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城市“年轻力”蓄能发展“竞争力”

作者: 郭笑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和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当下,青年已成为保持城市发展后劲、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青年群体流动性强、留城意愿高,强化集聚“磁场效应”,让青年愿意来、留得住、能出彩,成为抢占先机、赢得未来的重要保证。

2023年,团省委围绕加快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在全国首创实施“青年优居计划”,通过“青年优驿”“青年优徕”“青年优购”三个具体项目,全链条保障青年“安居梦”。目前,已建成运营项目700余处,推动出台住房普惠性政策近100项,惠及青年超10万人,得到各界的充分肯定。当前青年发展仍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亟需社会各方面更多关心、更多支持。

汇聚城市“年轻力”蓄能发展“竞争力”0

持续托举“安居梦”,助力青年稳住心、沉住气。调研发现,青年群体住房需求非常旺盛,但租住房过程中却面临不少烦恼。建议紧抓当前全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有利契机,集中打造一批价格优惠、配套完善、服务贴心的“青年社区”租赁项目,持续加大对青年租房的补贴支持力度;完善各类集中性租赁住房项目配套设施,开辟专属性、融合化的公共活动空间,有机嵌入自助办公、学习阅读、运动健身、共享会客等功能区,提升硬件保障度,真正让青年人安下心、扎好根。

织密就业“保障网”,赋能青年有奔头、有劲头。就业是逐梦青春、成就未来的重点、起点。我省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89.8万人,相比去年增加5.6万人,就业压力持续增大。建议以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着力培育以青年潮流为引领的新经济业态。精准提供就业服务,加大对青年驿站、人才驿站项目的建设支持力度,深挖各级青企协会会员企业中的就业岗位,积极开展就业招聘会、“送岗上门”等活动。

打造舒适“微生态”,提升青年归属感、幸福感。年轻人选择扎根一座城市,需要感受城市的温暖,收获城市的美好。建议推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用好“金角银边”,做好“适青化”改造,打造“青春市集”“口袋公园”等城市单元,让城市空间与色彩更加彰显青年热情和澎湃活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