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动物病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贾燕青 仇薪鑫 杨慧萍

“ 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动物病理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0

摘要“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施不仅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动力之源,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驱动,更是实现三全育人、加速高职“三教”改革的行动指南。在“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推广中,存在专业课程教法、教材、教学设计等诸多不融合现象。以动物病理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理念,以“三教”改革为抓手,着力优化课程体系,注重提升教学团队,创新多元教学方法及构建合理考核办法,探索思政教育在动物病理课程教学中的融入与实施,达成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落实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动物病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2)13-028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3.074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Animal Patholog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Educations” Reform

JIA Yan-qing, QIU Xin-xin, YANG Hui-ping(Yangl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s not only the source of motivation to implement the goals of morality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but also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level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an action guide for accelerating the reform of “Three education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owever, there are many disintegration phenomena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such as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design. In this paper, it takes the course of animal pathology as the carrier, with the idea of morality education and the three education reform as the starting point, focusing on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improving the teaching team, innovating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structing reasonable assessment methods, exploring the integr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animal pathology, which achieve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and implement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skilled talent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Animal pathology;Innovation

“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施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动力之源,也是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驱动[1-2]。随着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提出与实施,对教师、教材和教法(简称“三教”)均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落实高职教育的育人属性,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3-4]。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意识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将这些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专业知识、技能学习与价值观引领相统一,才能真正做到“德技并修、以德率技、以技养德”[5-7]。笔者以动物病理课程为载体,在“三教”改革的视域下,结合高职学校的校情和学情,以教师、教法和教材3个方向为抓手研究了动物病理课程思政的融入与实施,探索“三教”改革与“课程思政”有效衔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为相关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借鉴。

1动物病理课程思政现状与不足

动物病理是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宠物医疗技术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连接兽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一般规律,动物患病时机能代谢的变化、各组织器官形态结构的变化以及动物尸体剖检诊断技术等知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够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掌握动物疾病的本质,能够根据病理现象分析其病理变化,有目的地将各基础课与临床课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病理学诊断技术,为专业核心课学习及将来从事动物疾病诊断与防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物病理课程主要以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但课程教师主要侧重于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线上线下资源也主要以传统课本资源为主,没有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意识,专业知识与学生价值观引领结合不紧密。专业教师普遍认为把学生专业教好就可以,思政教育与己无关,也不清楚专业课如何融入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意识比较薄弱,且与思政课程教师几乎无交流,思政育人的作用发挥不显著。

2以“三教”改革为抓手,动物病理课程融入思政的策略

2.1优化教学团队,加强教师思政意识优化动物病理课程教学团队,由老中青教师组成,并邀请思政教师加入教学团队。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课程团队重新梳理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标准,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等,确定动物病理课程思政主题,深挖课程思政元素,重构课程教学设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国工匠、新闻热点、创新创业等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巧妙结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加强课程团队教师思政教育意识,通过专题培训、交流讨论、线上学习等方式加强教师的思政学习和意识,定期与思政教师交流讨论,学习优秀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经验和案例,结合课程特点,探讨课程思政的主题与切入点,不断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将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学形成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模式。

2.2融入思政元素,丰富课程教材内容动物病理理论课主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下教材为传统教材,而线上教材不断进行丰富,在原有普通电子教材的基础上添加了大量的视频、动画和图片。这些线上教学素材中既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操作,又涵盖许多课程思政的案例。比如,在讲述动物发热过程中,引入当前新冠肺炎体温检测,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对公共安全的认知;学习血栓时引入清华大学研发的全球独创的“超音波旋涡溶栓技术”,增强了学生民族自信和科技创新探索未知的精神;在讲述缺氧知识时,由呼吸机ECMO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重要性带出缺氧对机体的影响。ECMO作为最先进和最昂贵的抢救设备之一,短短几天国内调集数百台,为重症患者带来希望,这些不仅让学生学习了缺氧的危害,也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面对疫情万众齐心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

2.3探索教学模式,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动物病理是一门以形态学为主的课程,直观性教学的效果远胜于纯理论的灌输,但是考虑到校园公共安全,动物疾病模型构建受到了一定限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该研究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在线下线下教学中,以问题导向和案例分析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将课程内容与常见疾病关联,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从分析病理资料到课程内容,学生可以在收集资料和分析案例时将专业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通过案例引入并从专业角度分析事件的发生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验课程中,以课程活动“我为标本做代言”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学习课程标本和病例切片的过程中,深入了解标本的来源,对标本进行描述和维护,将实践课程中单一的观察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策略。在课程教学中,勇于创新课堂,积极改革教法,启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课程考核中,将原有的理论结合技能考核的方式改为理论、技能和素质考核,分别占比40%、40%和20%,并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素质考核,从学习全过程、多角度、多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3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3.1教师思政意识强,价值认知有提升    通过多种方式加强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融入方法,强化了与思政教师的沟通交流,使得课程团队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得到了大幅提高,总结了教学中采用的案例与学生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的联系,并深挖课程教学内容相关课程思政元素,形成课程特色思政教育模块。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大量行业产业相关案例,深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国工匠、科技兴国强国等思想,结合课程实践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参与性较好,在课程学习中提升了价值观。根据教学改革后对学生学习帮助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4146%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52.85%学生认为帮助一般,且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思政对其有较深的启发(图1)。

3.2教学资源补充多,专业拓展有提升课程在线电子教学资源的扩增,极大地丰富了传统教材的不足,学生可以更直观、更生动地学习动物病理相关知识,视频和动画资源更生动地展现了病理发生的过程和结局,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学生乐于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课程资源扩展了教学的局限,一些不适合在校园构建的动物疾病模型或试验操作,可以通过视频方式进行补充,有效地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和技能掌握。根据学生反馈可知,案例分析、实物展示、图片和视频对集中注意力和提高兴趣有一定帮助(图2)。

3.3教法认可度增加,学习帮助有效果通过不断对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及课程思政的融入,学生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明显增加,能够主动将一些较好的学习方法运用于课程学习中。对比采用不同方法教学的知识点测评,汇总分析后发现,学生对知识点和学习方法掌握较好,考核数据增幅较大,成长较为突出。25.20%的学生反馈该教法方法非常有效,56.10%学生认为效果较好,且学生认为课程考核方式较合理,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图3)。

3.4课程参与性增高,课程目标有突破通过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三教”改革并融入思政教育,学生课程学习效果显著增加,促进了知识技能的掌握,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比历年学生成绩可知,学生在知识点认知掌握方面的效果明显提升。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可知,学生反馈对课程结构清楚,满意度较高,学生喜欢课程案例或课程活动,97%以上学生愿意主动学习课程资源,课后能够积极参与课程相关讨论(图4)。

4结语

课程思政的提出是近年来新的教育理念,也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8-9]。教师、教材与教法的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将课程思政融入“三教”改革中,能够有效促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10-11]。笔者以高职动物病理课程为例,分析了该课程特点、课程思政的现状与不足,以教师、教材及教法为抓手,融入了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融入每个章节,线上、线下相结合,专业知识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素质考核要素中,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与考核的同步化,实施效果良好。该课程思政教育与“三教”改革的有效结合,可为同类课程或相关课程提供借鉴和重要参考,有利于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肖润花,李珊珊,陈文娟.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实施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1(22):82-85.

[2] 王丹丹.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5):46-51.

[3] 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9)[2020-04-25].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4] 闫彦,张颖,温海霞,等.“课程思政”融入生理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以一堂课程思政示范课为例[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9(3):428-432.

[5]  尹颜丽,曹茂庆.“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现状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1(22):76-81.

[6]  管小青.精准教学与协同育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两个着力点[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1,20(6):15-19.

[7]  邓云霞,娄向新,张兴群.将思政教育融入“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探索[J].广东化工,2020,47(22):196-197.

[8]  张先庚,张文,邓小利,等.我国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现状及趋势探析[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2,5(1):1-3,8.

[9]  张志坚.“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职业技术,2022,21(5):63-70.

[10] 阳军.“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2(3):92-96.

[11] 段淑萍.“三教”改革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蕴和路径[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4(3):87-91,9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