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初中生持刀反击15名霸凌者被认定正当防卫!

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40批指导性案例(指导性案例225—229号),这是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发布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该批指导性案例共5件案例,包括两件刑事案例和3件民事案例,以鲜明的司法态度回应学生霸凌、虐待未成年家庭成员、违法向未成年学生售酒、婚内监护权、隔代探望等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统一类案裁判尺度。

其中,“江某某正当防卫案”是一件因学生霸凌而引发的正当防卫案例,初中生江某某遭15名同学围殴持刀反击,捅伤3人。最终,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于2022年11月9日作出刑事裁定。法院认为,被告人江某某因遭受多名学生霸凌而携带折叠刀被迫前往现场,在面临多人殴打时持刀反击,综合全案情节,应当认定其行为构成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阿里巴巴爱能社区带动了公益还是拉动了消费?

近期,在社交网络上有不少用户吐槽阿里巴巴爱能社区的“爱心券”无法兑换。原有的满16元减15元券悄然下架,只剩1元、3元、5元券可以兑换。还有不少用户反馈,“过去一个月都兑换不了”“连蹲几天都没换到”,还有人吐槽,“存了二三十万(爱能),白攒了”。

据悉,爱能社区是阿里巴巴“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于2023年9月推出的社区互动产品。用户获得爱能的方式既包括公益行为,如捐款、捐步、捐声音、为公益话题投票等;也包括消费行为,如逛淘宝福利购、淘菜菜、菜鸟果园等。用户积攒的爱能可以捐给公益项目,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出资捐赠;也可以用来兑换平台的福利,如爱心券或周边实物等。

毋庸讳言,不少网友都是冲着平台给的福利参与爱能社区的,因而当平台福利缩水,吐槽也就在所难免。

在公益侧,今年3月,爱能社区针对部分公益机构和项目加码了激励规则,免费午餐、大爱清尘、美丽中国等项目均加入活动,成立专属爱能社区,广招爱能社员。

目前来看,爱能社区在消费侧的活跃度大大高于公益侧。对比行业经典案例蚂蚁森林来看,后者目标聚焦,用户在捐完能量后可以实打实地看到树木被种下。而爱能社区支持的项目多而散,在运营的过程中也缺少议题设置,使得用户在捐赠爱能时不能聚焦,也难以看到实效,公益驱动力大打折扣。

遭家暴致终身挂粪袋她终于离婚要回孩子

5月31日,谢女士离婚纠纷案在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开庭,法官当庭宣判离婚,谢女士获得孩子抚养权。

2021年5月,谢女士与丈夫贺某结婚,短短两年间遭受了多达16次家暴,致其身体不同程度受伤,并多次就医、报警。当地派出所曾对贺某予以警告,但其拒不改正,谢女士只能外出躲避。

2023年4月15日,两人签署离婚协议,为了离婚,谢女士同意将刚出生的女儿归男方抚养,自己每月支付抚养费,但事后贺某反悔,拒绝离婚。同年4月24日,谢女士向法院提交人身保护令和离婚申请,但因手续不全未被受理。当晚,贺某找到外出躲避的谢女士,对其施暴。次日,在最后一次施暴中,贺某殴打谢女士,致其全身多处损伤,身体4个部位重伤二级,需要终身挂粪袋来维持生活。

对此有评论称:婚姻本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离婚的自由,又哪来结婚的底气?

“璩静事件”后“大厂”通病需刮骨疗毒

“员工(因加班)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公关人春节周末没有假期”“我为什么要考虑员工的家庭,我又不是她婆婆……”。百度前公关副总裁璩静在自媒体账号上炮语连珠,宣扬把员工当工具的职场规则,引发舆论风波。

风波过后,璩静离职,百度以一支《简单之风吹满地》的洗脑视频收尾,将问题归结为“大厂病”。几天后的5月16日,百度《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低调发布。众所周知,员工是ESG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员工发展与关怀也是ESG报告中的重要一环。在百度最新ESG报告中,“人才发展”单列一章,详细呈现了人才的“选、育、用、留”措施及成果,但涉及“人才保障”的内容仅有一页篇幅。

站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前夜,百度在大模型、云计算、自动驾驶等领域均有布局,显示其在新一轮竞争中的野心。但“璩静事件”折射出的不仅是“大厂”通病,更是一家互联网“老厂”累积多年的沉疴顽疾,非刮骨疗毒不能焕发新生。否则,即便有再多的新概念、黑科技,也难以让外界对这样的企业心生敬意。

上一篇: 话题
下一篇: 创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