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赋能城市文旅发展
作者: 张媛媛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乌蒙山连着山外山,月光洒下了响水滩﹄……随着天气回暖,兰州的黄河边回荡着动人的歌声。
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理委员会邀请音乐爱好者,在黄河兰州段近水平台采用领唱、大合唱等方式开展﹃兰州黄河大合唱﹄活动,吸引大批市民和游客参与互动,让夜晚的兰州变得热闹了起来。
黄河是兰州的“海”
——黄河之滨也很美
“你好兰州,唱你的歌谣,那座桥下那条河,流淌在心上,你好兰州,画你的模样,那一碗牛肉面,它伴在我身旁……”一首民谣唱出了城市的色彩。对于没有到过兰州的人来说,对兰州的认识估计就是“牛肉面”,而真正的兰州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充满了烟火气的城市。
地处黄河上游,兰州自然风光旖旎动人,两山对峙、大河中流,造就了独特的城市形象。经过规划建设,东起城关区雁滩,西至西固区西,开通了一条东西五十多公里的滨河路,并打造了全国唯一的城市内黄河风情线。黄河风情线,以中山桥为中轴,以黄河两岸风光为依托,依山就势,巧夺天工的滨河风景区被南来北往的客人称为“兰州外滩”。
兰州人眼里的“海”是看不够的黄河。哗啦啦的黄河水,只需要一个晴天,就能让游客看到超美的“兰州海”。阳光洒在河面上,波光粼粼,微风拂面,令人身心愉悦。漫步河边,可以玩沙戏水,可以捡拾石头,可以像在大海边一样放肆又自在。
在兰州黄河风情线上,不仅可以漫步河边赏美景,还有许多好玩的去处,像观光长廊、黄河母亲雕塑、水车园、近水广场、黄河音乐喷泉等。黄河母亲雕塑,北依黄河、南邻小西湖公园,位于黄河风情线的心脏地带。雕塑中的母亲,含着慈母特有的微笑,仰卧在滚滚的波涛之上,她以生动的寓意象征着黄河作为文明孕育者的母亲形象。雕塑中的孩子幸福地依偎在母亲的怀中,代表着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在黄河的养育下茁壮成长。水车园位于黄河南岸,以12轮兰州水车为主景,水车沿黄河一字排开,奏响着“吱吱嘎嘎”的“岁月之歌”。“水车旋转自轮回,倒雪翻银九曲隈。始信青莲诗句巧,黄河之水天上来。” 此园是以历史上的“水车园”旧址为基础复原建设的,园内黄河奔腾、水车旋转、渠水蜿蜒,再现了黄河、水车与农业生产的和谐景象。
河水奔腾,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魅力在这座城市里交相辉映。在穿城而过的黄河里,有古老的羊皮筏子,也有现代化的快艇与水上巴士。夜幕降临,兰州黄河风情线上,山、塔、桥、楼渐次亮起霓虹,倒映在黄河上,流光溢彩,一艘艘满载游客的游船荡漾在母亲河中。这座黄河穿越而过的城市,在夜色中换上“霓裳羽衣”,尽显锦绣繁华。
黄河是济南的“后花园”
——沿着黄河遇见海
在兰州,黄河便是海;在济南,沿着黄河便可遇见海。济南的百里黄河风景区,和兰州的黄河风情线一样,都被列入了“中国黄河50景”。二者都是榜单中少有的城市景观。
在济南黄河大堤沿线,沿途的风景优美,有众多的郊野公园,景区内玉带束腰的百年铁路老桥、百年泺口水文站、泺口古渡浮桥为古老的母亲河增添了几分色彩,形成了景区独特的人文景观。中心景区花草茂密,林木葱郁,堤防伟岸,好似城市的“后花园”。在这里,不但可以欣赏被誉为中国“水上长城”的黄河堤防等工程景观,更可以体会凌驾于“悬河”之上的奇伟之感。
景区内就连微景观都在讲述黄河的故事。长9米、宽2.8米、高2.3米的“安澜母子石”刻着“安澜”二字,表达了人们希望黄河安全不决口的心愿。矗立于河边的黄河神兽,是2005年5月建设标准化堤防拆改坝时,在泺口险工坝基发现的。经鉴定神兽成于明末清初,神兽身上的“火纹”图案寓意黄河防汛十万火急。神兽狮首鹿角,圆目利齿,浑身满饰鳞纹,长尾收于胯下,有镇水之神功,救生之善行,系古代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趴夏。四渎唯宗石刻,展示着母亲河黄河的地位。古有“四渎”之说,指的是黄河、长江、淮河、古济水。黄河乃是四渎之首,故有“四渎唯宗”之说。
景区内的鹊华楼是展示济南黄河文化的新地标,设有黄河文化展览馆。展馆以中国红、黄河黄和大地灰三种颜色为主,彰显了中国古典审美与黄河悠久历史的和谐统一。展览馆展陈结构分为序厅、自然黄河、人文黄河、安澜黄河等板块,内容囊括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水文地质变迁、历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传播等,内容以山东、济南为起点,辐射全国。
文化只是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的底色,一年四季这里都有不同的颜色,百花盛开的春,郁郁葱葱的夏,银杏金黄的秋,白雪皑皑的冬。春天,济南人喜欢来此露营野炊,秋天,他们喜欢在大片的银杏林里漫步。闲暇时,他们在新建的堤坝上,看大河奔涌,感受母亲河的波澜壮阔。
从济南向东,风光优美,景色迷人,“沿着黄河遇见海”,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济南和兰州,两座被黄河滋养的省会城市,依托黄河的资源禀赋,融合文旅,绘就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