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 低调的海湾很诱人

作者: 王枍

当“人从众”成为当下旅游热潮的最典型特征,人们开始寻找那些“小众”“低调”,风景却也足够吸引人的旅游目的地。大家怀着“你知我知他不知”的心态,希望开启一段能够带来惊喜的沉浸式之旅。只是,在互联网内容高度“共享化”的当下,这样的目的地着实有些稀缺。但稀缺,并不代表不存在。在山东绵长的海岸线上,有一处“低调”的海湾,山清水秀沙子细,人暖花艳蟹子肥,这里就是莱州。

体验双脚陷入细沙的奇妙触感

渤海湾畔的莱州湾赋予了莱州这座小城长达 108 公里的迷人海岸线,这里不仅有广为人知的黄金海岸旅游度假区,还隐匿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沙滩景点,散发着纯洁而独特的魅力,等待着你去探寻、去发现。

金沙滩位于莱州三山岛片区。三山岛并不是独立的海岛,而是莱州湾畔的半岛。这里有十几公里的优质海滩,沙子金黄的色泽夺目耀眼,细腻的沙质宛如粉末。当你踏上这片沙滩,双脚缓缓陷入其中,沙粒温柔地包裹着脚趾,带来一种惬意的奇妙触感。三山岛仍处于开发初期,原生态环境保留得较为完整,清澈的海水、细腻的沙滩、茂密的松林,结合当地传统的海洋民俗风情,让莱州这座小城拥有了自然与人文有机融合的诱人魅力。

沿着海岸线继续西行,就到了赶海人向往的海庙拾贝滩。“拾贝滩”的名字由来已久,因为此地蛤蜊、蛏子很多,非常方便挖取,故而得名。这里是赶海的好地方,带上小铲子,拎着塑料桶,便可以开启一段“寻宝”之旅。

继续往西,你会在海边发现一处人造奇观——始建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人工防潮堤——虎头崖“海上长城”,它横亘于碧海与陆地之间,不仅抵御着潮汐的侵袭,还意外地成了一道独特的海岸景观。这座堤坝由巨型石块堆砌而成,高约 5 米,顶部宽敞,可容两人并行。涨潮时,海浪汹涌地拍打在石壁上,溅起数米高的白色浪花,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展现出大海的磅礴气势;退潮后,堤坝下会露出百余米宽的滩涂。堤坝与滩涂一起,展示着海洋原始的野性之美。

海滨有山,古人登临,留下人文丽境

渤海湾不缺海上仙山,而且这里的山都不高,蓬莱阁不过海拔 45 米,奈何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莱州的山也是如此,海拔 336 米的云峰山和 478米的大基山一同书写着莱州山巅的自然与人文之魅。

云峰山,以其险峻的山势和秀丽的景色吸引着众多游客。山上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沿着蜿蜒的山路攀登而上,一路上怪石嶙峋,奇松罗列。登上山顶,极目远眺,莱州的美景尽收眼底。

山峦连绵起伏,田野广袤无垠,城市的高楼大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不过让云峰山闻名于海内外的,不只是自然美景。公元 511 年前后,“成就决不在王羲之之下”的北魏书法家郑道昭在此山留下宝贵题刻 17处。其著名的《荥阳郑文公之碑》,高 2.8 米,宽 3.6 米,为魏碑之冠。另有《论经书诗》《观海童诗》等,被誉为“楷隶之极”,是研究中国文字由隶书向楷书演变的宝贵资料。这些刻石历经千年风雨,依然保存完好。那苍劲有力的字体,飘逸洒脱的笔锋,让人不禁为古人的书法艺术所折服。抚摸着这些刻石,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脉搏在指尖跳动,它们是莱州文化传承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大基山的风景与云峰山不相上下,古人称其“岩阿幽邃,山峦叠秀”。山中不仅有清泉与密林,同样保存北魏至明清历代文人雅士摩崖题刻20 多处,其中郑道昭父子手书摩崖题刻多达 14处,大基山也因此与其毗邻的云峰山一样,成为中外书法和文化爱好者的必游之境。

竹蛏对虾梭子蟹,十大海鲜任你选

莱州人长寿。早在 2008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莱州人的平均寿命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6.97 岁,据说这跟莱州人爱吃海鲜、常吃海鲜关系密切。

莱州以前有“四大海鲜”:梭子蟹、对虾、文蛤和大竹蛏。但当地人发现,这越来越难概括莱州日渐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为此,莱州人决定扩大范围,重新评选确定莱州“十大海鲜”。

据了解,“十大海鲜”最终确定为梭子蟹、对虾、大竹蛏、花蛤、鳎米鱼、针良鱼、海参、多宝鱼、桃花虾、海湾扇贝。其实这里盛产鱼、虾、蟹、贝、参等有 300 多种,每一种都鲜美可口。

莱州海鲜尤以获得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梭子蟹和竹蛏为佳。梭子蟹体形硕大,蟹肉饱满,味道鲜美。清蒸梭子蟹,只需简单烹饪,就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其原汁原味。每年 9 月开始起捕上市,一直持续到次年 5 月。

莱州湾海域因胶莱河等河流携带营养物质形成优质饵料环境,造就了此地竹蛏皮薄肉嫩的特性,据记载早在宋代竹蛏就已成为朝廷贡品。除了梭子蟹和竹蛏,莱州的对虾、文蛤、海蛎子、扇贝等贝类海鲜也不容错过。这些贝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无论是煮汤、清蒸还是辣炒,都各具特色。文蛤豆腐汤,汤汁鲜美,豆腐嫩滑,文蛤的鲜味融入其中,喝上一碗,暖到心底。辣炒海蛎子,香辣可口,海蛎子的鲜嫩与辣椒的香辣完美结合,让人吃得过瘾。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