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结构及其竞争力研究
作者: 张紫薇
摘要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中2011—2020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数据,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现状、结构及其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农产品贸易处于入超地位,进口远大于出口,并且进出口差距越来越大;②中国农产品进口结构变化较大,出口结构较为稳定;③从国际市场占有率MS指数来看,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在提升;但是,从贸易竞争力TC指数来看,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却在下降。为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需要采取出台相应政策、对外文化输出、提高农产品质量以及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
关键词 农产品贸易;贸易结构;贸易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6-018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6.04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ZHANG Zi-we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3)
Abstract This article uses the import and export data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2011 to 2020 in the UN Comtrade Database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①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is in a trade deficit, imports are far greater than exports, and the gap between imports and exports is increasing; ②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mport structure has changed a lot, and the export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stable; ③ From the MS index,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is improving,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C index,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is declining. In order to further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 it is necessary to adopt measures such as the introduction of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gricultural culture export,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strengthening of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trade;Trade structure;Trade competitiveness
当前,中国正处于“以畅通国内大循环为主,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经济政策环境,这不代表中国减弱了对国际市场的重视程度,而是在后疫情时代为了保持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对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重新调整,对两个市场结构的进一步优化[1]。因此,促进中国经济在国内市场循环的同时,同样需要重视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由于农产品贸易涉及一国基本民生和粮食安全等问题,所以农产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虽然是最基础、最初级,但却处于最为重要的位置。中国农产品贸易问题不容忽视,许多国内学者对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纪良纲等[2]从农产品供应链的视角进行定性分析,发现农产品生产条件、涉农企业经营情况、农产品需求情况和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是影响中国农产品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陈斯友等[3]梳理了中国1988年以来农产品贸易口岸监管的运行机制,指出中国农产品贸易质量安全亟待进一步强化以及农产品通关时间较发达国家长等6个问题。同时,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还存在政策法规不完善、出口规模较低、市场结构不合理和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4-6]。另外,李月娥等[7]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研究发现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效率和出口效率较低,并且出口效率远低于进出口贸易效率。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农产品贸易问题较为关注,因此有必要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流量、结构和竞争力进行进一步探究,以期找出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中国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1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
1.1 农产品贸易分类
农产品贸易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是一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HS编码分类,农产品贸易的产品共被分为4个大类:第一类为活动物、动物产品;第二类为植物产品;第三类为动、植物油、脂及其分解产品,精致的食用油脂,动、植物腊;第四类为食品、饮料、酒及醋、烟草及烟草替代品的制品。4个大类具体又被分为24个小类,详见图1。
1.2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基本情况
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绘制2011—2020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流量情况表,见表1。
表1数据显示,2011—2020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由1 356.178 9亿美元增加至2 367.284 2亿美元。202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进出口额同比增长8.92%,其中,出口额744.994 7亿美元,同比增长-3.23%;进口额1 622.289 5亿美元,同比增长15.59%,贸易逆差达到877.294 9亿美元,规模较2019年同期扩大38.45%。中国农产品进出口额增速自2011年开始下降,并在2015年达到最低,2017年开始实现正增长。造成2015年农产品贸易增速最低的原因分析如下:①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新常态化发展模式,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增速开始放缓;②世界发展中国家中如俄罗斯、巴西等大国出现经济衰退;③世界石油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下滑;④汇率出现大幅波动等。另外,从进口和出口两方面来看,中国农产品进口额一直大于出口额,表明中国农产品贸易在世界上一直处于入超地位。并且根据表1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速明显高于出口增速,贸易差额不断扩大,进出口相对差距由2011年的1.31扩大到2020年的2.18,而202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负增长趋势扩大的原因可能主要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2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的贸易结构
为了进一步观察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根据上述农产品分类,将2011和2020年中国四大类农产品进出口情况绘制成饼图,详见图2~5。
2.1 中国农产品进口结构
从进口方面来看,中国2011年农产品进口中第一类农产品进口额124.620 0亿美元,占比16%;第二类进口额401.996 5亿美元,占比52%;第三类进口额115.401 5亿美元,占比15%;第四类进口额127.971 4亿美元,占比17%。由此可见,第二类植物产品在中国农产品进口中占一半以上,居于首要位置,其余3类在农产品进口结构中的所占比重则较为均衡。2020年,中国农产品进口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类农产品进口额513.314 0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了4倍,所占比重则增长了一倍;第二类农产品进口额716.812 9亿美元,占比从2011年的52%下降到了44%;第三类农产品进口额112.541 7亿美元,所占比重较2011年下降了一倍;第四类农产品进口额279.621 0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了1倍多,但占比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2.2 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
从出口方面来看,中国2011年农产品出口中第一类农产品出口额149.698 3亿美元,占比26%;第二类出口额187.691 6亿美元,占比32%;第三类出口额5.442 3亿美元,占比1%;第四类出口额243.357 3亿美元,占比41%。由此可见,在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中占据首要位置的是第四类农产品,而第三类农产品在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中的地位较低。202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一类和第二类农产品上。第一类农产品出口额144.269 7亿美元,占比较2011年下降7百分点;第二类农产品出口额275.701 8亿美元,占比较2011年上涨5百分点;第三类和第四类农产品出口额分别为14.392 8亿美元、310.630 4 亿美元,占比均提升了1百分点。
3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竞争力指标
上述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流量、结构的分析,仅限于统计描述层面,不足以进一步分析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接下来利用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中农产品进出口数据计算用以衡量国际竞争力的常用指数,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MS指数、贸易竞争力TC指数等[8-9]。通过观察上述指数的数值,可以直观地发现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变化。
3.1 国际市场占有率MS指数
在农产品贸易中,该指数代表一国农产品的出口额占世界农产品出口额的比重,主要反映该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情况,可以反映该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该指数的计算公式为MS i=X i/X w,其中,MS i表示i国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X i表示i国农产品的出口总额,X w表示世界农产品的出口总额。MS指数的值越大,则代表该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市场份额越大,那么该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越强。由于2020年世界农产品出口数据缺失,绘制2011—2019年中国农产品贸易MS指数变化趋势图,见图6。
图6显示,2011—2016年中国农产品贸易MS指数保持增长态势,从4.44%上升到5.53%。2017年下降到5.21%,随后又开始上涨,2020年达到5.33%。由此说明,2011—2019年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这从侧面说明了中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逐步提高,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
3.2 贸易竞争力TC指数
除了国际市场占有率MS指数,还有贸易竞争力TC指数可以用来衡量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并且,贸易竞争力TC指数与国际市场占有率MS指数相比剔除了通货膨胀等宏观因素波动的影响,并同时考虑了进口情况,更利于全面考量农产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贸易竞争力TC指数代表一国农产品贸易的进出口差额和进出口总额之间的比值,该比值的取值范围为[-1,1],比值越接近于,1农产品贸易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越弱。具体计算公式为TC i=(X i-M i)/(X i+M i),其中,TC i表示i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 i表示i国农产品的出口额,M i表示i国农产品的进口额。根据2011—2020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数据,绘制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趋势图,详见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