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榜样的行为特征分析及启示

作者: 周春霞

双创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榜样的行为特征分析及启示0

摘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已然成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种新途径。如何全面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有效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返乡一人,带动一批,致富一方”,创业实践中农民创业榜样的社会效应正在显现。立足创业过程理论的视角,基于全国返乡农民工优秀人物样本数据,分析发现农民创业榜样的创业意愿强烈,较容易转化为创业行为;他们会通过先前经验、政策引导、市场考察、媒体宣传和社会关系网络等多样化的渠道识别和利用创业机会;在创业选择上注重经营方式的创新,积极投身特色养殖和规模化种植等新型农业新业态的发展;创业学习贯穿于创业活动的全过程,对创业成功具有重要影响;但返乡农民工创业具有小微企业的特征,抗风险能力和抗压能力比较弱,需要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及时的支持和帮助。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汇聚政府、社区、农民工个体等多方力量,共创良好的返乡创业生态系统。

关键词 双创背景;返乡农民工;创业榜样;行为特征

中图分类号 F 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18-0223-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8.05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alysis of the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and Enlightenment of Migrant Workers Returning to Their Hometow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ZHOU Chun-xia (School of Management,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88)

Abstract Under the wave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migrant workers returning home to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es has become a new way of rural labor mobility.How to fully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migrant workers to return to their hometowns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ir return to start businesses have also become a hot issue of concern from all walks of life.“Home one person, drive a group, rich party”, the social effect of farmers entrepreneurship model is showing.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theory,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ample of returning migrant workers, it is found that farmers have a strong willingness to start businesses,it is easier to translate into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They will identify and leverage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through diverse channels, such as previous experience, policy guidance, market research, media campaigns, and social relationship networks; In the choice of entrepreneurship, pay attention to the innovation of business mode,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gricultural forms and new business forms, such as characteristic breeding and large-scale planting; Entrepreneurship learning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it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entrepreneurial success; However, migrant workers returning to China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and micro businesses,risk resistance ability and pressure resistance ability are relatively weak,need the timely support and help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On this basi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government, communities and individual migrant workers should be gathered to create a good ecosystem of returning home for entrepreneurship.

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background;Returning migrant workers;Entrepreneurship model;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创业政策的出台,特别是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役士兵等人员返乡创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广袤乡镇百业兴旺。双创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已然成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一种新途径。据统计,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到1 010万,2015—2020年平均增幅保持在两位数左右,形成了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妇女4支创业队伍[1]。农民工回流创业,使广袤乡镇重现生机活力,对于解决农村空心化瓶颈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全面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有效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农民创业榜样对创业行为的正向调节作用已得到理论和实践的证实。通常认为,榜样的作用在于为个体提供精神上的激励和行为上的指导[2-3],从而对个体的创业意向和创业决策产生影响[2,4],但现有的大量研究主要是以学习者身份的农民工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围绕农民工是否有创业榜样,以及创业榜样影响的路径和机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的选择上多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论述两种形式;而对起示范效应的农民创业榜样这一群体自身的研究却比较少见,近期也有部分对农民创业经历的案例文本分析,但基本上都是个案分析。个案文本由于其自身代表性的局限,在回应中国情境下纷繁复杂的农民工创业问题方面,其解释力和说服力受到质疑。鉴于此,笔者立足创业过程理论的视角,基于全国返乡农民工优秀人物样本数据,描述农民创业榜样的创业行为特征,探寻创业成功的内在规律,以便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之路提供借鉴和参考,更好地促进农民工家门口就业,凸显乡村就业“蓄水池”作用。

1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概念界定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 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指出,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 6 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1994 年,第一次出现了“农民工返乡创业”一词。汪三贵等[5]认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有外出打工经历的农民获得阅历、资金及信息后,返回家乡创办企业、发展商业及服务业,或者开展投资规模化农业。汪昕宇等[6]总结出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的4个特点:创业主体是外出务工农民,创业地点是户籍所在地,可优化重组自身资源,能识别和利用创业机会进行创业活动。虽然学界对此的说法不完全相同,但在以下3个方面是基本一致的:一是创业主体是有外出务工经历的农民工,而不是在本地务工的农民工;二是创业地点是农民工所在的户籍地,在自己的家乡而不是其他的农村地区;三是强调务工期间的务工积累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农民工外出打拼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经历,绝不仅仅是个人生计的满足,而是资金、工作经验、技能的积累以及眼界的开阔,市场信息的获取等多方面的收获,会对创业活动的全过程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经过梳理,该研究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内涵进一步界定为: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带回务工积累的资金、经验和技术等,返回家乡创办企业、发展商业、服务业以及充分利用农村特色资源开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创业项目等。

2 农民工返乡创业分析框架

随着创业理论研究主题的不断拓展,目前创业管理已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关于创业主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创业活动的内在机理。现代创业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创业机会发现和创业行为[7]。 而新事业创建过程的起点是创业意愿[8],创业意愿是指个人计划创建新企业并在未来完成这个计划的可能性。二是创业活动的影响因素[9]。已有文献从个体特征和环境等方面研究影响创业活动的因素,前者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人格特质和认知特征,后者着眼于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等环境因素。国内部分学者研究了创业文化、社会网络对创业意愿、创业机会识别以及创业绩效的影响。这两方面的大量研究为创业研究框架的构建提供了可能.刘宇娜[10]认为,有创业意愿的个人开展创业行为的过程受到创业学习和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创业行为的开展又离不开创业者和创业环境而单独存在。因而将创业行为、创业意愿、创业学习、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者特质及环境不确定性放在一个模型中形成创业研究框架。有学者按照微观、中观和宏观因素的层次划分,从农民工个人、家庭和社会经济环境因素三方面建立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6];还有学者参考了国内外相关创业综述的研究框架,按照“前因-过程-结果”架构,将个人特征和创业环境作为前因变量,创业意愿、创业机会识别以及创业选择作为过程变量,创业绩效作为结果变量,提炼出中国农民创业研究框架[11]。参考相关理论及现有文献的观点,该研究认为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行为可以解读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因各自不同的需求而产生创业动机和创业意愿,进而会通过对自身条件和创业环境的考量进行返乡创业活动的理性选择,包括对务工积累的资源和外部环境的充分利用、创业机会的识别及利用、资源的优化重组、创办企业或开展创业项目等创业活动过程。由于该研究选择了众多农民创业者中的优秀人物作为研究对象,他们所创办的企业或项目都获得了明显的创业绩效。因此,该研究将分析样本的创业活动分解为过程变量与结果变量,影响因素包括返乡农民工个人特征、务工经历(先前经验)、社会关系网络、创业环境和创业学习 ,分析框架见图1。

3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取

3.1 数据来源 该研究数据主要来自农业农村部官网宣传推介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型案例和中工网(即中华全国总工会 、工人日报官方网站)人物频道农民工专栏报道的全国优秀农民工先进事迹,共搜集整理了从2010年初到2020年经济转型期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的150份样本数据。样本构成如下:农业部(2018年后为农业农村部)自2016年底开始组织评选推介每批总结100个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推介,至今已推介了4批共400个典型案例,由于第一批的案例过于简单和程式化,缺少反映创业活动的有用信息,因此该研究以2018—2020年这3批的推介文本作为样框,依据前述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内涵界定,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案例共76个,这部分案例覆盖全国,按国家评选标准推介,研究价值高,但受评选活动开始时间所限,样本比较集中于2015—2019年的返乡创业农民工,使其代表性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中工网人物频道设有农民工专栏,2010—2017年连续、全面地报道全国各地农民工的好人好事、先进事迹等,从中摘选出各地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案例共74个,正好可以弥补上述样本来源的不足,两者共同构成该研究的分析样本。样本几乎覆盖了全国20多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较为客观地反映返乡创业成功农民工的真实情况。样本特征见表1。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