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岛上玫瑰红

作者: 孟明娟 施虹 窦芒

火山岛上玫瑰红0

她15岁辍学,风餐露宿摆摊卖药,两年多后,有了自己10平米的药店。此后30余年,她以雷锋精神为榜样,助人为乐、扶贫济困,诚信立业、平价经营,用真挚朴实的情怀服务岛民,成为有坚定理想信念的个体工商户。她经营的回春药房,连续11年荣获“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她叫豆碧珍,广东省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硇洲岛回春药店店主,岛上的男女老少亲切地叫她 “珍姐”。珍姐喜欢鲜花,药房阳台上摆满盆花。特别钟爱玫瑰花的她,家门前的花园栽种着玫瑰。记者登岛采访那天,她身穿的连衣裙也是玫瑰花型。黄昏时分一同漫步海边步道,珍姐那条玫瑰碎花连衣裙,在海风的吹拂下轻盈飘逸,充满生命的动感,使黄昏中的金色小岛更加美好温馨。

诚信为本  扎根海岛

20世纪9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湛江市硇洲岛岛民开始涌动离岛潮,走向有更多创业、就业机会的周边城市。靠摆地摊起家的豆碧珍和她的回春药房此时有了稳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同学和亲友们纷纷劝其去岛外拓展市场、经营连锁、谋求更快发展。

硇洲岛,中国的第一大火山岛,有着大自然天赋的秀美,但先天与外界的阻隔,也使封闭的小岛医疗资源严重匮乏,5万多户籍人口的岛上没有规模性的医院。为了掌握专业知识,更好为岛民服务,勤奋好学的珍姐在从业之初就开始自学中医等医学知识,数年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使她可以为购买药品的岛民提供用药建议和指导。遇到疑难杂症时,珍姐总是耐心了解病情,并根据自己的判断对症卖药。在岛民眼里,有用药百事通之能的珍姐有着郎中之能。岛民们不舍珍姐,珍姐也不舍这座熟悉的小岛和亲切的岛民——她毅然选择留岛发展。

走过40年风雨里程的回春药店,迄今还保留着某些看似“落伍”的传统经销方式:盒装药品可以拆零销售;所经销的每盒药品必须明码标价;采购药品要高质量;销售价格要最低毛利率;对药品的采购、验货、入库,珍姐必是亲力亲为,以杜绝以次充好的药品和药材流入药房。珍姐建议的买药用药原则是能少勿多,既便于后续观察用药效果、灵活调整用药,也避免药品浪费和为原本经济拮据的岛民节省开支。珍姐经营药店不以单纯追求利润为目的,而是以解决病人实际需求为前提。正式开店之初,她就率先与工商部门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药品检验及销售台账制度,自觉主动地接受工商质监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引导药店走规范化、专业化,更高质量地为岛民服务。

岛民们主要以捕鱼为生,海岛的自然环境和传统的生产方式,导致很多岛民患有严重风湿病。珍姐急病人所急,没有现成有效药品,她就多处求教、研究配方,为岛民提前配制价廉物美的对症草药,以备不时之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硇洲岛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和应急的通信联络设施,小本经营的珍姐靠骑着一辆单车走门串户了解岛民的购药需求。她先做好用药采购清单,再据此采购药品、送药上门。硇洲岛南北东西长各约10公里,有90多个自然村,有时为了送一盒药品,她要骑行10公里路。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的她从不食言,即使暴雨狂风、山路泥泞,也会按时将药品送到岛民手中。遇到岛民夜间急需用药,即使半夜三更、黑灯瞎火,她都会连夜送药,解乡亲的燃眉之急。

在回春药房经销的数千种药品中,其中部分药品几乎是一年四季无人问津的备药,每年的定期销毁增加了药房成本,但珍姐不为所动,坚持备药为民。应该说,像回春药店的经营管理模式,乃是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者之大忌,但回春药房不仅不忌,还始终延续着这些做法,成为现代商业中凤毛麟角的存在。

初见珍姐,就被眼前这位心存善念、阳光开朗、质朴温暖的回春药店的店主深深感染。跟随珍姐上岛的那天,深切感受到她在这座小岛所拥有的影响力、感召力。登船时,有验票员与珍姐热情招呼。原来是几年前一个深夜,这位验票员突感不适,不知所措的他和家人开始还犹豫着是否忍忍,深夜闻讯赶来的珍姐察觉病情不轻、耽误不得,遂强烈建议其赶紧去湛江市医院诊断治疗。第二天清晨,家人陪护病人坐船赶到湛江市区医院,当即接受了手术。医生说,如果晚来一小时,这位病人恐性命难保。

“悬壶济世、妙手回春”。在岛民心中,珍姐虽不是郎中,却胜似郎中。她以对岛民的真情、真诚、真心赢得了岛民们的信赖、尊敬。爱出者爱返,利出者利往。40年风雨兼程,珍姐的药房从摆地摊起家,历经6次扩容搬迁,实现稳步发展。如今,拥有80平米营业面积的回春药店牢牢扎根在她深爱的硇洲岛。

扶贫济困  慈善为民

在与岛上乡亲几十年的朝夕相处、患难与共中,在岛民心中,珍姐是药房的店主,更是有着仁者之心的救人于危难、水火的真正郎中,是他们可信赖、依靠的亲人。上门送药的同时,珍姐经常为孤寡、失能和患病老人挑水、做家务、干农活。她说,上小学时,就被雷锋故事和雷锋精神深深感染,成为她钦佩和学习的榜样。对于家境贫寒的岛民,她不仅免除药费,还经常走访,送去生活必需品。遇到身患重疾的患者无钱手术,她就马上送去钱款催促其赶紧治病。

10年前,有位5岁女孩前来购买治疗癫痫药品。怕其年幼无知而误用药品和误用药量,珍姐就随同女孩前往她数公里外的家了解实情。当珍姐看到女孩那用木板、木条与塑料布搭成的简陋的“家”,看到家中同样身患癫痫病的女孩母亲以及为照顾癫痫母女无法离家谋生的满脸沧桑的男主人时,她心中一阵酸楚,当即免除了女孩的药费,留下了资助款,并承诺将会继续为其提供免费药品。从此,她成了这个身陷困境家庭的常客,除了送药,还送来食品和生活用品。此外,珍姐还与所在村干部等各方一同协调、反映,为这个特困家庭争取到了建房补助款。

类似扶贫济困、排忧解难的事例不胜枚举。

对岛上北港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常年登门慰问。药店招聘员工,她尽量吸纳贫困家庭的子女。汶川地震、湖北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湛江遭受台风袭击,珍姐都积极主动捐款,献上自己的爱心。

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防疫口罩和相关药品成为紧俏物资,社会上很多药房纷纷囤积物资和借机涨价,而作为岛上最具规模的药店店主的珍姐,不仅不涨价,还采取比平价更低的价格销售来安抚岛民的焦虑心情,并以限制购买数量来保障岛民们获得均等的购买机会。她雪中送炭,为往返于湛江市区和硇洲岛的轮渡工作人员、岛上防疫人员捐赠了3000余只口罩,以确保关键岗位人员得到有效防护。

坚决不赚昧心钱是珍姐创业、守业和发展事业的基本原则,即便是在自己家人身患重病花光所有积蓄而对后续治疗费用一筹莫展的困境中,珍姐依然洁身自好、严格自律,拒绝靠涨价谋取快钱来摆脱困境。

珍姐心中有杆秤。这杆秤,既秤草药,更秤良心。在回春药房的库房货架上,码放着5本欠款账本。多年经营中,时常遇到有岛民急需用药却因经济窘困拿不出药费,怎么办?珍姐就采取赊账办法,让岛民们先取药救急。日子久了,就留下了这5本她不会去追讨,从而也不会兑现的赊账清单。

在珍姐库房里,所获得的荣誉册和荣誉牌被束之高阁。格外珍惜这些荣誉的她,没有将这些荣誉挂在店里作为招牌。在珍姐心里,口碑即招牌,荣誉即起点,只有一如既往地坚持生命至上、诚信经营的宗旨服务岛民,才是对荣誉最好的珍惜和不负。

“无心插柳柳成荫”。珍姐一言概述她所走过的艰苦创业的历程和所获得的荣誉、成就,如此豁达通透和风淡云清。

守护小岛40余年,珍姐不为市场风云撼动,不为经济利益诱惑,她和她的药房就像脱离了现代商业环境而“不思进取”地驻足在那个富有人情味的年代。原来,在千奇百怪、千变万化的商业环境中,只要有足够的定力和胸怀,人依然可以淳朴、善良到骨子里。

珍姐属于春天。她的药房叫回春药房,微信名叫春风。她这半辈子,不仅把自己活成了春天,也像春天的使者,为硇洲岛父老乡亲送来和煦的春风和芬芳的花香。

(责任编辑:吴维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