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勤地:浦阳江畔的“爱心勤递员”

作者: 魏汤尧 杨迪尔 窦芒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浙江省诸暨市,是越国故地,西施故里。素有“浙江小黄河”之称的浦阳江,流经诸暨的数十公里青山绿水,风光旖旎。浦阳江畔,“活雷锋蔡勤地”的大爱故事被人们交口传诵,映衬着美丽江南新时代的文明之光。

日前,记者慕名来到位于诸暨市东白湖镇陈蔡社区的“勤地爱心志愿服务社”,见到刚结束志愿服务的蔡勤地。原来,63岁的他每天早上有两门“必修课”:6点出门,到诸暨市东白湖镇中心学校、元培幼儿园等几个校园路口执勤;忙碌2小时后,再去独居老人张仲宝家做“一对一”志愿服务。

蔡勤地的家,又是一年前建成的东白湖镇雷锋精神传承馆——120多平方米的上下楼里,上千件雷锋图书、雷锋画像等红色藏品吸引着周边各界人士前来参观。“我的名字叫勤地,希望让爱心‘勤传递’”。 说起雷锋,蔡勤地脸上神采飞扬。30多年如一日,他一直行走在弘扬践行雷锋精神的路上,曾被绍兴市评为模范职工、十大新闻人物、学雷锋十佳标兵、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4月,任“诸暨勤地爱心志愿服务社”理事长。

小山村里的“订报大户”

1960年,蔡勤地出生在诸暨市陈蔡镇下蔡村,童年时,母亲就去世,把五个儿女都抛给了父亲。全家六口人的生活就靠当教师的父亲那点微薄工资支撑着。蔡勤地从小就饱尝了太多苦难,对受苦人很有同情心。

1981年,蔡勤地接替父亲工作被分到离家几十里外的小东乡学校工作。上班第一天,他看到通往学校的山路坑坑洼洼,下班后便用食堂的废煤渣把路面铺得平平整整。在工作中,蔡勤地发现东白山村因为地域偏远、交通闭塞,村民们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接收到外界信息也非常有限。蔡勤地深知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性,可怎么样才能帮助乡亲们呢?他想到了报纸。经过精挑细选,他当年就为东白山村乡亲们订了《绍兴日报》《天天商报》等4种报纸。从此,村民们可以及时从报纸上了解外界。这个敢掏半个月工资订报的年轻人,也成了小山村里的“订报大户”。

4年后,因为工作调动,蔡勤地离开了东白山村,村民们以为报纸肯定会随着小蔡一起消失。可第二年,这4种报纸依旧出现在人们面前,而且一订就是30多年。蔡勤地自掏腰包为东白山村订报的消息越传越远。有老年协会的同志找到他,说有几个村经费有限,但村民也很想读报,蔡勤地二话没说,在当年订报时又增加了几个投递地址。五六年后,该老年协会经费紧张的情况得到缓解,蔡勤地才停止为这些村民订报。

资助外省困难孩子

退休前,蔡勤地是诸暨市浣纱初中的职工,经常头戴一顶小红帽,在校门口护着孩子们上下学。退休后,这个习惯依然保持着,他还组织志愿者走上老家东白湖的街头,成为维护秩序的“小红帽爷爷”。

“当年,如果不是《光明日报》《法制日报》等20多家媒体一起寻找匿名好人‘诸暨一团员’,可能没人知道,蔡老师还匿名资助着山东省阳信县的苦孩子。”东白湖镇党委委员蔡琦说起蔡勤地,难掩敬佩之情。

1990年5月,《法制日报》刊登一则新闻,讲的是山东省阳信县赵秀芝的事,她家中困难,患病多年的丈夫、公公相继去世,度日如年,后在全村好人的帮助下,重拾生活信心。蔡勤地看到后,一夜睡不踏实:她的孩子会不会没书念?等到天亮,蔡勤地匆匆赶到邮局,给赵秀芝汇去10元。那时,蔡勤地每月工资只有40元。至于汇款单上汇款人一栏,他没有透露姓名,只填了“诸暨一团员”。

此后每月“诸暨一团员”持续给赵秀芝家汇去20元、30元……直到赵秀芝请媒体帮忙寻人,才揭开匿名好人身份。“出名”后的蔡勤地依旧保持初心,按时跑邮局汇款,时常写信鼓励她的孩子好好学习,直到1999年赵秀芝一家脱贫。

在蔡勤地的微信通讯录里,山东记者翟成新至今仍是常用联系人。“阳信县还有一些孩子比较困难。”蔡勤地主动和翟成新取得联系,希望继续帮助当地的孩子。30多年间,通过翟成新牵线,蔡勤地“接力”帮扶小刘中心小学贫困学生王莹茹、纸坊村困难三胞胎、栗家村史家姐弟等6家孩子长大成人。而今,蔡勤地依然是阳信这些孩子的“诸暨爸爸”。

“你看这孩子,现在已是部队里的营长啦!”蔡勤地指着照片墙上的一张笑脸,语气里带着自豪地告诉记者,那是他资助的第3个孩子——当时阳信县第二中学的学生小王。

牵头成立“爱心志愿服务社”

73岁的张仲宝独居在蔡勤地家百米开外的解放台门,一辈子没娶妻生子。5年前,张仲宝失去了独立行走的能力,这让蔡勤地很揪心。

“我走遍了东白湖镇19个行政村、1个社区,发现像张仲宝这样的孤寡老人不少。这些老人家如果生病,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治。”蔡勤地说,就近居住的张仲宝他能关照,但其他村的独居老人,靠他一人就不行了。

退休后的老蔡一刻也没有停下来,一心想着做志愿公益事业。他和妻子到多个志愿团队取经,筹备成立一家爱心志愿服务社。2020年4月18日,时机终于成熟,美丽的东白湖镇迎来了一批来自诸暨各地的爱心志愿者,相聚这里参加诸暨勤地爱心志愿服务社的成立仪式。经过选举由蔡勤地担任“诸暨勤地爱心志愿服务社”首届理事长。经东白湖镇人民政府备案许可,服务社集应急救援、关爱服务、社区服务、绿色环保为一体,利用非国有资产、自愿举办、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

“付出自己的爱心,像阳光一样温暖别人。”3年多来,蔡勤地带领会员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社会的责任与大爱:协助浬浦派出所进村入户发放反邪防邪宣传手册,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结对帮困孤寡老人和学生……团队的感人事迹多次被上级媒体宣传。

(责任编辑:陈运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