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专业设计类实践教学思政教育改革探索

作者: 彭璐 刘小冬

园林专业设计类实践教学思政教育改革探索0

摘要  将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是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在园林专业设计类实践教学中,积极开展思政教育改革,结合专业特点挖掘思政元素,提出了课程思政可行的实践教学思路,并总结了教学改革初步成果,为园林专业实践教学效果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思政教育;实践教学;教学改革;园林专业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5-0276-03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2.15.07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xploration on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actical Teaching of Landscape Design

PENG Lu,LIU Xiao-dong

(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Guangzhou,Guangdong 510225)

Abstract  To ru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landscape design, the university actively carries out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xcavates the elem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puts forward the feasible practical teaching ideas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ummarizes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teaching reform, which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ractical teaching;Reform in education;Landscape design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2020年教育部更加明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3]。”并强调高等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全面推进思政教育,发挥好每个教学环节、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4]。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强学生服务城乡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激发学生担当意识、工匠精神就成了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林专业规划设计类课程群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笔者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园林专业课程设计类实践教学为例,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模块有机融合,既注重技术技能的培养,又在职业道德养成、三观教育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设计类实践教学思政教育的意义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秉持“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校训,以应用型高水平本科院校为发展目标,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实践教学是园林专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课时占人才培养教学总量的30%以上,加强设计类实践教学课程思政是园林专业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往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设计中,虽强调科学与艺术并重,但在具体实施中,仍是偏重于艺术素质及能力的提升,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园林设计的形态形式训练上。现今,在设计类实践教学中,以思政教育为抓手,加强课程教学的知识性、人文性及时代性,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文化自信,对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专业理论及思想价值和职业责任大有裨益。

2 设计类实践教学思政教育的基本思路

现阶段,园林专业设计类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现有的教材,大多会预先设定项目类型,通过引导、交互、讨论等方式建立教学主客体关系,努力实现主体性教育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环节,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当今中国”“我学我想”“我想我做”“我做我学”5个部分(图1),其中“基础知识”“当今中国”是核心,其他3个部分是推动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从专业角度理解并提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对标新时代职业精神与从业要求,通过实践提高自身综合素养;让每一个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学习有广度、思考有深度、做事有温度。另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及即时通信方式(如微信、QQ等),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师生交流讨论,有效管理碎片化学习的内容及进度,促进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2.1 坚持主体性教育教学模式

我国的主体性教育研究缘起于改革开放后对人才以及人才培养的重新定位,主体性教育强调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其核心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5-6]。主体性教育的核心与思政教育有着很好的融合点,例如,从家国情怀出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园林专业的使命感与责任担当,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在设计实践中更贴近国情、关注民生,从而将主体性教育落到实处。该校园林专业设计类实践教学思政教育改革中,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分解,列出每个环节的工作清单并保持一定的弹性。实践教学中要求学生团队合作完成基础理论的研读与现场调研,教师会帮助学生研判背景,关注当今重要事件与话题;同时,要求每个学生提看法、做方案、常讨论、多验证,集思广益,促进创新,努力将课程思政渗入实践教学。

2.2 建全实践教学考核方式

课程教学大纲中一般在考核要求、成绩构成等方面对实践教学成效评价有较清晰的规定。园林专业设计类实践教学考核,以往大多采用基于“成果”(或结果)的评价[6],着重关注学生设计实践的结果,教师将学生的设计实践成果按图纸的数量、质量及制图规范性等内容量化,最终获得学生实践教学评分,这也就导致部分学生的关注点过于集中在“图纸”的效果上。课程思政更注重全过程全方位的融入专业教学[7],那么基于实践“过程”的考核(或评价)应是设计类实践教学思政教育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之一。一方面,该校在园林专业设计类实践教学考核中,根据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增加了“热点追踪”“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等评分点,鼓励学生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走出课堂,深入调研,抓住第一手资料认真分析,让设计实践更有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通过一定的学分激励,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设计竞赛,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促进学生通过校际、校企、校政合作与交流,在实际项目中展开课程思政,提高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乐趣。同时,建立实践教学评价中的负面清单,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行为,按不及格计。

3 设计类实践教学思政教育实施初探

该校园林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也是“课程思政”示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多次论证,从素质、能力、知识三方面提出要求,以“培养具有较高思想文化素质,创新创业精神,较强实践能力,掌握园林专业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熟悉我国园林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进行各类城乡绿地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根本目的,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整个过程。笔者按照专业目标要求,尝试在设计类实践教学的不同阶段,提出目标任务与思政教育内容,“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并组织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实践教学中的“得”与“失”,促进设计类实践教学改革的持续发展。

3.1 设计类实践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实验一

2020年在园林专业景观设计概论实验课(16学时)中,以“后疫情下的校园景观微改造”为题,带领学生充分认识疫情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新时代园林职业者的责任担当,抓住景观设计的热点,通过调研讨论,确定设计主题概念,展开景观形态形式演变,并做出小结(表1)。课程实践教学中,学生设计了“基于园艺疗法的小花园”“基于公众幸福感(快递员)的通达园”“多变的安全小屋——我和我们的小院”……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主体性教育与课程思政结合,让学生主动学,让思政教育深入人心。

3.2 设计类实践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实验二

2021年在园林专业景观设计概论实践教学(16学时)中,以“一场自下而上的景观设计实验”为题,列出“大学生劳动课——知农爱农”“环境教育”“自然教育”“公共健康”“社区农园”5个设计概念出发点,让学生选择1~2点,学习通过多平台多途径增进对设计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学习并实践通过公众参与推进概念到设计形式的转换(表2)。总结发现,实验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活动的设计尽可能情景化、叙事化,坚持思政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原则[8],就能实现专业教学小中见大,润物细无声。

4 结语

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息息相关,设计类实践教学思政教育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正逐渐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战场。笔者尝试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实验教学,设计两次实验,形成了思政教育结合设计类实践教学的基本思路,未来将在更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逐步完善。同样,如何提升实践教学现实意义是一项专业人才培养中长期关注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思政建设的内容之一,这就对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总结实践教学课程思政的经验,坚持专业教学思政教育改革,才能实现专业育人的根本目标[9-11]。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 苏明,陈省平,刘亚婷.深化课程思政改革 创新推进课程育人: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1(1):1-4.

[3] 胡鹏,朱晓明,陈涛,等.浅析无机化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探索[J].广州化工,2021,49(5):193-194.

[4]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 号[EB/OL].(2020-05-28)[2021-05-2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5] 应飚,吕春凤. 论高校主体性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5(8):90-91.

[6] 韦松林.高等教育主体性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3,33(12):238-239.

[7] 徐晶. 职业院校园林设计课程的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J].现代园艺,2021,44(16):194-196.

[8] 顾海良.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习近平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体现的理论品格和思想方法[N/OL].北京日报,2017-09-25[2021-05-25].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925/c40531-29556665.html.

[9] 李辉. 园林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径探索[J].现代园艺,2020(8):230-231.

[10]  刘东兰.例析高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以《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10):44-46.

[11] 姚妍,顾建中,胡兰娣,等.课程思政背景下园林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6):264-26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