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水排海:阴暗的心理与危险的阴谋

新闻事实:

当地时间9月11日下午,在经过18天的排放之后,日本福岛核电站第一批次约7800吨的核污染水全部排入太平洋。按照日本方面的计划,2023年内,日本将总共分4次排出3.12万吨核污染水。有数据显示,在正式排污开始前,核污染水已存到了130万吨,要把核污染水全部排完至少需要30年。

点评:

核污水排海,不仅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污染海洋生物,还会增加食用核辐射的鱼贝类的人们患癌症的风险。因此,日本不顾国内外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将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公然向全世界转嫁核污染风险,是将一己私利凌驾于全人类长远福祉之上的行径,本质上是对全人类的犯罪。

从技术上讲,核污排海有五种方案,分别为排海、蒸汽释放、管道深埋、电解处理和地下掩埋。根据有关测算,从经济上讲,最便宜的排海方案约需34亿日元,蒸汽释放则需349亿日元。

然而,日本方面宁愿设立800亿日元的渔业补偿基金,花费900亿日元的公关费用处理与排污相关的“负面信息”,也不愿意选择总体上更为经济的蒸汽释放法,就显得十分蹊跷,既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逻辑。有分析认为,这背后体现了日本阴暗的报复心理。要知道,截至目前,全世界只有日本在二战期间遭受了两颗原子弹的轰炸。但其对战争的反省并不彻底,日本普通民众对历史的认知也十分模糊。在日本一些人看来,通过排放核污水可以让全世界都尝一尝核污染的滋味。

在8月24日开始排放核污水一周后,日本方面在8月31日于排放口附近取样的海水中首次检测出放射性物质氚,浓度为每升10贝克勒尔。而在过去5年里,这一数字为每升0.4至2.8贝克勒尔。在经过了一个半衰期之后,在经过汪洋大海稀释后,还能够检测出如此高的氚含量,可想而知福岛核污水的浓度该有多高。更何况,除了氚之外,日本的核污水仍含有多达60多种对人体有害的核同位素,有的半衰期长达5000年,现代技术根本没办法处理。

日本方面执意排放核污水固然令人气愤,但对日本此举“表示满意”的美国也摆脱不了责任,诸多细节的发现更令人细思极恐。

2011年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日本东京电力公司股价大跌,债台高筑,赔偿金高达10兆8171亿日元,最快也要到2064财年才能还清。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华尔街贝莱德集团和先锋领航集团仍抄底进入,成为其最大的股东。这一操作对于精明的美国金融资本而言,十分反常。

直到后来,有心人才发现,美国这两大金融集团旗下的阿斯利康,是生产治疗癌症药物的“专业户”。而针对核污染水入海可能造成沿海各国乃至全球的“水荒”,上述两大集团早就在全球范围内收购或控股水处理及净化水产业,以便把控全球“水资源”。总体来看,仅靠销售抗癌药物和提供处理水设备两项,两者不仅可以扭亏为盈,还能占领全球规模达数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这种以全人类生存和健康为代价的巨大生意,反人性的态度令人不寒而栗。

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随着日本核污水排海危害的加剧,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团结起来,同日本的罪恶行径和美国金融资本的阴谋作斗争。

日本核污水排海,该早点停止了!

(供稿  德胜  责任编辑:吴维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