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视域下我国龟鳖产业发展现状和优化路径
作者: 钟小文 魏健全摘要 龟鳖养殖属于特色农业,对于农村产业振兴,农民增收致富有重要支撑作用。随着龟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产业链各个环节也暴露出一些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养殖技术参差不齐、产品深加工落后、消费方式单一等。为促进我国龟鳖产业走向高质量产业化发展之路,从产业链的角度对龟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从产业的上、中、下游3个方面提出甄选优质龟鳖种苗、实施绿色生态养殖、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创建名优品牌、构建新业态新模式、开展大健康服务等有建设性的策略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龟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水产养殖;特色农业
中图分类号 S 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5-0216-03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2.15.05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evelopment Status and Optimization Path of Turtle Industry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hain
ZHONG Xiao-wen1, WEI Jian-quan2
(1. Department of TCM, Guangdong Jiangme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ngmen, Guangdong 529031;2. Guangdong Turtle Breeding Association,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Turtle breeding belongs to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supporting role in revitalizing rural industries and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With the large-scale and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turtle industry, various links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have also exposed some problems that are not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such as uneven breeding technology, backward product deep processing, single consumption mode and so 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urtle industry towards high-quality industrial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urtle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hain, and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strategies and specific measures from the upstream, middle and downstream of the industry, such as the selection of high-quality turtle seedlings,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een ecological breeding,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intensive process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famous and high-quality brands,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business forms and new models and carry out mass health services.
Key words Turtle;Industrial chain;High quality development;Aquaculture;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龟鳖不仅是传统滋补美食佳品,还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龟甲具有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的功效;鳖甲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龟甲煎液具有抗突变、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而鳖甲所含的中华鳖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抗应激的作用;鳖血清有抗癌作用;鳖甲提取物还有抗辐射、抑制结缔组织增生作用[1]。龟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因此,龟鳖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食用价值和文化价值。龟鳖养殖从零散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发展,整个产业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具有广阔前景,但也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为促进我国龟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对龟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分析了龟鳖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对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1 产业链与龟鳖产业链
1.1 产业链的概念
早在1958年,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在其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一书对产业链的概念进行了阐述。1996年,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傅国华教授率先提出了运转热带农产品产业链,促进海南热带农业发展的观点。围绕某一特定产品,整合优势资源,形成“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或者“生产—运输—销售”的产业链,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逐环增值,以获得该产品的整链的系统效益[2]。
其后,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对产业链进行了阐述,如杨公朴等[3]从产业前后技术经济关联的角度提出:产业链是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一种网络结构,其实质就是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刘贵富等[4]从战略联盟的角度提出:产业链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同一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某一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及相关企业,以产品为纽带,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联形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链网式企业战略联盟。汪先永等[5]从价值链的角度提出:产业链是某种商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中,能增加价值的一系列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基本活动的集合,包括三个主要过程, 即研究开发、生产加工与产品销售等。笔者倾向于刘贵富[6]提出的产业链的观点,其基于对不同学者关于产业链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产业链是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企业,以产品为对象,以投入产出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依据特定的逻辑联系和时空布局形成的上下关联的、动态的链式中间组织。
1.2 龟鳖产业链的构成
我国龟鳖养殖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龟鳖养殖面积约在5.3万~10.0万hm2[7],养殖的龟鳖种类繁多,其中以中华草龟、中华鳖、黄喉拟水龟、红耳彩龟等品种最多,龟鳖养殖的重点区域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区。近5年来我国龟鳖养殖产量总体平稳,其中龟养殖产量每年约4.5万t左右;鳖养殖产量每年约33万t[8-12],整个龟鳖产业总值近1 000亿元。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我国龟鳖产业已由个体养殖发展到专业合作社,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龟鳖养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同时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龟鳖产业已成为农业经济增长、农村产业转型、农民收入提高的特色产业之一[13]。基于产业链理论,探索龟鳖产业的产业链实施路径,通过完善、强化、延伸产业链,实现龟鳖产业链的优化和整合,对于我国龟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龟鳖产业链是指从龟鳖养殖到龟鳖产品粗加工、精深加工,再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的整个过程。龟鳖产业链可分为短链和长链两种形式。短链形式是指龟鳖作为最终消费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只经过“生产—消费者”的简单链条;而长链形式是指龟鳖经过“生产—加工—销售—消费者”的复杂链条,在这一复杂链条之外还有其他环节参与当中,比如龟鳖饲料供应、龟鳖病害防治、龟鳖产品研发、龟鳖养殖技术推广等。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我国龟鳖产业仍以短链形式运行为主,龟鳖大多数被直接用于餐饮消费和观赏,呈现产品加工度低、产品附加值低、技术集约化程度低的特征。要实现我国龟鳖产业高经济效益运行,必须通过延伸和整合龟鳖产业链来完成。
2 龟鳖产业链现存问题的分析
2.1 龟鳖养殖环节
2.1.1 龟鳖种苗质量有待提升。种苗是龟鳖养殖生产的基础,种苗品质的优劣关系到龟鳖的生长速度、抗病能力、产品品质以及销售价格等方面,目前大多数龟鳖养殖户的龟鳖种苗都是自己留种繁育或是从其他养殖户处购买,存在龟鳖近亲繁殖的隐患,这种龟鳖的畸形率高、抗病能力差、成品个头小,严重影响龟鳖种苗的质量,最终会导致龟鳖的总体质量下降。而目前国内专门从事龟鳖繁殖育种的企业较少,龟鳖种苗生产体系不健全,结构布局不合理,对龟鳖种苗质量缺乏有效监督,造成龟鳖产业链源头存在一定的风险。
2.1.2 龟鳖养殖模式急需转变。我国龟鳖养殖模式主要养殖模式主要有3种:规模化和产业化养殖模式、池塘小规模养殖模式、庭院式养殖模式。据笔者了解,目前市面上所售卖的龟鳖60%以上是从温室而来,温室养殖所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容易造成水体污染,是龟鳖养殖中的主要污染源。随着国家对绿色生态养殖的大力提倡以及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这类龟鳖产品市场将不可避免受到挤压。
2.1.3 龟鳖疾病防治药物滥用现象严重。适当使用药物有助于水产病害防治、增进水质、提高产量,然而抗生素、避孕药在水产养殖行业的滥用几乎是公开的秘密。龟鳖常见的病症有白点病、肺炎、白眼病、胃肠炎、腮腺炎等,很多养殖户由于自身不具备诊疗技术或是为节省治疗成本,加之水产养殖缺乏有效监管,导致抗生素类药物使用范围和剂量不断加大,药物在龟鳖体内的残留量也会增加,随着龟鳖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严重危害人的生命健康,龟鳖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重大隐患,不利于龟鳖产业健康发展。
2.2 龟鳖加工环节
2.2.1 龟鳖产品加工水平总体落后。大力发展龟鳖加工业是破解龟鳖产品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冷冻冷藏、干制品、腌制品、功能保健品、医药化工等门类为主的水产品加工业。基于企业的发展和消费市场的需求,龟鳖产品加工的种类虽然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但仍然是以粗加工为主,没有进行产品的细化加工,因此也就无法提升产品的档次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
2.2.2 精深加工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精深加工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按照一定要求将原材料固有的形体特征加以改变成为一种全新的产品。产品的精深加工对于拓展产品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收入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的必然途径。纵观市场发现,市面上销售的龟鳖产品非常之少,而作为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水产品,龟鳖的药用价值几乎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开发,龟甲和鳖甲仍是以中药饮片的形式被使用,产品的创新研发速度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龟鳖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