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打造学雷锋志愿服务“三新”新路径

作者: 赵丽霞 窦芒

“今天,我们帮勐海县贫困山区援建的又一个学校电脑室开课了……”9月8日中午,被云南山区孩子亲切地称为“上海阿爸”的全国最美志愿者张志勇十分欣慰地在朋友圈发了一条视频。

作为上海市徐汇区一支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的负责人,张志勇已坚持20年奔走在云南西双版纳和红河州扶贫助学。他牵头成立的公益服务社,先后组建27支团队、带动1000余名志愿者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直接资助学生累计超过800人。

不久前,张志勇公益服务社入选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至此,在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评比表彰中,徐汇区已有20名先进典型上榜。

徐汇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融入城区发展的探索已经持续多年,通过不断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走出一条创新学雷锋活动的新路径——将志愿服务融入日常、化作经常,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个项目带动一批项目。

截至今年8月,徐汇区有注册志愿者36.93万人、志愿服务团队2400余支。他们积极投身文明城市创建等重要活动,为建设人民城市、建设新徐汇、再造新徐汇添砖加瓦。

新方法:一套共鸣共情共振的好机制

今年3月,“沪上志愿坊”上海市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理论研究的首家基层观察点在徐汇区天平街道揭牌,这是学雷锋志愿服务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互促共进的一次全新尝试。

何以选择入驻徐汇?参与志愿服务的市民们给出答案:有共鸣,能共情,可共振。

是“家门口”的触手可及——徐汇区“1+1+13+311”三级联动的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架构不断完善。以徐家汇书院三楼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址建设为契机,做强1个区级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和1个区志愿者协会;依托街镇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场所和阵地,融合设置13个街镇志愿服务中心;结合居委会临街设置和“生活盒子”建设,因地制宜做活311个居民区志愿服务站,由此实现区、街镇和居民区三级贯通、上下联动。

是“变心动为行动”的入脑入心——徐汇区已连续3年推出“新思汇”理论大课堂,聚焦区域发展重点、社会关注焦点和城区治理难点,凝聚各方力量开展宣讲。同时由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带头,组建特色志愿服务宣讲联盟,去年以来集中开展理论宣讲活动2000余场,培育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250余个,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是“动动手指”的精准便捷——徐汇区大力推进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依托“徐汇通”APP搭建“志愿汇”平台,创新打造区中心、分中心、实践站三级阵地“供单”、百姓“点单”、阵地“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相贯通的“五单式”工作模式。同时加强线上线下联动,实现志愿服务实体网络和信息网络无缝衔接,线上资源与线下资源充分整合;并持续与市级平台加强对接,强化信息共享、“网台同步”。

新作为:一个串起众品牌的文明圈

“阿拉‘66梧桐院’花样经可多了。”天平路街道居民口中的老洋房“66梧桐院”,还有另一个名字——天平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在这里,随着“红马甲”志愿者手中剪刀的咔嚓声,阿姨爷叔们一会儿工夫就换了模样,发式清爽了,笑容更灿烂了。梧桐树下、老弄堂口的“学雷锋”便民服务,成为日常街区文化的一部分。

徐汇区把志愿服务与文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思想理论共悟圈、美好生活共建圈、民生服务志愿圈、文明新风共育圈、未成年人德育圈“五圈”为抓手,构建起“15分钟新时代文明实践圈”,全面拓展志愿服务阵地网络,先后拓展建成256个特色实践阵地。

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徐汇区文明办积极倡导区域内188家文明单位带头履行社会责任,涌现出一系列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有力推动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区总工会力推的“跟着劳模做志愿”特色志愿服务品牌,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徐汇区劳模志愿服务队队长、全国劳模王承说:“我们劳模更应该带头做志愿服务,发更亮的光、发更多的热,引领更多的职工和群众投身志愿者行列。”

志愿服务,是善心助善举,更是为社区治理、城市发展凝心聚力。在枫林街道,“便民大篷车”每月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有70余家单位积极加入,累计吸引5万多人参与;华泾镇的“蓝泾灵”志愿服务,联合各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康健街道依托“雷锋亭”志愿服务项目,打响“康乐汇”为民服务品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一个个具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成为徐汇区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播载体和志愿文化的展示窗口,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志愿服务的时代魅力。

新楷模:一群引领文明风尚的活雷锋

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张志勇、兰云科、蒋舒文,“中国好人”韩颖、杨茶生、汤亚兴……一连串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成为徐汇人的榜样。以老典型带动新典型,将雷锋精神代代相传,徐汇区学雷锋蔚然成风。

这些新时代的活雷锋,也是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楷模志愿者服务队”的成员。近年来,徐汇区注重扩大这些典型人物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让核心价值凝心铸魂,让文化魅力竞相绽放,让都市风范充分彰显,以先进模范引领道德风尚,以时代榜样弘扬道德力量。

徐汇区以此推出“新风汇”“美育汇”“实践汇”大讲堂,通过汇聚区道德模范、专家学者、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代表等,开展先进典型基层巡讲和“传帮带”活动;通过述心声、话文明、微分享、树新风等形式,推动榜样力量转化为群众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转化为培育时代新人的内生动力。

“要让德者受尊,好人好报,才能真正实现从一个人到一群人。”2022年,徐汇区有关部门围绕星级认证、评选表彰、资助帮扶、保险保障、礼遇优待等要点,制定了《徐汇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实施办法(试行)》,加强志愿服务激励宣传,夯实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

徐汇区统筹建立志愿服务关爱礼遇资源库,盘活区域内各类科教文体场所、文博场所和科技产业资源,通过公益服务等多元化方式,建立志愿者积分兑换的多样化福利“菜单”和嘉许产品,让学雷锋志愿者受到尊祟,得到礼遇。

(责任编辑:魏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