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碳排放及其与现代化水平的关系

作者: 曹明霞 高珊 李丹

农业农村碳排放及其与现代化水平的关系0

摘要  在对江苏农业农村碳排放进行测算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农业农村碳排放与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农业农村碳排放总量波动中上升,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已超过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碳排放,成为农业农村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对碳排放影响程度较大,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可有效促进农业农村尽早实现碳达峰。

关键词  农业农村;碳排放;现代化;灰色关联分析

中图分类号  X 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5-0219-03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2.15.05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gricultural and Rural Carbon Emiss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odernization Level—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Jiangsu Province

CAO Ming-xia,GAO Shan,LI Dan

(Jiangsu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Nanjing,Jiangsu  2100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modernization level in Jiangsu’s agriculturel and rural,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agricultural and rural carbon emission and modernization level is carried out by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carbon emission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in Jiangsu rises in fluctuation. The carbon emission of rural energy consumption has exceeded that of agricultur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carbon emission. The level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has a great impact on carbon emission and the accelerating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areas to achieve carbon peak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Carbon emission;Modernization;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绿色是现代化的本色,农村绿色建设与农业绿色发展成为乡村生态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农业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农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农村作为一个既有碳排放又有碳汇功能的特殊板块,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双向的[1]。因此,在全社会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过程中,农业农村的生态功能举足轻重。据统计,我国农业农村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容忽视,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5%左右,正悄然成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之一[2]。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气候雄心峰会上国际承诺目标非常具体明确,全社会低碳发展将是未来发展必走之路,推进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与碳中和也势在必行[3]。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在快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江苏省农业农村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大,同时,意味着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面临着较大的碳排放压力。因此,探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与农业农村碳排放互动关系,并结合国家碳达峰背景,探寻合理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碳排放路径,以期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为全国农业农村生态振兴提供“江苏方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说明

基于江苏省农业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两大方面来进行,以历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和《江苏农村统计年鉴》等相关数据为基础,以《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4]的计算方法和排放因子参数取值 为基本准则和依据,测算2005—2019年江苏农业农村碳排放情况。

对于江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评价,从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关系4个方面,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数据来源于历年《江苏统计年鉴》《江苏省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江苏省乡村振兴监测实施办法》《江苏省农业农村发展情况报告》等。

1.2 农业农村碳排放测算方法

参照《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中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说明,江苏农业农村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包括:一是农林牧渔业生产中消耗的各类化石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二是稻谷种植过程中排放的甲烷;三是动物养殖过程中肠道发酵甲烷排放与粪便管理甲烷排放;四是农村居民生活消耗的各类化石能源排放的温室气体。

上述几大类温室气体排放最终统一被折算成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加总作为农业农村领域的总碳排放,计算公式如下:

C=∑(EFi×Pi) (1)

式中,C为农业农村碳排放总量;EFi为第i类活动水平数据;Pi表示第i类排放因子,排放因子取值主要参考《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和《中国气候变化目标进展分析》[5]等,最后通过逐层累加计算得到农业农村的总碳排放量。

1.3 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体系

1.3.1    指标体系构建。

该在江苏省内专家多轮论证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多位专家对各级指标进行打分,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江苏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监测指标权重(表1)。

1.3.2    综合评价模型。

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所得的各指标的权重,加权合成综合评价指数。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数的计算采取线性加权法,具体计算模型如下:

f=WiZi (2)

式中,Zi为指标Xi的实现程度;Wi为指标Xi的权重;f为综合评价指数。按上面确定的权重,逐层进行合成计算结果。

1.3.3    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只可获取到2015—2019年的数据,因而计算得出的综合评价指数为小样本、贫信息数据序列,要分析农业农村碳排放与现代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灰色关联分析模型成为最有力的分析工具。

设X0=[x0(1),x0(2),…,x0(n)]为江苏省农业农村碳排放时间序列,Xi=[xi(1),xi(2),…,xi(n)]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数时间序列,计算农业农村碳排放与现代化水平之间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如下[6]:

γ(X0,Xi)=

1+|δ(X0)| 1+|δ(X0)|+|ξ(X0/Xi)| , 0i≥0

- 1+|δ(X0)| 1+|δ(X0)|+|ξ(X0/Xi)| , 0i<0  (3)

其中, 0i= 1 n-1  n-1 j=1 (k0j/kij),δ(X0)= S0 K0 ×100%,ξ(X0/Xi) S0i  0i ×100%。

2 江苏省农业农村碳排放测算及分析

2.1 农业农村碳排放总量波动中上升

农业农村碳排放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2 941.51万t上升到2019年的4 029.40万t,增长率为36.98%,年均增速为2.27%。2006和2019年碳排放总量出现了负增长,主要与动物养殖碳排放出现骤减有关。2006年动物养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283.04万t,下降率高达41.14%;2019比2018年动物养殖碳排放下降了159.06万t,下降率为41.46%。同时,2019年江苏农业农村总的碳排放量下降了216.69万t,说明近年来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政策初显成效,碳排放可能已经出现了拐点(图1)。

2.2 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上升较快

农业农村碳排放结构变化较大。从2005年的水稻种植碳排放占比较大转变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碳排放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15年前,水稻种植过程中碳排放占比最大,2006年高达44.25%,2015年后,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绝对量增长较大,成为农业农村碳排放最主要的来源,2019年占比高达40.07%。动物养殖碳排放呈平稳下降之势,2019年占比只有5.57%,农业生产能源消费碳排放呈现平稳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20.17%小幅增长到2019年的24.96%(图2)。

2.3 生活能源消费已超生产能源消费量

从能源消费量看,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已超过农业生产能源消费量。2012年前,农业生产能源消费量一直高于生活能源消费量,但这个差距逐年在缩小,直至2012年两者消费量非常接近。此后, 农业生产能源消费量急剧下降,从2012年的448.95万t折标煤下降到2013年的362.18万t折标煤,下降率高达19.33%。

同时,农村生活能源消费量从423.72万t折标煤上升到492.64万t折标煤。 2013年以后,农村生活能源与农业生产能源消费量都呈上升趋势,直至2019年有小幅回落,两者分别为631.73万t和438.58万t折标煤,相差193.15万t(图3)。

3 江苏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及分析

根据前文建立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体系,计算得出2015—2019年江苏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数(表2)。可以看出,江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呈逐年提高之势。从2015年的76.08增长到2019年的87.51,已实现2022年目标任务的87.51%。

4 江苏农业农村碳排放与现代化关系分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