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记忆
作者: 马卫国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一座新型的石化企业齐鲁石化公司在齐国古都临淄南部山区建设、发展,至今已经成为集炼油、乙烯、化肥、橡胶等重要石化产品为一体的国家大型石化企业,我所在的橡胶厂,如今也是全国最大的合成橡胶生产基地。



由于企业生产性质所定,厂址远离城市,生活区自成体系,生产装置日夜不停,职工倒班轮岗,休班之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全靠自娱自乐,厂工会组织职工开展文化活动责无旁贷。尤其是到了春节,除了邀请专业演出团体来厂慰问演出以外,每年元宵节必不可少的就是厂工会组织的大型元宵晚会、元宵灯会、烟火晚会,整个灯光球场看台上黑压压的一片,足有近万人。游泳池周边,各车间自己制作的各种花灯也是摆放得满满当当,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为了保证安全,我们还不得不采取单向行走赏灯、分批进入的观灯方式。在元宵节期间,厂工会还抽调车间文体骨干组织起庞大的扮玩队伍,有锣鼓队、秧歌队、舞龙队、舞狮队,再穿插上几只旱船、毛驴。宣传车领头、锣鼓队开路,浩浩荡荡地到各个厂生活区和临淄城区巡游表演。每到一处,接待方燃放鞭炮,我们则打起锣鼓,刹那间就围满了看热闹的群众。民俗表演一个个轮番上场,博得观众阵阵掌声。




最难忘的是在临淄城区巡游表演时,我们的队伍直接被围观的群众分割包围成几段,狮子舞被围得打不开场地,队员们只好推着大球打场子;舞龙队被围得施展不开,只能让一条龙的队员维持场地,另一条龙单独表演;旱船、毛驴还不错,喊着、划着满街上转。最可怜的还是秧歌队,人太挤导致女队员们没法扭,只能排成两排跟着宣传车白白走了一趟。在这民俗表演节目中,最受欢迎的当数我们的狮子舞。



1977年下半年,橡胶厂组成了狮子舞队,当时厂工会选了几个有武术功底、身体灵巧的年轻职工,专门送到省杂技团学习舞狮基本功。1978年3月,狮子舞第一次在公司庆祝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胜利召开而精彩亮相,那精彩的“双狮过桥”“狮子踩球”让大家为之一振,职工还以为是橡胶厂外请的专业杂技团来表演呢。自那之后,舞狮的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1996年,又选了一批新队员送到德州杂技团学习了“狮子跳桩”等新节目,使得狮子舞表演技巧更上一层楼。每当狮子在两米多高的桩子上翻腾跳跃时,大家都为小伙子们捏了一把汗;他们每完成一个惊险动作,都赢得观众满场的喝彩声。不曾知这精彩表演的背后,舞狮的小伙子们为了练熟几个动作,平日里身上常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这难忘的场面只能留在这泛黄的老照片里。但现在,当我学着年轻人的样子,把照片编辑到视频平台发给朋友们观赏时,万万没想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每一条留言都是满满的回忆……
(编辑/陶冉 设计/牟国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