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山守望一座城

作者: 吕廷川

一座山守望一座城0
华不注山下,大量农田环绕着小山(拍摄于2011年5月)
一座山守望一座城1
华不注山下的建设规划图(拍摄于2017年2月)

在济南城郊的东北部,黄河的南岸,有一座海拔只有197米的小山。山虽小,却是济南这座城市延续千年的历史文脉。唐代诗仙李白曾登临赋诗,元代赵孟頫将其绘入名作《鹊华秋色图》之中。它被古人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华不(fū)注”,意为水中的花骨朵,后人简称它为华山。

一座山守望一座城2
华不注山北侧,北陈村最后的牧羊人(拍摄于2016年11月)
一座山守望一座城3
一场马拉松比赛落幕,选手们欢呼雀跃庆祝胜利(拍摄于2019年11月)
一座山守望一座城4
孩子在玩沙子(拍摄于2022年3月)

在当下城市高速发展的大潮中,华不注山周围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从2013年开始,山下20多个村子陆续拆迁,昔日的村庄农田已被现代化的城市公园和林立的高楼所取代,祖辈居于此的人们彻底告别了农耕生活,华不注山也变身为济南旅游新去处。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以华不注山为主题开始拍摄,至今已近12年。

拍摄这组专题,我最想呈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者说人与土地的关系。我拍华不注山最原始的动力,或许来自我在沂蒙山区的童年记忆。在小学五年级来到省城济南之前,我的整个童年都是在沂蒙山区度过的。在山里,打猪草、挖野菜、锄地、晒地瓜干、割麦子……四时农活,我基本上都要跟着大人一起干。我住的村子前面有小河和水塘,水清澈见底,我经常在水塘边捞鱼、摸河蟹。因为几乎每天都和土地打交道,我对土地的亲近感根植在心底。

一座山守望一座城5
参加军事训练营的孩子们(拍摄于2022年11月)
一座山守望一座城6
春节庙会上表演马术的演员(拍摄于2023年1月)
一座山守望一座城7
市民在山下游玩(拍摄于2023年1月)
一座山守望一座城8
春节庙会上的舞龙表演(拍摄于2024年2月)
一座山守望一座城9
一场架子鼓表演吸引了众人围观(拍摄于2024年2月)

华不注山就像一个见证城市变迁的长者,它默默守望着这片土地。在古代,它目睹着历史风云。在当下,它同样感知着新时代的律动。先辈们曾在这里辛苦劳作,饱尝艰辛。时过境迁,经历城市更新和蜕变后,人们又回到山下,和新迁居来的人们一起,开启新的生活画卷。

清晨,人们沐浴着朝霞,或低吟或高歌或翩翩起舞;落日余晖中,情侣们或牵手或拥抱,镜头定格一帧帧温馨、浪漫的画面;最快活的是周末的孩子们,在湖边,在树林草丛,或捉蝴蝶或捞小鱼,或拿起画笔尽情地涂鸦,眼睛里闪烁着快乐和希冀的光。每到重要的节假日,这里都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尤其是春节庙会,舞龙表演和各种民间扮玩等传统民俗文化轮番在这里展演,使它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一个大舞台。

一座山守望一座城10
在湖边享受惬意时光的人们(拍摄于2023年10月)

(编辑/崔秀娜 设计/张晓曦)

上一篇: 小日子
下一篇: 我们的“共享时代”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