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月波:生命在奉献中延伸

作者: 汤顺佳 赵丽霞

施月波:生命在奉献中延伸0

杨浦区爱康癌症康复服务中心举办“5岁生日会”,施月波登台发言

春天是生命蓬勃的季节。的一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里,62岁的施月波在后台穿梭,忙着为一群癌症妇女举办抗癌5岁生日会。人群的欢呼声中,她热泪盈眶地说:“临床上,癌症患者5年没有转移复发,即为痊愈。所以每年看到一批批患者在我们的帮助下走过5年,我都觉得这一切辛苦是值得的。”

施月波,爱康癌症康复服务中心发起人。个子不高,一头利落短发,走起路来速度飞快,说话声音铿锵有力、意气风发。很难想到,她已经和乳腺癌斗争了29年,其中26年奉献给公益。

有人说,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坚持。26年漫长的时光里,施月波去医院、到家庭、下社区,不是在去家访癌症患者的路上,就是在组织患者活动的现场,用不间断的志愿服务,实现了生命的延伸…

从受助者到施助者

1996年,年仅33岁的施月波确诊乳腺癌。当时,她的女儿3岁。确诊几个月后,丈夫下岗,450元的下岗工资要承担化疗费、孩子入托费和一家人的日常开销,生活艰难,施月波终日躲在家中,以泪洗面。

一次偶然的机会,有好心的邻居介绍施月波参加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的康复班,换换心情。没想到,那成为她人生的转机:刚开班没几天,一位与她手术时间相近的癌症学员突然转移复发,俱乐部组织大家捐款。款越筹越多,学员在台上感动地哭,施月波在台下悲痛地哭,哭生命怎能如此脆弱,哭自己前途未卜,也许看不到女儿长大。这时,一位陌生学员拍了拍她的肩说:“你哭什么,我五年前患胰腺癌,医生说我活不过三个月,抢救时身上插过九根管子,现在还不是好好的。”

一瞬间,她在绝望中看到了生的希望。那天,施月波摸出了口袋里全部的十元钱捐了出去,下定决心不被病魔打败。

从此,施月波转变身份,踏上了一条志愿服务之路。病后3年,施月波成为了上海市癌症俱乐部的志愿者,采写“康复通讯”专栏,并负责患者接待咨询。她见证了一个27岁患恶性胸腺瘤和重症肌无力、被医生下过18张病危通知书的青年,听他述说自己从北京一路骑摩托车到上海,宣传“癌症不等于死亡,残疾人要自强不息”;她接待了一位能歌善舞的老太太,一边做化疗,一边听着歌,脚下是停不下来的打拍子、跳舞步……

“看起来我是在为别人服务,其实看到众多‘前辈’那么坚强,我大受鼓舞。”施月波说。

从受助者到施助者,施月波没有向癌症“投降”。几年后,她成为杨浦区癌症康复俱乐部会长,负责组织800多名会员的康复活动,带领志愿者服务于广大的非会员癌症病友。2015年,施月波创办爱康癌症康复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爱康”),专门服务“两癌”妇女,打造特色品牌,通过“话疗”、体医融合、文艺等活动,为癌症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温暖和信心。

从划成特色到划向世界

助力癌症康复,这件事听起来难,做起来更难。创办“爱康”以来,施月波带着姐妹们开展多种“疗法”:有“音乐疗愈”,召集癌症病友打非洲鼓,改善术后淋巴水肿和不良心态;有“艺术疗愈”,开设彩绘班、编织坊、走秀队,鼓励大家调整心情,心向阳光。

体育运动,也是重要手段之一,比如“爱康”的特色项目一划龙舟。“你敢信,我们一群癌症康复者组成一支龙舟队,跑到意大利去比赛。听起来是不是天方夜谭?”施月波笑着说。

在科学上,划龙舟是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常见方式之一。许多患者接受乳腺根除性手术后,易出现淋巴水肿,手臂肿胀、抬不起来。对此,国际上探索出通过划龙舟加强乳腺癌患者上肢运动,进而改善淋巴回流的方法,因此世界各地有不少为乳腺癌患者举办的龙舟赛事。另一方面,此类集体运动能增强乳腺施月波在长海医院与癌症病房医护人员讨论志愿服务流程癌患者的团体归属感,对其“心理康复”也有帮助。

施月波:生命在奉献中延伸1

2024年9月,意大利拉文纳省斯坦迪亚纳公园内举办第14届国际龙舟联合会俱乐部龙舟世界锦标赛。由施月波带队、部分“爱康”成员参与的“粉红丝带龙舟队”作为亚洲唯一一支乳腺癌龙舟队,参加了该锦标赛的乳腺癌组别比赛,与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队伍竞赛。

这支平均年龄59岁的“粉红丝带龙舟队”,参加了该锦标赛的200米直道赛、2000米环绕赛、500米直道赛等诸多项目。一经亮相,现场华人、外国友人都对其竖起了大拇指。虽然最后没能站上领奖台,但她们已经拼尽全力,突破了自己平时的最好成绩。

把划龙舟划成特色、划向世界一一这件事,施月波在组建龙舟队之初并未想到。2005年,上海举办了一场世界级的龙舟赛,包含乳腺癌康复者的组别,市里却缺少能参赛的队伍,机缘巧合之下,组队参赛的任务被交到了施月波手里。为了“完成使命”,她找到各位乳腺癌康复者,耐心科普划龙舟对健康的作用,好不容易组成了一支11人的队伍。从握桨手法到桨叶吃水度,从划臂力度到扭腰幅度,每个动作大家都从头学起。“辛苦却值得,到后来,比赛的结果已经不再重要,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运动的大门。”施月波说。

施月波:生命在奉献中延伸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leif20250604.pd原版全文

为癌症患者准备的新年礼物

施月波:生命在奉献中延伸3

“天爱——爱康生命之舟”龙舟队

就这样,一叶龙舟从杨浦区癌症康复俱乐部“划”到了“爱康”,一划就是20年,成绩越来越好。超过6600人次乳腺癌患者在他们的带领下参与了龙舟康复运动。

此外,“爱康”还定期举办康复营,邀请医生、癌症康复者等分享医疗知识、康复经验,进行“话疗”,陪伴患者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光。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归根结底就是希望为姐妹们缓解病痛,陪她们找到希望。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20多年的志愿服务之路,施月波与“爱康”对待病友的真心却始终如初。

一次,她得知一名舌癌患者因担心手术影响外观而拒绝手术,便一次次打电话、上门拜访,最终说服对方接受手术;听说一名危重病友临时缺人照护,她第一时间赶到医院,为其端茶递水、辅助如厕、照顾按摩,不嫌脏也不怕累;在母亲确诊肺癌的手术前夕,她在狂风暴雨中寻找身患胰腺癌后又患上抑郁症的轻生病友;平日里,她结对帮教服刑人员,关怀临终患者,为江苏来沪的贫困家庭发起募捐…仅个人就接待、咨询、服务癌症患者5000余人次。

施月波:生命在奉献中延伸4
施月波:生命在奉献中延伸5
“爱康绽放生命艺术团”开展时装走秀训练

施月波的志愿精神如暖阳,源源不断地照耀着身边的人。在“爱康”,一批癌症康复者在施月波的带动下,成为了志愿者。她们持续开展“牵手生命”同病种结对康复服务,由5年以上的癌症康复志愿者与同病种的新生癌症患者、转移复发患者等结对,给予知识科普、情绪疏导等服务。

对于还在医院等待手术、接受治疗的患者们,“爱康”志愿者们则举办送温暖活动,定期将亲手编织的绒线帽、绒线袜等礼物送进医院,送进癌症病房,激励每一位病友…不少人在收到礼物时都哭了。2024年年底,从福建来到长海医院治疗的季女士,看着施月波手机屏幕里大家一起划龙舟的身姿,感动得竖起了大拇指。“等我病好了,我也要去做志愿者,把她们带给我的爱继续传播下去。”

施月波的热情也感染了家人。从20多年前开始,丈夫朱仁龙就甘当她的“专属司机”,时常开车接送施月波做公益。“90后”女儿则成了“爱康”志愿者,下班后帮着妈妈策划活动、制作PPT一个志愿之家就此诞生。

转眼间10年过去,“爱康”的志愿团队不断壮大,陪伴了800多位、35000多人次癌症患者。从心灰意冷到绽放生命,她们收获爱,又用爱反哺社会,助力了无数奇迹的诞生。

也正是在这样的坚持下,施月波的人生在爱中闪耀:个人荣获2011年上海市十佳社区志愿者、2017年上海市首届公益之申十佳公益故事提名奖、2020年第九届上海慈善之星提名奖、2022年全国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家庭荣获2019年上海市海上最美家庭、2021至2023年上海市文明家庭等荣誉。而至此,她的脚步还没有停下……

志愿始于心,服务践于行。施月波和“爱康”在志愿服务的细微处,用生命播撒着大爱,让平凡的工作不再平凡。她们不是英雄,却用日日夜夜的坚守告诉世界,雷锋精神从未远去,它就在每一次伸手相助的瞬间。

(责任编辑:刘超)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leif20250604.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