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巾帼闽商的慈善情怀

作者: 白驹 高雨霏

在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英才企业集团董事长杨英可谓是个传奇人物。虽然只是小学肄业,但她倾心教育,一手创办了厦门英才学校、厦门国际学校、北京新英才学校等知名学校;她事业有成,却不耽于享乐,坚决反对浪费和奢靡;她爱国感恩,慷慨资助了许多需要帮助的人,是大家口口相传的慈善明星。

日前,笔者采访了英才企业集团董事长杨英,追寻她初心不改的大爱足迹,倾听她为国为民的赤子心声。

扬帆逐梦 行远而思立德

杨英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一个农民家庭,自小家庭困苦。1982年,年仅19岁的她怀着对未来的美好希冀前往厦门打拼。她从保姆、菜市场个体户做起,抓住民办教育发展契机,于1994年创办了厦门英才学校。

“育才树人,一定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要培养爱国精神,强化学生的责任和担当;要培养独立精神,让学生自立于社会。”这是杨英秉持的办学理念。在她的引领和经营下,英才学校跻身全国知名民办学校行列,培养了大量学有所长、全面发展的学生,深受社会各界赞誉。

为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杨英紧跟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带领英才走出福建,陆续进军北京、天津、安徽等省市。如今的英才已成长为集教育、房地产、生物制药于一体的多元化企业集团,连年获得当地政府授予的“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纳税特大户”等荣誉。

心系故土 达则回报桑梓

事业蒸蒸日上的杨英,始终牵挂故土。多年来,她为家乡建设倾注了满腔热血,积极开展校园整治、奖教助学、大病救助、情暖万家、养老助孤等慈善活动,累计捐款4772.15万元,为漳州市平和县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活力。

谈及做慈善的初衷,杨英纯朴地说:“我是农民的女儿,最知道基层群众的困难和不易。在我有能力的时候,就应该帮助他们。”

杨英说到做到,自1996年起,每月向山格镇高际村、芦溪镇东槐村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150元的生活补助(90岁以上老人每月250元)。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养老金1000多万元。与此同时,他还每年向平和县民政局捐赠50万元,用于慰问全县90岁以上老人(迄今为止累计捐赠350多万元),并先后投资120万元建设村老人活动中心、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县水上运动中心等设施。

此外,杨英高度重视家乡教育事业发展,全力支持政府赈灾救灾工作。2006年夏,平和县遭遇洪灾,为支持家乡重建、救济灾民,她毅然捐赠300万元;2014年11月,得知广兆中学高中部教学综合楼建设急需资金,她亲自回到平和,前往广兆中学现场考察,并慷慨捐赠500万元。

胸怀大义 一心为国为民

自创办英才学校以来,除了捐助家乡,杨英还不断扩大慈善救助范围,几乎每年都有大笔的对外捐赠,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自1999年起,英才公司每销售一套房子便捐出1.2万元,多年来累计向中国儿童基金会捐赠6800多万元。为更好地帮助弱势群体,她建立英才基金会和英才龙湾基金会,每年投入资金逾千万元;连续12年每年向厦门市妇女联合会捐款100万元,共计1200万元;每年向厦门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款50万元;每年向厦门市教育基金会捐款50万元。2003年“非典”期间,分别向北京市和北京市顺义区捐款200万元和1000万元;2010年,向厦门市妇女发展基金会捐赠100万元,成立“杨英爱心基金”。近年来,又分别向清华大学和福建武夷山第一中学捐款1.07亿元和500万元,向华东师范大学捐款300万元,向顺义区古城村、西田各庄村发放养老金2600万元,向宁德市古田县捐赠修路资金300万元,并发放养老金400万元。

作为闽商的杰出代表,杨英还大力支持福建慈善事业发展。漳州市慈善总会成立时,她认捐2000万元,签协议时又主动增加至3000万元。此外,她还分别向平和县慈善事业和厦门市慈善事业认捐6000万元和2000万元。据统计,多年来,杨英累计对外捐赠逾3亿元,捐建希望小学30多所。不仅如此,她还立下遗嘱,将在百年后捐赠35%的遗产用于社会公益事业。鉴于其在公益慈善领域的卓越成就,杨英于2009年入选“胡润慈善榜”,并于2013年4月获聘为平和县慈善总会永久荣誉会长。

灼灼璞玉,静世芳华。集坚毅和温婉于一身的杨英,犹如一块美玉,散发着“真善美”的光芒,美丽了这个世界。谈到国家与个人,她总说:“感恩祖国,正是有祖国的强大,才有我们的幸福生活。但国家再强大,都需要我们的支持。”“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的国家就会越来越好。”谈到公益慈善,她自豪地说:“有能力的时候去帮助别人,一定比你需要别人的帮助来得幸福。做慈善,没有早晚,没有大小,但一定不能缺席。”

(责任编辑:陈运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