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中心”融合发展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作者: 谢军
四川乐山市井研县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融媒体中心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守正创新的主要阵地,围绕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工作实际,以“线上线下、有形无形、融事融心”融合发展为着力点,探索“两中心一体系”融合发展的模式,推动“两个中心”平台融合、队伍融合、机制融合、功能融合。
线上线下 双线发力
线上矩阵活力有为。县融媒体中心依托“橘香井研”APP,打造井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云项目,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搭建“百姓心愿”“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功能模块;探索“两中心一体系”模式,打造“橘香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借助融媒体中心广播频率,融入5G技术,构建县、镇、村三级应急广播体系,实现实践中心随时调度、所(站)活动实时反馈、有关信息及时传达等功能。
线下活动有声有色。打造“8+7+N”支志愿服务队伍,8支常备志愿服务队活动常态开展;重点宣推“小青橘”“研城大叔帮帮团”“橘妈妈”等7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和“橘融融”“星青年”“小红花”等N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培育“北柑南粮”“关爱明天”“橘乡家教”等11个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构建四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将社会组织孵化项目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结合,构建“总队+分队+小分队+爱心团体”四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体系,提供精准化服务。
有形无形 双形并重
有形阵地汇聚合力。通过志愿管理、互动点单、大屏监管等功能,形成“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团队)接单—群众评单—中心奖单”服务闭环;中心布局打造“1厅1中心5区6室”功能室;构建“1+15+119+N”中心、所、站、点全覆盖网络阵地,按照“标识标牌醒目、制度上墙、队伍组建、活动常态”要求规范阵地建设。
无形新风深入人心。发布“百里·观春”“研味·金橘”等12个月度主题活动,各级文明实践队伍领办活动,并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月宣传报道,将时代“天线”接乡村“地气”。利用“橘香井研”APP、“橘香新风”应急广播体系新型传播渠道,结合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文化站等阵地,将群众身边事、关心事作为宣传重点,传输文明实践“信号”和“能量”。
融事融心 双融共促
建立机制融事。县融媒体中心联合各级所(站)打造新闻宣传精品,所(站)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为精准制定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提供重要参考,为县融媒体中心提供重要新闻线索、重要宣传素材和重要舆情信息;把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县融媒体中心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把志愿服务项目在县融媒体中心平台的传播量、影响力作为评选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的重要参考。
整合队伍融心。发挥县融媒体中心专业优势及各镇(街道)宣传委员、宣传干事、文化专干、县级各部门联络员等力量,组建一支集志愿者、通讯员、宣讲员于一体的复合型“融合发展”队伍。定期组织县融媒体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志愿者互学互鉴,统筹开展业务工作培训,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和基层志愿者积极开展新闻宣传、民意收集、舆情分析等工作。
(责任编辑:吴维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