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布局碳汇产业

作者: 张媛媛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碳减排与碳中和成为国际共识,我国正积极推进“双碳”目标。山东省作为经济和人口大省,能源消耗大、碳排放高,面临较大碳减排压力。我们直面问题,在节能减排上取得一定成效。但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等问题仍存在,急需新的低碳发展路径。碳汇产业作为重要的碳抵消机制组成部分,涵盖森林、海洋、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碳吸收与储存,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方面潜力巨大。

为此,梁衍锋建议山东应加快布局碳汇产业,以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并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布局碳汇产业0

首先,开展碳汇资源清查与评估,组织专业团队,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全面开展碳汇资源清查,建立碳汇资源数据库并定期更新,为产业发展提供精准数据基础。同时,依据清查结果,结合各地生态功能定位与发展需求,科学评估碳汇潜力与适宜发展方向,制定差异化的碳汇产业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区域、项目与实施步骤。

第二,统筹协调产业发展,制定出台支持碳汇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保障等方面,设立碳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碳汇造林、湿地修复、海洋牧场建设等项目给予补贴。

第三,加强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依托省内高校、科研机构,联合企业建立碳汇技术研发创新平台,重点开展碳汇计量监测、森林与湿地生态修复增汇、海洋碳汇提升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强与国内外科研团队交流合作,引进吸收先进技术成果;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最后,完善碳汇市场机制,深化碳交易市场建设,完善碳排放权交易规则,增加碳汇交易品种,建立碳汇交易平台,提升市场活跃度与流动性;探索建立碳汇补偿机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碳汇贡献给予合理补偿;加强碳汇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确保交易公平、公正、公开;培育碳汇中介服务机构,如碳汇咨询、认证、评估等机构,为市场主体提供专业服务,推动碳汇产业市场化、规范化发展,使其在山东省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山东力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