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子
作者: 任锡海母亲去世后的一天,在院子里遇见邻居大嫂焦桂兰。一番叹息后,她动情地说:“五兄弟,咱院子里的人都以为俺‘彪’,叫俺‘彪子’。可你家俺大娘从来不这样,她在楼上和我打招呼时,总是喊我‘嫚她娘’……”
母亲一生中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如一年春节,邻家小妹因没有过年的新衣服和妈妈闹别扭。母亲听说后,让姐姐把自己精心缝制的过年衣服借给那小妹穿。春节过后,从初三盼到十五,小妹一直没有还衣服的意思。姐姐忍不住,几次想去要,但都被母亲阻拦。于是,那件衣服就一直穿在邻家小妹身上了。

敬重和善待身边人,是母亲的人生修养。在几十年的形影相随及耳濡目染中,母亲将这修养传递给了我,并影响了我的摄影之路。我的镜头就格外关注身边的普通人和他们的生活。
1979年,我在青岛首届书展上抓拍的《选购图书》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洲文化中心举办的国际摄影比赛中获“亚洲文化中心奖”。1982年春,我在崂山雕龙嘴拍摄的《分田分地真忙》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2008年推出的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摄影展并获“银质收藏奖”。我在20世纪90年代拍摄的《学书法的孩子》《老房办学》《追寻文明》《沉重的爱》《十号大院》等“青岛人的故事”先后被《中国青年报》《人民摄影报》等多家报刊刊登……

数码摄影在21世纪的普及,尤其是手机摄影的流行,让照片的拍摄变得更方便,我对身边人的关注和记录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从2006年起,我放下胶片相机开始了“数码影像日记”的“书写”,继续以敬重和善待的人文情怀记录身边人的喜怒哀乐。
摄影师是记录历史的人。因为有了这些影像记录,让我们不会遗忘那些温暖、温情的瞬间,这正是纪实摄影的力量之所在。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透过镜头,来看一下这些日常生活的温情时刻吧。

















(编辑/崔秀娜 设计/蔺震)
上一篇:
“好的养老服务是有温度的”
下一篇:
一座山守望一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