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时空物联智能技术人才培养
作者: 张媛媛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广泛涵盖民用航空、装备制造、信息通信及各垂直行业等产业主体。2024年11月25日,由山东大学、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学校和企业作为发起单位,组织成立全国时空物联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随着低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高水平高技能人才需求日益迫切,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吴梦军认为加强时空物联智能技术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结合全国时空物联产教融合共同体前期调研分析,为促进低空经济发展产业链时空物联智能技术人才的培养,她在参加省两会时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完善行业标准与规范制定,建议制定低空经济领域时空物联智能技术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明确技术要求、数据格式、接口协议等,为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提供指导,为人才培养提供标准化的教学内容和考核依据。

二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专业与建设课程体系。政府鼓励高校、职业院校根据低空经济产业链的需求,优化专业设置。推进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强化,支持职业院校开展低空经济时空物联智能技术相关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项目,为产业链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鼓励企业为在职员工提供时空物联智能技术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机会,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以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是完善产教融合协同机制。由政府、企业、高校和行业协会成立低空经济产教融合协同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产教融合工作,建立产教融合信息平台,促进企业与教育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规划和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区或基地,吸引中下游产业链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四是进行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支持,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低空经济中下游企业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共同研发时空物联智能技术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同时政府对低空经济中下游企业在时空物联智能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给予补贴,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鼓励企业加大对相关技术的研发力度,从而创造更多的技术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