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旅融合视角下休闲渔业园旅游概念性规划研究

作者: 孟祥丰

农文旅融合视角下休闲渔业园旅游概念性规划研究0

摘要 休闲渔业园旅游概念性规划设计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从农文旅融合的角度出发,探讨休闲渔业园旅游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法。宜兴市江南渔歌是一个以淡水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文旅融合发展的休闲渔业园。以江南渔歌休闲渔业园为例,详细介绍休闲渔业园的旅游概念性规划思路、功能布局,对休闲渔业园的旅游概念性规划设计提出行之有效的规划设计方法,以期为休闲渔业园旅游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文旅融合;休闲渔业;设计理念;渔文化;旅游景观

中图分类号 F 30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21-0142-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21.03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Conceptual Planning of Fishing Leisure Park Tou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griculture, Culture & Tourism Intergration—Taking Jiangnan Fishing Songs as an Example

MENG Xiang-feng

(Wuxi Branch of Jiangsu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Party School of Wuxi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uxi, Jiangsu 214000)

Abstract The tourism conceptua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Leisure Fishery Park is still at the primary research stag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ourism conceptual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 of Leisure Fishery Pa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 culture and tourism. The Jiangnan fishing song in Yixing is a recreational fishing park with freshwater aquaculture as the leading industry and Cultural Tourism Integrate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conceptual planning ideas and functional layout of the Leisure Fishery Park,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planning and design methods for the tourism conceptua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Leisure Fishery Park,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ourism planning and design of Leisure Fishery Park.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agriculture,literature and tourism;Recreational fishery;Design concept;Fishery culture;Tourism landscape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休闲渔业在加勒比海地区兴起,80年代,传播到我国台湾。对休闲渔业的认识,各学者并不统一,但却在以下四方面达成共识。第一,休闲渔业属于渔业中的一种;第二,休闲作为主要目的;第三,是一产与三产的有效结合;第四,集合多重休闲游乐为一体的产业。休闲渔业园是指在划定的具体范围内,以渔业生产为主导,将乡村自然及文化资源作为依托,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融渔业生产经营、旅游观光、休闲体验及研学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园区。休闲渔业园是现代渔业发展的新途径,休闲农业发展的新领域,乡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休闲渔业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现已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梳理中国知网近十年“休闲渔业”相关文献发现,针对休闲渔业的研究,国内各学者已积累了一定的成果,但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主要涉及4个方面:第一,国内外休闲渔业发展模式对比研究及借鉴;第二,国内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分析;第三,国内某地区休闲渔业的个案解析;第四,休闲渔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及转型升级探索研究。在休闲渔业规划设计研究方面,平瑛[1]认为从休闲渔业的规划设计应注重一、二、三产业的有效结合,并提出了休闲渔业的4种发展模式及具体的规划要求。郑树景等[2]认为渔业园规划应突出乡土风味和地方特色,以发展休闲渔业为主,并重视亲水休闲项目的打造。邓富玲等[3]认为休闲渔业园规划应以特色渔业资源和休闲渔业活动开发为重点,生态景观营造为辅,融入乡村文化,以“水体”为主设计乡村景观及体验项目。崔译丹等[4]、谢福春等[5]认为休闲渔业景观规划以环保为前提,凸显生态文化的理念。王楠等[6]认为休闲渔业园规划设计应结合实际情况和目标,选取与之相关的理论作支撑,如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科技创新理论等 。邵泽宇等[7]详细阐述了后疫情时代下休闲渔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并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建议。徐艳芳等[8]认为休闲渔业景观规划设计应注重休闲渔业与渔村景观结合,突出区域的资源优势。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发现针对休闲渔业园旅游规划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极少,研究还十分薄弱。近年来,休闲渔业园在建设中出现很多问题,如渔业园缺乏文旅融合体验项目、地域文化发掘欠深入、乡村景观营造欠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因此,笔者结合农文旅融合,探讨休闲渔业园旅游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法,通过对宜兴市江南渔歌休闲渔业园的个案解析,研究休闲渔业园旅游概念性的规划设计,以期为休闲渔业园旅游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1 宜兴市江南渔歌休闲渔业园园区现状

园区位于宜兴市杨巷镇,位于宜兴市西北,东连官林镇,南邻徐舍镇,西与溧阳市交界,北靠金坛区、新建镇。杨巷镇素有“千年古镇,活水码头”之称,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距宜兴市约24 km,交通便捷,兴杨公路穿区而过,距离沪宜高速出入口均在20 km左右。

园区东靠杨巷镇农产品物流园,南依北溪河,西接园区生产区,北至兴杨公路,总面积约5 hm2,园区用地主要是鱼塘和农田,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北溪河是宜兴的“四大水系”之一,西晋有之,人工开凿,文脉深厚。水利专家对北溪河水质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水质完全符合养殖标准。

2 宜兴市江南渔歌休闲渔业园旅游概念性机制

2.1 项目定位及指导思想

2.1.1 项目定位。

近年来,宜兴市休闲渔业园发展较快,有些休闲渔业园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因此,江南渔歌若想在同质园区竞争中脱颖而出,旅游概念规划设计的目标定位、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体验项目设置等是该项目规划的重点及难点。江南渔歌作为宜兴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子项目之一,将其打造为江南渔文化名片、休闲渔业体验园、鱼稻共生示范地、种养技术展示地及科普教育基地。结合先进的渔业科学技术,以地方特色渔文化为基石,培育新时代的高标准水产养殖示范项目,开启宜兴市乃至江苏省休闲渔业建设和渔业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

2.1.2 指导思想。

设计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在养殖理念、生产布局、产品类型等方面采取差异化定位,打造一个集稻、鱼、虾、蟹为一体的生态综合种养区。鱼、虾、蟹养殖产生的氮、磷用来种植水稻,水稻种植不施肥,全区域对外零排放,实现渔稻能量循环。园区以生产为主,休闲、体验、教育、展示为辅,以多重性的功能迎合客源市场的需求,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多方共赢”格局。

2.2 规划原则

2.2.1 以渔为本原则。园区的规划设计,渔业与旅游的比例为7∶3,以渔业发展为本,旅游配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2.2 生态性原则。在渔业产生、休闲旅游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相伴而生,因此,园区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务必重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不断完善休闲渔业园的生态系统。

2.2.3 文化性原则。休闲渔业园规划设计融入渔文化元素,景观设计、休闲互动项目设置、研学体验等应突出江南渔文化特色,这将使休闲渔业园的规划设计具备“灵魂”。

2.2.4 以人为本原则。休闲渔业园项目设置应突出游客的沉浸式体验,规划设计应从游客的需求出发,重视游客参与沉浸式体验项目中的舒适度及趣味性。

2.2.5 功能性原则。园区的旅游概念性规划,应满足渔业生产、环境保护、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功能。为使园内闲置空间合理利用,规划应在原有地形地貌基础上,塑造布局科学、功能分区清晰、渔文化特色鲜明、整体和谐的休闲渔业园区环境[9]。

2.3 总体设计

2.3.1 空间布局。

结合休闲渔业园土地开发现状、农文旅融合发展趋势、体验项目的差异化等,采用“一心、二带、二室、四区、多节点”的空间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图1)。一心指游客服务中心;二带指渔文化科普带及活水码头研学带;二室指“寻花问鱼”主题温室及智能工厂化养殖温室;四区包括鱼稻共养区、休闲垂钓区、特色渔乐区及蟹趣观赏区;园区内设置多个景观节点,包括休憩、休闲及互动活动节点。

2.3.2 总平面图。

针对功能分区,结合园区以渔业生产为主,休闲、体验、教育、展示为辅的总体定位,设计总平面图(图2)。

2.4 功能分区 宜兴市江南渔歌休闲渔业园功能分区见图3。

2.4.1 主入口区。

主入口、鱼跃广场、停车场及接待服务中心作为主入口区,是休闲渔业园区接待管理和服务中心。主入口的设计融入江南水乡文化肌理,模仿流水的线条,突出地方渔文化特色。鱼跃广场设计为鱼的形制,广场中心设置可以转动的船舵。船舵寓意休闲渔业园可引领江南现代化渔业发展的方向。接待服务中心体现江南粉墙黛瓦的建筑特色,服务中心内设置接待服务区、水产品销售区及水产品展示区。

2.4.2 研学教育展示区。

研学教育展示区主要包括渔文化科普带、活水码头研学带。渔文化科普带设置在鱼跃广场旁,活水码头研学带靠近北溪河,位于休闲垂钓区与特色渔乐区之间。研学教育展示区主要通过实物、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地方区域渔业文化、现代水产养殖技术及杨巷镇千年活水码头文化。

2.4.3 渔文化观赏区。

此功能区主要包括蟹趣观赏区、“寻花问鱼”主题温室。蟹趣观赏区设置多个长方形蟹塘,游步道贯穿其中,蟹塘内养殖各类蟹苗及成品螃蟹,蟹塘内的成品螃蟹可观赏,也可销售,游客在蟹趣观赏区可以多角度了解江南蟹文化。“寻花问鱼”主题温室作为室内休闲体验场所,设计为半开放式建筑形制,主题温室设置水循环科学实验区及水产品观赏区。水循环科学实验区向游客展示物理净水法、生物净水法、化学净水法等水循环科学方法;水产品观赏区养殖各类锦鲤、锦鲫、螃蟹、虾等,游客可以在主题温室了解更多渔文化。

2.4.4 休闲体验区。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