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雷锋精神培养时代新人
作者: 陶克
(一)
今天,我们在乳山召开“雷锋精神进校园暨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观摩交流会”,首先,我代表主办方向指导会议的王伟光院长、戚建国上将,以及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威海、乳山市领导表示衷心感谢,对全国30多所雷锋学校的校长和全国雷锋精神研究专家、全国学雷锋英模等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乳山,是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国家记忆”的红色文化之地。抗日战争期间,这里发生过两件大事:一件是马石山八路军十勇士为保护人民群众突出日军重围,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用生命在中国革命历史丰碑上镌刻了乳山版的“狼牙山五壮士”;另一件是日本鬼子在乳山“大扫荡”中,300多名乳娘哺育了八路军寄养的1223名孩子,上演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曲集体“赵氏孤儿”的大爱壮歌。这两个红色故事同时发生在乳山,这是历史的传奇,也是历史的必然,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上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血肉之情的充分体现。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当前,全国教育系统在打造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育模式,我们首先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要让孩子们了解新中国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从哪里来的,怎么让未来更加美好。为此,就要充分用好在乳山发生的这样的红色故事,培养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同时也要为思政课创造一个更大的场景——就是创建雷锋学校,这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雷锋精神的“种子工程”,以此在全社会营造“少年争锋、民族复兴”的浓厚氛围。
(二)
以雷锋名字命名的学校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雷锋生前担任过抚顺市建设路小学和本溪路小学的辅导员。1963年,雷锋被共青团授予中国少先队优秀辅导员称号。1971年,这两所学校被抚顺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雷锋学校。而在1967年,雷锋的母校长沙市荷叶坝小学更名为雷锋学校。1990年3月,国家教委转发雷锋小学坚持用雷锋精神育人的经验,并在抚顺召开会议,要求各地在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把学雷锋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开展起来。之后,彭真、宋任穷、江泽民等为雷锋学校题词并视察,强力推动雷锋学校创建工作蓬勃发展。北京、上海、天津、石家庄等地,雷锋小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2000年全国雷锋学校近百所。
进入新时代,雷锋学校迎来了大发展机遇。2012年3月,全国深入学雷锋活动座谈会明确提出,充分发挥青少年在学雷锋活动中的生力军作用,学校是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依托,青少年是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群体。要深入开展“践行雷锋精神、做雷锋式青少年”、创建“雷锋式学校”“雷锋式班级”等活动。中央办公厅发出《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发挥青少年学雷锋的骨干作用,所有学校要把弘扬雷锋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后,山东省、河北省和青岛市等命名了一批雷锋学校。
2014年3月,习近平在接见两会代表时指出,要从娃娃抓起,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的大地上。2018年3月,习近平勉励抚顺市雷锋学校少先队员,以雷锋为榜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努力学习知识,养成好的品德,长大后报效祖国和人民。
在党中央、习总书记一系列关于学雷锋的重要指示感召下,2020年,全国政协常委戚建国、吴昌德等,在给全国政协《关于雷锋精神进校园》的提案中指出:“现在学校虽然重视德育教育,但多止于传颂古代美德故事和传统文化中的金句,缺乏具体的现代道德形象和时代气息,大多数学校的学雷锋活动停留在每年的3月5日,缺乏常态化的运行机制和鲜明的时代内容。尤其是当今社会,自媒体众多,学生们面对充斥西方价值观的音像制品和各类读物,面对乱象丛生的价值诱导和英雄偶像缺失,学校德育教育中突出雷锋精神十分必要。”建议将雷锋精神纳入学校教材体系,进入学生思政课堂;纳入教学体系,探索雷锋精神教学法;纳入激励体系,创建评定“雷锋学校、雷锋式教师、雷锋式学生”的荣誉制度。教育部对此答复表示,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与文明校园创建评选结合起来,鼓励各地结合当地实际,利用具有资质的社会公益组织、爱心企业等捐赠支持,逐步创办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雷锋学校、雷锋班级、雷锋小分队等,定期组织观摩交流。
2021年3月,政协常委戚建国又提出《关于建议在全国教育系统开展争创雷锋学校活动》提案,指出雷锋杂志社和中国教师杂志社,在教育部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中国慈善总会雷锋专项基金办的支持下,从 2018年7月,启动了新时代雷锋学校创建工程,即在原来100所雷锋学校的基础上,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再创建100所雷锋学校。截至2020年年底,已办4期雷锋学校校长培训班,30多所新的雷锋学校挂牌。实践证明,争创雷锋学校,是把雷锋精神长期留在学校的“种子工程”,是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可靠红色接班人的可靠基地,是全社会道德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教育部在答复中指出:“你提的争创雷锋学校提案,是弘扬雷锋精神、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重要举措之一。”
2022年3月,戚建国第三次提出《关于推进雷锋学校创建活动纳入教育评价体系》提案,指出创建雷锋学校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雷锋精神进校园”,而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60年全民学雷锋实践中,创造的立德树人特色教育模式,并提议“将创建雷锋学校常态化制度化,在新中国成立百年时创建3000所雷锋学校、1万个雷锋班(中队),势在必行”。建议,一是将雷锋学校建设纳入教育评价体系,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社会和部队多方参与,组建由宣传、教育部门和部队以及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参与的“雷锋学校创建办公室”,制定《雷锋学校创建标准》,明确雷锋学校授牌、表彰权限。二是加强雷锋精神教学体系研究,尽快编辑出版适合中、小学不同年龄段的雷锋精神校本教材,探索课堂、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学法,推进雷锋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三是明确雷锋学校创建各级责任,让雷锋精神贯穿办学育人全过程,明确政府、学校、社会、家庭责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营造创建雷锋学校的良好环境。之后,戚建国带领政协提案委员会同志与教育部领导交流,共商创建雷锋学校大计,教育部部长对此高度评价和明确表示支持。
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政协常委王伟光作为第一提案人,与戚建国等6名正部级干部、4名上将、1名中将,联合提出隆重纪念学雷锋60周年提案,得到中央肯定和重视。习总书记为学雷锋6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让雷锋精神在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
2023年,教育部发出的《关于新时代学习弘扬雷锋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将传承雷锋精神融入文明校园创建等过程中,把传承弘扬雷锋精神作为重要内容,突出校园文化活动润物无声作用,系统开展学雷锋先进学校、先进班级、先进青少年创建展示活动。之后,政协常委王伟光作为主编,戚建国、吴昌德、王健、鲁昕作为顾问,由教育专家杨朝晖、曹巍指导,雷锋杂志社组织40多位教育专家和雷锋学校代表,编写《新时代我们一起学雷锋》系列辅导读本,填补了学雷锋60年学校没有统一教材的空白。
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中央及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文件,对新时代雷锋学校的创建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由此可见,争创雷锋学校,抓好雷锋学校建设,是党中央的号召,是顺应民心的举措,是各级政府和教育界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探索出来的立德树人的好方法。
(三)
试问,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哪一个人能像雷锋的名字一样如此响亮?雷锋的名字,60多年来在中国家喻户晓,学雷锋活动坚持半个多世纪经久不衰,这就是彰显人类文明奇迹的中国雷锋文化现象。
雷锋,是60多年来全国人民一直学习的楷模和道德典范。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对“人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从而成为新中国好人的代表、信仰的化身、国家的名片、人类真善美的榜样。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美德,体现了我们党、军队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文化精髓要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德结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对雷锋的崇拜学习,是中国文明的伟大、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中国人民的伟大。
当今社会,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更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西方霸权主义对我们围追堵截,更面临着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与我们你死我活地争夺青少年。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再过25年,这些孩子们都是中国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主力,他们能不能成为让我们放心的、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可靠接班人和栋梁之才,就取决于我们目前的思政教育、德育培育,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政教育必须始终围绕培养红色举旗人、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创新形式,丰富内容,生动活泼,入脑入心。
在乳山第二实验小学雷锋精神展馆内,悬挂着《二小七问》,其中有两句话最打动我:“站在队旗下,我想问你,二小的学子你是否铭记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是雷小锋,我将像树一样昂首向上、崇德向善、丹心向阳,不负少年青春时,发愤图强做栋梁!”今天,我就用乳山二小《二小七问》中的这两句话作为我致辞的结束语吧,让我们一起共勉。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陈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