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团儿”:冬运会上一簇“志愿红”

作者: 段睿 罗淋

“小雪团儿”:冬运会上一簇“志愿红”0

青春逢盛世,激扬冰雪情。2024年2月17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冬运会)在祖国北疆呼伦贝尔盛大开幕。其中,有一群默默践行雷锋精神的志愿者,他们身穿冰雪蓝的服装,为赛事保障付出了巨大努力,被亲切地称为“小雪团儿”。

来自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不同年级、不同院系的405名学生组成的“小雪团儿”,在冬运会开(闭)幕式上、短道速滑馆、机场、酒店等多个点位连续奋战73天,圆满完成反兴奋剂、竞赛、媒体宣传、医疗卫生、颁奖、举牌等多项志愿服务项目,用心用情交出了“零失误”“零差错”“零舆情”的青春答卷。

让“小雪团儿”锻造成冬运会上“一把火”

“以前的我们是在电视上看冬奥、冬运,现在我们是置身冬运赛场看世界,而世界也在看中国、看内蒙古,必须展示最美形象……”每天不管多忙多累,“小雪团儿”志愿者的服装总是平整如新,不管在室内室外,总是以最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做好每项志愿服务。

“小雪团儿”成员张善宁,是名短道速滑馆场地的制冰志愿者,每天他要辅助制冰师浇冰。听起来辅助工作简单轻松,其实,干起来既要工作速度又要确保质量,因为每场次比赛结束后只有15分钟间隙,志愿者要快速打开锁扣和防撞垫让制冰车进场浇冰,待制冰车离开后,迅速扫净制冰车留下的雪水,最后再合上防撞垫和锁扣。

虽然就这几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可每个步骤都有技巧,张善宁在制冰师指导下,每天都不记得要重复做多少次。他从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服务保障时的越来越熟练。“就是要通过我们热情专业的服务、严格规范的言行,让‘小雪团儿’锻造成冬运会上‘一把火’。”张善宁说,虽然赛场很冷,但他们时时处处都自觉做到仪表端庄、堂堂正正,认认真真服务好每场赛事,因为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中国。

正是“小雪团儿”这样的当代中国青年,把对祖国的深情和对雷锋精神的坚守,化为友善与大爱传给了世界。

“能为赛事出一份力,再苦再累都值!”

在冬运会颁奖仪式上,身着玫红色盛装、端着颁奖托盘的志愿者姑娘们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然而,为了这一刻她们的付出却鲜为人知。

“腰杆挺直,注意面部表情……”“小雪团儿”颁奖礼仪志愿者回忆起培训时的情景,感觉教官的口令还在耳边回响。“我们颁奖的礼仪志愿者主要训练站姿、走姿、面部表情、手势、托盘动作要求等。”董佳璐感慨说,每天训练5小时以上,其中每次都会进行长达15—20分钟的托盘负重练习,经常练得手酸、腿酸、面部肌肉僵硬,但没有一人叫苦叫累,“能为赛事出一份力,再苦再累都值”。

此外,在冬运会开幕式上,场馆外的温度达零下30多摄氏度,“小雪团儿”志愿者们在这样的冬夜里站八九个小时,脸冻僵了,手脚更是冻得生疼,可没有一人离岗。当观众、运动员和记者从“小雪团儿”身边经过时,跟他们说的每句“谢谢”、每次合影,都像一股股暖流涌上他们全身。“这是对我们坚强意志的磨炼,也是践行雷锋精神的实际体现。”“小雪团儿”志愿者表示。

“小雪花”长成了“小雪团儿”

“冬运会期间,我们已商定由北京团市委选派30多名曾服务过北京冬奥会的高校志愿者参加冬运会志愿服务,也把北京冬奥精神和志愿服务经验带来了。”内蒙古共青团负责人表示,正是这样的协作机制,让冬奥“小雪花”长成了冬运“小雪团儿”。

一位北京来的冬奥“小雪花”是厦门姑娘,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环境里开展志愿服务,如何御寒是对她的“大考”。内蒙古本地的“小雪团儿”们除了热情地分享御寒经验,还带她去买保暖靴、送给她手套,并一起爬雪山、看开幕式上的烟花……京、蒙两地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小雪团儿”,让《一起向未来》的乐曲更响亮、《天下一家》的歌声更动人。

2024年的元宵节和冬运会“撞”个满怀,京、蒙两地“小雪团儿”志愿者,一同举办“志愿雪团助冬运,京蒙青年闹元宵”联欢,制作鄂温克民族非遗产品太阳花、穿着民族服跳蒙古舞,还共同演唱了原创歌曲《精彩向未来》。现场掌声不断,“小雪团儿”们在志愿服务之余,团聚一起过一个开心的元宵节,分享着草原文化和青春的魅力,感受到了家一样的温暖。

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冬运会期间,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的“小雪团儿”志愿者们,用青春和奉献践行着雷锋精神,向世界展现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累计服务时长23万小时,得到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收到冬运会内蒙古自治区筹委会志愿者服务部、呼伦贝尔执委会志愿者服务工作部等多家单位送的表扬信10封、锦旗5面,志愿服务的先进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等多家媒体报道。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对我不断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我们弘扬传承雷锋精神、上好大思政课的肯定。”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奋进第二个百年的新时代新征程上,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主力军作用,鼓励他们争当雷锋精神的种子,走一路红一线,到一处红一片,在社会实践中去温暖需要帮助的人,用汗水与爱心浇开志愿服务之花,让雷锋精神在青春的信仰中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陈运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