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能贵州”背景下的农民教育问题探讨
作者: 杨玉能 孙建芬 孙宝盛 邓位喜
摘要 “技能贵州”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是落实“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技工教育规划及“技能中国行动”部署的要求。农民群体是新农村的主力军,提升农民素质不仅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围绕贵州农民教育问题进行探讨,为落实“技能贵州”行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技能贵州;农民;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 G 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7-027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7.06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iscussion on Farmers’ Educ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kills Guizhou”
YANG Yu-neng,SUN Jian-fen,SUN Bao-sheng et al
(Zuny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Zunyi, Guizhou 561000)
Abstract “Skills Guizhou” is to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speech on inspection of Guizhou and the spirit of important instructions on the work of skilled personnel, and to imple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14th Five-year plan” for vocational skill training,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the deployment of “Skills China Action”. Farmers are the main force in the new countrysid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farmers is not only the core of solving problems related to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but also the key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problems of Guizhou farmers’ educ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kills Guizhou” action.
Key words Skills Guizhou;Farmers;Education;Problem
《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指出:“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做强职业技能服务品牌”[1]。贵州省出台了《2022年度“技能贵州”行动实施方案》[2](以下简称《方案》)等系列政策,旨在加强技术技能培训与鉴定工作,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其中,贵州农民素质水平将直接决定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也是影响贵州省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3]。因而,贵州省在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需要一支创新型、技能型的高素质农民队伍,研究农民的教育需求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 贵州农民素质基本状况
近年来,贵州省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以下简称“四化”),统筹发展和生态,遴选了12个重点农业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但当前贵州农民的综合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等偏低及贵州农村相对落后,胜任能力严重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决定于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在农村加强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是贵州农民素质提高的关键[4]。
1.1 农民受教育情况内部分化明显,整体素质偏低
据贵州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全省常住人口中,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为422.33万人;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为383.74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为1 174.76万人;小学文化程度人口为123 093万人(以上各种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57.43万人,文盲率为6.68%[5]。可见,贵州省10万人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群数量占比达75.23%,而这部分人员是构成贵州农民人口的主要群体(表1)。
据调查,在贵州许多农村中,由于文化素质的差异,农民内部正在发生明显的分化[6]。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青年农民有主动“求变”适应现代农业新技术、新规范、新标准的思想,学习能力也较强,率先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能手、小商小贩、农业经纪人和企业家,而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民群体则沿袭传统农业耕作模式或外出务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素质越来越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6-7](表2)。
1.2 农民综合素质难以满足“四化”发展需要
据调查,2020年全省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75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91年),仅高于西藏(6.75年)。贵州每10万人口中高中和大学的人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小学人数位列全国第4位,由此可见,贵州教育整体水平偏低。农民综合素质高低,将直接决定他们对“四化”建设需要的适应性,进而影响贵州省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进程(表3)。
2 “技能贵州”背景下贵州农民教育需求分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贵州省脱贫攻坚的再出发,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但贵州省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农村“空心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日趋明显,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进展。因此,从加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明确群体培训定位、创新培育方式、持续更新培训内容和优化培训机制等方式入手。
2.1 贵州农民对培训需求呈现多元化
根据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的总要求。贵州省围绕“四化”实施“技能贵州”行动,以县域产业发展为基础,聚焦乡村“五大振兴”和贵州十二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开展短平快培训、培育高素质农民、农业现代化技能人才等培训形式,培养大批能策划、会生产、懂管理、善营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
2.2 贵州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更精准化
《教育部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技能贵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21〕14号)指出:打造示范性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移动平台,开发“送教上门”“田间课堂”等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推广指导方式。随着贵州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农民对培训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按照省委、省政府对农民全员培训的总体部署,围绕支撑县域产业“精准培训对象、精准目标任务、精准工作举措、加强资源整合、提高培训针对性、促进就业创业”的要求[9],打造现代职业农民培育品牌。
3 “技能贵州”背景下贵州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
农民教育要从贵州县域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发,摸清农民教育需求,选准培养对象,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训、循序渐进,不断满足农民的教育培训需要,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建设目标[6]。
3.1 聚焦贵州“四化”,重新定位农民培训群体
农民培训群体的确定可以采取过滤分层的方式进行筛选及确定[3]。聚焦“四化”育技能,主要围绕贵州“十二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和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开展培训。《方案》[2]明确:2022年全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0万人次。其中,培育高素质农民1万人以上,培育农业现代化技能人才0.5万人。
3.2 普适性教育培训转向农民多样化成才
随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贵州省印发《方案》明确指出:推动技工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实施技工教育职业教育“双证书”“双认证”。这为贵州新型农民教育带来福音,培训内容由原来的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向聚焦“四化”转变,农民培训以“贵州养殖”等为主的适用型技能人才。
3.3 社会多方参与促进贵州农民素质提升
农民培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连续性的工作,要培训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 专业技能的农民群体。贵州将鼓励社会多方参与贵州农民教育培训,建设一批就业帮扶基地、返乡入乡创业园、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整合高等学校、职教中心、农技站等教育和培训资源,以服务县域产业发展新型职业农民为对象,建设模块化课程体系,创新培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作用,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等级认定,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加强技能评价监管服务。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加强技工院校基础建设,支持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支持各地以公共实训基地为平台,推动实训场所、设备共建共享[10]。
3.4 完善和补充农民教育培训机制 贵州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资源统筹力度,将实施企业培训补贴和证书直补制度,提升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效果。发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作用,制定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技能人才培养考核办法。推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等用人单位为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主要方式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2]。
4 小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技能贵州”将农民教育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点工作,也是加快贵州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把提高农民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设计“学历+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学制,创新适宜教学方法,培养一大批能策划、会生产、懂管理、善营销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扎根于贵州“四化”建设,为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1]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5):63-69.
[2] 陈良波.2022年“技能贵州”行动实施[N].中国组织人事报,2022-03-23(04).
[3] 张英梅,韩晓宇.“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家参谋,2018(15):3.
[4] 冯选洁,何克.贵州农民素质现状及提高措施[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1):37-41.
[5] 贵州省统计局,贵州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贵州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EB/OL].(2021-05-25)[2021-11-17].http://stjj.guizhou.gov.cn/rdzt/dqcqgrkpc/pcgb/202105/t20210525_68266538.html.
[6] 王瑶.贵州农民素质现状、培训需求及分类培训工作建议[C]//加速发展 加快转型 推动跨越——科技要支撑贵州更快更好发展:贵州省决策科学会、贵州省科技情报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贵阳:贵州省科技情况学会,2010:81-84,99.
[7] 李兴佐,鲁可荣,朱启臻,等.安徽省农民素质现状、培训需求与新型农民分类培训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20):23-25.
[8] 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六号)[EB/OL].(2021-05-11)[2021-11-17].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2106/t20210628_1818825.html.
[9] 王洪亮.扎实做好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中的农民培训和技术服务工作[J].耕作与栽培,2019(3):58-62.
[10] 屈成,付爱斌,黄新杰,等.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5):24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