3.4相关从业人员素质较为低下,人才队伍建设乏力丽水休闲农业的发展暴露出从业人员素质不足的问题。现有的休闲农业从业人员大多都是本地生活人员以及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教育程度较低且缺少相关的专业服务技能和专业知识,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从业人员没有做到专业、系统的培训,人员素质难以提升。此外某些特定岗位的专业人才不足,这些都极大限制了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
4对策和建议
4.1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污染整治力度政府要带头加大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对于城市垃圾治理要加大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扶持,对于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垃圾及时进行处理,如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多个垃圾处理厂,完善垃圾处理体系。对于工业污染,加大审查力度,敦促企业完善污染处理设备。对于有卫生问题的厕所要重新修缮,再建多个卫生的现代化厕所,同时完善厕所日常维护和问题处理流程。
4.2加快乡村休闲旅游相关产业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在住宿的基础配套设施方面要加大投入,既要为游客提供一个体验性强、具有自然气息的住宿条件,也要加强住宿设施在卫生、安全方面的保障。在饮食方面,在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饮食的同时,对于食品安全卫生方面加大投入,政府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对于车辆的管理,需对道路建设加大投入,减少拥堵,同时建设多个停车场,解决无处停车的问题,此外建设完善的停车场管理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