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竞争力评价研究
作者: 王畅 王斌 王建忠
摘要 中药材产业由于特有的药用属性及经济价值,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增收及推动乡村振兴等领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相较国内中药材强省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分析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SWOT模型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分析河北省中药材产业竞争力,找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药材;产业竞争力;SWOT分析;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8-0189-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8.04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alysis on Competitiv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WANG Chang, WANG Bin,WANG Jian-zho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Heibei 071000)
Abstract Due to its unique medicinal properties and economic value,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dustr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djustment of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income increase of farmers, and promo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Hebei Province.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industry, this article uses the SWOT method and the comprehensive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method to analyz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finds the basic key issues that neg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corresponding issues.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SWOT analysis;Hebei Province
中药材产业发展是我国中医药事业良好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部分贫困地区脱贫的关键产业。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 年)》等一系列相关文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中药材产业发展[1]。河北省是传统的中药材大省,常年种植品种120多个,有十大道地药材产业县和中国北方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2]。根据河北省统计局官网数据,截至2019年底,河北省中药材播种面积已达9.9万hm “两带三区”(燕山产业带、太行山产业带、冀中平原产区、冀南平原产区和坝上高原产区)的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近年来,随着中药材产品国内外需求的不断增加,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迎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3-4]。但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在产值、产量和播种面积等方面都与国内先进省份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对河北省中药材产业的竞争力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科学客观地认识当前河北省中药材产业的竞争力水平,有利于确保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提升和调整,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自2011年以来,河北省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呈快速增长的趋势。由表1可知,截至2019年底,河北省中药材的种植面积从2014年的4.76万hm2上升到9.00万hm 年均增速达到13.59%;中药材总产量从2014年的31.23万t增长到2019年的62.6万t,年平均增速达到20.09%。河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位于全国前十,产值虽不及黑龙江、湖南、广东等优秀省份,但总体位于全国前列(图1)。此外,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道地产区,北苍术等中药材的产量占全国的1/3,涉县成为全国柴胡三大产区之一,产量占全国柴胡市场的25%以上[5]。
2 河北省中药材产业竞争力评价
目前河北省中药材的发展处于向好的趋势,为了更客观地对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进行研究[6-8]。该方法常用的度量指标包括效率优势指数(EAI) 、规模优势指数(SAI) 、综合优势指数(AAI)。
2.1 河北省中药材规模优势指数及结果 规模优势指数(SAI)可以分析河北省中药材播种面积占河北省所有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与全国比例水平的对比关系,考察中药材在河北省农业生产上的相对重要性及规模优势,反映河北省中药材生产的规模和专业化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SAIxy=SIxy/SIxSIy/SI
式中,SAIxy表示河北省中药材的规模优势指数,SIxy表示河北省中药材的播种总面积,SIx表示河北省所有农作物播种总面积,SIy表示全国中药材的播种总面积,SI表示全国所有农作物播种面积。若SAIxy>1,则表明河北省中药材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具有规模优势;若SAIxy< 则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北省中药材生产处于规模劣势。SAIxy值越大,河北省中药材规模优势越明显;反之,则劣势越明显。
由表1可知,国内主要中药材大省,如甘肃省和湖北省的SAI值均大于 说明这些省份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规模优势。而河北、安徽、湖南3省SAI值均小于 说明这些省份的专业化程度较低。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河北省的SAI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规模比较优势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2.2 效率优势指数及结果 效率优势指数(EAI)是分析河北省中药材单位面积产值与河北省所有农作物平均单位面积产值的相对水平以及全国该比率平均水平的对比关系,考察河北省中药材生产效率的相对优势。计算公式如下:
EAIxy=EIxy/EIxEIy/EI,
式中,EAIxy表示河北省中药材的生产效率优势指数;EIxy表示河北省中药材单产;EIX表示河北省所有农作物单产;EIy表示全国中药材的平均单产;EI表示全国所有农作物平均单产。若EAIxy< 则表明河北省中药材生产效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处于劣势;若EAIxy> 则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北省中药材生产效率具有优势。EAIxy值越大,河北省中药材生产效率优势越明显;反之,则劣势越明显。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河北省中药材生产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且指数值均大于 这表明河北省中药材生产效率较高,竞争优势明显(图2)。
2.3 综合优势指数及结果 综合优势指数(AAI)是效率优势指数与规模优势指数的综合结果,综合衡量河北省中药材的相对比较优势,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河北省中药材生产的优势度。计算公式如下:
AAIxy=SAIxy·EAIxy
式中,AAIxy表示河北省中药材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若AAIxy< 则表明河北省中药材产业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处于综合比较劣势;AAIxy> 则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北省中药材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AAIxy值越大,中药材生产优势越明显。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河北省中药材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从2015年以来指数值连续大于 表明河北省中药材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在不断增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强的优势(图3)。
在对河北省与其他省份中药材产业的比较优势进行测定后,为更进一步分析河北省中药材产业竞争力,提升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故采用SWOT模型对河北省中药材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9-10],从而利用省内资源进一步提升中药材的发展水平,扩大河北省中药材的市场,延伸中药材产业链,促进河北省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河北省中药材产业SWOT分析
3.1 优势 区位便利、自然资源丰富。河北省环抱京津,万众瞩目的雄安新区也在其中,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此外,河北省自然资源丰富,是传统的中药材产地,有药用植物1 442种,占全国药用植物总量的13%。野生药材以北部山区和西部山区较多,蕴藏量大。闻名全国的道地药材有20多种,其中祁紫菀、祁薏米、祁芥穗、祁白芷、祁菊花、祁花粉、祁沙参、祁山药是河北省传统的“八大祁药”;热河黄芩、北柴胡、西陵知母、完远志、丹参、穿山薯蓣、金莲花、口防风、金银花、金莲花、邢枣仁、北苍术、太行连翘等都是河北省道地药材。省内的安国中药材市场是国家认定的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现有安国市安国中药材、巨鹿县巨鹿金银花、邢台市信都区、内丘县邢台酸枣等3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12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3.2 劣势 标准化、机械化程度较低。尽管近几年河北省大力推动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但总量相对较少,且很多药材多产于山地、丘陵,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难度较大。从机械化种植采收方面,河北省中药材种植户的机械采用量不高、适用性不强,特别是在山地、丘陵等非平原地区,普通农用机械或二次改造机械很难适用,限制了山地中药材的生产。
3.3 机遇 中药材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国民对药食同源关注度的提高,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也相应提高。2014—2020年河北省药食同源品种消费需求总量逐年递增,远高于非药食同源品种。
产业结构调整和疫情用药的需求增加。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出台新的对外贸易相关政策,鼓励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2014—2018年,全国中医类医院增长率达到32.3%,中药材的消费量逐年增加,是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此外,我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治,推进了国民对中医药重要性的认识,相关药材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3.4 威胁 国内竞争力压力加大。国内其他省份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甘肃、内蒙古、山西、湖南、云南、西藏等地都在凭借自身优势和政府支持加大了中药材的种植,各地区中药材推广、产品营销力度十足,对河北省中药材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4 对策建议
4.1 推动种源建设,培育优良品种 对河北省中药材资源的分布展开种质收集整理,对不同地区的药材资源进行品种鉴定选育,培育出不同地区的优势中药材种子种苗。建立良种培育基地,对中药材种植流程进行研究及培训,探索适合当地品种特性的种植模式,进一步提高种植的规范化程度。要加强市场部门监督,建立完善的品种质量追溯体系,借此实现从中药材种植到加工销售全过程流通的可溯源,利用市场和互联网的监督促进中药材质量的提高。
4.2 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模式,提高种植人员素质和科学化水平 加大技术培训的力度,推进种植标准化、规模化,根据中药材基地种植发展的需求,对现有基地种植人员和农户进行定期学习和培训,更新技术和思想观念,利用新技术对病虫害等问题进行预测和监测。建立奖励鼓励机制,吸引专业技术人才,培育本土科研技术人才。
4.3 增加河北省中药产品附加值,提高技术含量 充分挖掘中药材的实用价值,提高研发和生产能力。借助河北省道地中药材金字招牌,加大宣传力度。整合现有资源和规模优势培育引进电子商务等新型销售方式,积极参加利用中药材交易博览会、中药材展会、招商会等平台,加大区域品牌的推介,掌握市场主动权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在中药材药用价值的基础上将中药材与日常用品有机结合,深度挖掘中药材的性能优势。
4.4 推进小型机械设备的研发及应用 基于河北省中药材种植区域的不同特点,改进、创新适合不同地区的小中型机械设备,加大机械化的生产补贴,有效解决非平原种植地的管护采收问题,推动中药材产业的机械化生产。
参考文献
[1]
贾悦,杨钰泽,王建忠.河北省新型中药材产业模式研究[J].北方园艺,2021(4):139-143.
[2]
张博文,赵宪军,周剑.河北省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9(11):207-208,211.
[3] 王哲,杨磊,王旗.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2):22-26,287.
[4] 及华,王琳,谢晓亮,等.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建议[J].河北农业科学,2020,24(5):18-20.
[5] 河北省召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闻发布会[EB/OL].(2020-12-01)[2021-04-27].https://www.sohu.com/a/435527636_100196173.
[6] 林正雨,李晓,何鹏,等.四川省猕猴桃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3(9):115-121.
[7] 罗爱静,欧阳威,谢文照.湖南省茶叶产业竞争力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29(2):16-22.
[8] 赵姜,赵安平,王晓东,等.北京市食用菌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比较优势分析[J].中国食用菌,2020,39(10):132-139.
[9] 李娅.基于SWOT分析的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北方园艺,2014(17):180-184.
[10] 张宏武,黄文龙.基于SWOT分析法的我国中药企业发展策略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17):177-183.
[11] 李好娜,舒伟,郝学政,等.嵩县中药材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2 50(5):18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