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共享时代”
作者: 孔德璇共创未来,乐享科技。万物互联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在衣食住行中都能体会到共享经济带来的便利。

马路两旁整齐摆放着共享单车,拿出手机轻轻一扫,就可以骑着它们畅行市区;无论是在高档商场还是路边小店,都少不了共享充电宝的身影,出门逛街的时间再久也不怕手机没电;外卖骑手忙碌地穿梭于大街小巷,电瓶车换电站的普及减少了传统充电等待时间,也为骑手们快速续航提供了可能……如今,上至共享工厂仓储、共享网络平台,下至共享图书、共享洗衣机、共享轮椅、共享雨伞,“共享”二字贯通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早在2017年12月,“共享”就入选“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入选理由如是写道:“共享是共享经济中的核心理念,强调物品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共享经济是公众将闲置资源通过社会化平台与他人共享,进而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种种创新发挥着人们的想象力,同时也是对社会闲散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尝试。”时至今日,我们看到共享经济正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与设计者用“共享”这一概念攻破了一个个生活痛点。从好奇到参与,全民对于共享经济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新事物。

共享经济快速发展,已经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着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
当人们还在烦恼骑出去的自行车要停放在哪的时候,共享单车已经在停放点静候使用,未来居民家中的单车会越来越少,城市中的单车则会越来越多。共享为“最后一公里”提供了绿色环保的解决思路,带动居民骑车出行的热情,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一起构建了新的城市交通风景线。


也许有些市民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社区附近新建了一个共享篮球场,久违的运动热情在这一方天地尽情释放,和邻里好友约着打球也变成了下班后的健身活动。共享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打破,提高了运动设施的覆盖率,在家门口即可实现运动社交两不误。


购置一个电动按摩椅需要上万元,使用一次共享按摩椅则只需要缴纳十多元。电影院的影厅、商场的角落、车站的等候区,在每一个人们可以休息的场景,共享按摩椅都会及时出现,比人工按摩低廉的价格让许多人跃跃欲试。共享通过可持续的运营模式降低使用费用,将高级的服务体验带给大众,提升了用户的物质生活水平,有效利用了闲置资源与过剩产能。


共享经济作为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顺应共享发展的思想,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与资本的投入下茁壮成长,未来也将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我们每一个人身处其中,感受着时代的脉搏,见证着生活的改变,体会着共享的魅力。




(编辑/郭笑 设计/张晓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