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闪耀新征程
作者: 武景生斗转星移,时光如梭,这位当年济南军区部队表彰的“学雷锋标兵”“优秀基层干部”李俊杰转业19年来,从部队的“模范营长”,到地方街道基层干部;从综合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再到区级平台的董事长;从军区表彰的“学雷锋标兵”,到慈善募捐先进个人,每一步印迹,都留下曾是“兵”的影子,“兵”的底色。
李敏杰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言传身教的实际行动,在一次次冲锋攻坚中交出了合格答卷。2023年5月,李敏杰被济南市评为第一届“百名最可爱的泉城模范老兵”。
穿上军装战斗
脱下军装奋斗
“哎,你们听说没有,李敏杰营长转业主动申请去基层街道办工作啦!”
2004年的一天,这一消息瞬间在某旅官兵中炸开了锅,许多人带着疑惑和不解。
“不会吧!他当连长时,带出军区表彰的‘硬骨头式连队’;当营长时,带出被军区表彰的‘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基层管理先进单位’。所在的营连五次荣立集体二等功,七次荣立集体三等功,他本人还是一个高科技通、高炮通、外军通、外语通的‘四通’优秀干部。”其实,李敏杰要转业的消息传出后,驻地几个机关单位,纷纷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并许以重要岗位,但都被李敏杰拒绝了。他认为,部队与地方工作,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工作范畴,自己转业地方,到基层锻炼,拓宽视野,是增加工作经验的重要途径。他引用雷锋同志的话告诫自己:“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李敏杰到济南市天桥区泺口街道办事处上班的第一天,领导分配他负责信访工作,李敏杰欣然领命。
俗话说,信访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事”,有信访干部直言不讳地说:“要当好群众和政府之间的‘架桥者’殊为不易,一不小心会像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李敏杰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只要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之事当家事,“难事”便会迎刃而解。几乎每天上午,李敏杰都会端坐在信访大厅,接待来访群众,每当看到一封封求助的信件,一张张困惑的面容,一双双期盼的眼睛,就深感责任重于泰山。
“盼了几十年,终于要住上新房了!这事多亏了敏杰啊!”80多岁退伍老兵老李,望着即将竣工的新居,老泪纵横。
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济南国棉一厂所在的成大社区,是20世纪60年代修建的,由于该小区较为偏僻,没有供暖、供气设施,地下管网陈旧,多年来居民们期盼政府拆迁改造。李敏杰深受触动:作为信访工作者,不能只当“倾听者”“记录者”“和事佬”,而是要做问题的“终结者”,要像雷锋同志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敏杰组织专业团队深入社区搞调研,倾听成大社区居民意见;了解政策解读,力争把问题搞清楚、把政策研究透。而后,以群众的诉求为依据,以事实为基础,为上级写出可行性意见建议报告。不久,成大社区被区委、区政府列入拆迁改造计划。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高于利民。面对反复停电,导致700余户居民集体上访事件,李敏杰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化解矛盾的调解员角色,使多年积案得到解决;面对因管区重叠,导致152名居民无法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而集体上访问题,李敏杰连续三天实地调查,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以责任换信任,既解决问题,又使政府赢得了民心。
“只要上访群众的问题解决好了,就是我最快乐的事。”这是对李敏杰矢志不渝爱民为民的最好诠释。
只有干出来的精彩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2020年7月的一天上午,李敏杰接到了一个“特殊”的电话:“敏杰,为贯彻中央黄河战略,区里决定成立城发集团,担负城市更新任务,经区里研究,由你负责筹备组建。”
此时的李敏杰,正在担任天桥区北展区综合开发委员会主任。面对新的挑战,有了解内情的人劝他说:“敏杰,听说新成立的城发集团,无资金,无项目,无办公地点,一切要靠自己从零开始。”也有人对他说:“凭你现在的政绩,平平稳稳再干两年也能升上去,何必再去吃创业的苦。”
善于迎接挑战的李敏杰觉得,只有干出的精彩,没有等来的辉煌,要像雷锋同志说的那样,一个革命者就应该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
危机中寻先机,困局中开新局。公司成立之时,正值新冠疫情暴发。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李敏杰带领员工积极主动出击,两个月承揽4个项目。2021年3月18日午夜,李敏杰接到区政府通知,要求他们用20天时间完成能容纳万人的疫情防控隔离点建设。接到通知后,李敏杰与员工们吃住在工地,一手抓施工、一手抓防疫,3小时完成项目选址、6小时完成初版平面布置图、8小时完成场地搬迁、24小时完成25000平方米场地平整、48小时完成所有箱房基础浇筑、10天完成样板间、15天完成1048间板房拼装、20天完成水、电、卫浴、家具、家电、室外道路景观施工,按时完成任务,并做到全体参建人员零感染,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2022年6月16日晚,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工商河,经过李敏杰团队近一年的系统治理和环境提升,重新华丽绽放,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场所。
在工商河边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工人石循茂清楚地记得,工商河从河水清澈见底,两岸垂柳依依,到因工业污染,整条河变成黑褐色,散发着浓浓的臭气。在人民群众的期盼中,区政府决心改造这条河,任务交给了李敏杰团队。用真情锻造产品,以爱心打造质量。他们邀请国内知名设计公司参与方案设计,广泛征集群众意见,最终确定以“通、绿、亮、水、景、文”的设计理念,改造百年老河。
数据见证成长,成长书写发展。从7人团队,到百人集团;从打零工,到承揽几十个重点项目;从零起步,到固定资产超百亿,一个集融、投、建、管于一体的现代化集团,正乘风破浪,快速融入市场的蓝海之中,在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提速疾行。
高站位谋全域
创新路建功业
对国家战略,作为退役军人究竟能做些什么、干些什么?李敏杰喜欢雷锋同志的一句话:“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2021年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天桥区打造黄河流域城市更新样板区。
至博而约于精,深思而敏于行。李敏杰城市更新团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坚定扛起打造黄河流域城市更新样板。
2021年3月,上级决定对天桥东街、东西丹凤街进行规划更新,国内一家知名房地产企业负责拆迁改造,准备全部拆除原有老旧院落。
合同即将签订的前一天,李敏杰决定沿街走走看看。在一处老旧院落前,多年的部队教育和特有的职业敏感让他停住了脚步,探寻谁是院落的主人。经过与街道内老街坊、老党员、老退役军人接触了解得知,这里是民族实业家苗海南先生的故居。
李敏杰当然知道,苗海南先生是济南百年开埠史上实业救国的第一代开拓者,新中国成立后作出过许多重要贡献。抗美援朝期间,他先后购买了1架战斗机和10门大炮支援前线。
事不宜迟。他当即报告上级领导,果断叫停合同签订。
紧接着,城市更新团队历时半年,组织专业力量将苗海南故居沿街长约960米、40多栋建筑进行修旧如旧的保护性开发。
这件事让李敏杰和同事们对再开发、整治改善及保护3种城市更新方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们向上级有关部门建议:在城市更新立法中,前期调查内容除建筑物、土地使用、人口、交通、公共服务等10个方面外,还应加强与军队相关部门合作,注重对具有国防元素、红色传统的建筑物的考察和保留。
李敏杰城市更新团队,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工作准则,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多办利民之事。
舜清苑小区1822户居民不会忘记,该小区改造前25栋楼管网破旧,下水道时常堵塞;电力超负荷,三天两头停电......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李敏杰城市更新团队本着“地上一张图、地下一张网”的改造原则,积极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通过改造,曾经破旧的小区大变样,楼宇“穿新衣”、线缆井然有序、道路整洁、设施完善,小区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李敏杰城市更新团队着眼于黄河国家战略,在城市更新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满足人民宜居宜业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保留城市历史记忆、地域特点、城市风貌、民俗风情的原则下,科学划定“留、改、拆”区域,实现传统与现代的交相辉映,通过多措并举解决民生难题,让幸福在百姓家门口升级。
(责任编辑:吴维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