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求变 芳华再绽
作者: 程洪建
“红底白字的毛体招牌;分布城市街巷的门店营业网点;曾经一提起图书就会第一时间想到的地方……”这是新华书店曾经留给人们记忆深处根深蒂固的形象。
“闲坐在城市会客厅慢品人间烟火色,徜徉于文化新地标闲观人间岁月长。”如今,正如这句最美书店所描述的感性文案那样,山东各地的新华书店早已改变了世人的传统观感和认识。
进入新时代,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向新求变、蓄能未来的山东新华书店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工作,在经历改革阵痛之后,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逐年提升,已实现令人赏心悦目的精彩蝶变。
时光无言,山河为证。这一美好变化,源于山东新华人以决战决胜姿态打响重塑自身价值转型升级“三大战役”的信心与魄力,更源于以新质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道路上谋变破局、谋变求新、谋变思进的强烈渴望与进取之心。
谋变破局
战略引领·价值重塑
数字化时代,实体书店面临双重挑战: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和网络电商的竞争。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表明,在“数读”比“纸读”更受青睐的背景下,选择“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的成年国民不足半数。数据显示,过去的2023年,短视频电商成为仅次于平台电商的第二大图书销售渠道,实体书店的市场份额进一步降至11.93%,仅占1成多。
这让由“店”成“城”,曾一度从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大潮中复苏的新华书店,犹如经受过干旱季的枯苗,又遭遇冰封大地生死寒霜的侵袭。
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大潮扑面而来,人们曾经如饥似渴的读书欲望日益消退,包括新华书店在内的众多文化企事业单位陷入生存困境。在这种背景下,新华书店迎难而上,建起了一大批书城。由“店”成“城”,一字之间,传统新华书店完成了一次靓丽转身。在此背景下,山东新华书店亦开始走上蜕变重生之路,以1999年全省县级新华书店中最大的滕州书城开门纳客为映照,一批书城如雨后春笋般地在二十余年间先后崛起于齐鲁大地,新华书店图书发行主渠道的使命担当全面复苏。
然而,除这些书城外,新华书店整体上还面临着行业政策调整带来的更为严峻的挑战。随着国家对实体书店建设的支持和全民阅读的持续推进,民营书店借政策东风在全国迅速扩张,图书电商也纷纷在线下开设门店。而老牌的国有新华书店与这些民营书店、新型书店相比,大部分门店建设年代早、设施陈旧、外观形象不统一、店堂布局不合理、服务功能单一。由此带来的是书店客流量下降、效益下滑、客群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面对行业大震荡、大变革,以新华书店为主流的实体书店,在坚守传统的同时想要激流勇进、重塑辉煌,就必须进行转型和创新。而转型的第一步,是对经营思路的扭转和创新,以重新审视“新华书店”这个金字招牌所能承载的独立价值。
面对新形势下的多重挑战,转型之路怎样走?
首当其冲的是——在“谋”字上下功夫,握好转型升级“方向盘”——山东新华人以自己谋变破局的战略定力,回答了这一关系自身生死存亡的时代拷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谋”字当先,“干”字提效,“实”字当头。在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出版集团”“股份公司”)的高起点部署、高标准谋划、高效率突破、高质量推进下,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谋变破局的山东新华书店用心做出了一份独具自身创新发展特质的“转型升级答卷”。
“目前看,新华书店集团创新转型的核心问题,就是探索在外部经营环境快速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新形势下,如何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推动新华书店‘重做’”。
2020年9月,在一场业内权威机构主办的题为“新闻出版高质量发展大讲堂”上,山东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华发表视频主旨演讲,纵论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探寻创新转型的发展路径。
“云”集此间,深谙行业之道的出版业人士,尤其是图书发行业大咖,或许都能深切体会到张志华演讲中“重做”二字饱含的丰富意蕴。它与新时代高频热词“媒体融合”,有着高度的精神契合。
熟知山东出版集团的业界人士也都深知,当时的山东新华书店正走在聚焦聚力打赢“第二战役”的关键时期,全系统处在实施“四年攻坚计划”的当口。而“融合”,正是这一计划中不可或缺的攻坚元素之一。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指示,为山东出版集团“大力推动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坚持融合创新,探寻产业发展新路径”的改革创新思维作出了战略指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2014年9月,张志华出任山东出版集团掌舵人。任职刚过半年,山东出版集团党委就按下新华书店全系统转型升级的“快进键”。挑战压力之急切、转型改变之迫切,可见一斑。
彼时,姑且抛开前述的市场经济变革、行业政策调整等因素带来的冲击不谈,仅在信息技术层面而言,中文互联网数字化已以一日千里的结构性嬗变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且以不可阻挡之势裹挟着传统出版业的内容制作、传播发行急剧发生改变。
置身市场化和信息化浪潮中,岂能等闲视之。山东出版集团、股份公司领导层以及山东新华书店集团管理层,站在潮头,反复论证,不停思考。
2015年4月,全省新华书店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工作会议在寿光举行。山东出版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作出新华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的工作部署,提出要将实体书店打造成文化综合体,真正从“卖书”转化为“卖文化”,进而转化为“做文化”,努力将实体书店打造成为文化新地标的总体要求。至此,开启了山东新华书店转型升级的创新征途。
在全国实体书店经历“寒冬”之际,“寿光会议”被山东新华书店视为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开启大幕的一次重要会议,被山东新华人寄予厚望,也引发了业界的高度期待。
此后,山东新华书店加快实体书店转型升级步伐,针对发展瓶颈找对出口,对症下药,分阶段渐次实施,分步骤全面推进,为今天业界耳熟能详的仍在持续推进的转型升级“三大战役”,吹响了发动“第一战役”的冲锋号。
改革由问题倒逼而生,又在解决问题中深化。只要瞄准企业运行中不断变化的实际问题,改革就有了靶心和方向。
“寿光会议”之后,山东新华书店把握行业发展大势,针对门店经营、多元拓展以及线上经营等方面连续召开多次会议,逐步确立了“一四五”“三新”“五个年”等一系列转型升级和改革发展的创新思路,形成了 “三三六五”总体发展布局。这正是山东出版集团、股份公司党委坚持问题导向,认识和化解矛盾,在深谙以高质量治理推动文化创新、融合发展之道的前提下作出的战略决策。
应对变局、突破困局、化解危局,需要破局智慧,更需要破局担当。
将时间的镜头切换到2015年“寿光会议”拉长的首战必胜的战略谋划场景。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山东新华书店以壮士断腕的决绝、勇立潮头的气魄、奋楫争先的拼搏,逐步完善转型升级的改革框架布局,拓展了改革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全省各地新华书店在当年即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以“寿光会议”为创新转型、融合发展的改革先声,一路走到当下,在首战启动后最初形成的“三三六五”总体发展布局基础上,历经“三大战役”多阶段的探索实践和深化提炼,最终总结形成了当前的“一三四五”总体战略布局。即以实现由单纯的图书经销商向综合文化服务商转变为根本目标,突出用新的互联网思维指导、用新的体制机制管理、用新的商业模式盈利三个重点,不断强化用户意识、品牌意识、数据意识、融合意识,加快推动山东新华“五个转变”,切实推动全系统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为大力推动实体书店自主发展,加快门店在服务、功能、体验等“软实力”的转型升级,自2020年开始在山东全省实施“四年攻坚计划”,总结形成实体书店“1+3+4+N”工作思路。以此为指导,山东新华书店门店经营工作得以实现全面突破。
时间行进到2023年初。为应对挑战,山东出版集团提出了出版主业发展“三三一”出版融合战略,即“强化三个支撑、锚定三个创新、实现一个根本性转变”,推动出版板块由传统的图书经销商向具有出版特色的综合性文化服务平台转变。
山东新华书店作为股份公司的一份子,这个战略事实上对其实施推进中的转型升级“三大战役”,起到击鼓催征的战略实效。
新理念、新融合、新创造。在新的山东新华战略布局棋盘上落下一子——探索实体书店新形态。简而言之就是,以实体书店转型升级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全省新华书店系统的资源集成、政策集成、措施集成,以战略作引领推动图书发行深度融合,以谋篇转型升级聚势赋能,谋求改革创新之力,造就发展之势,开拓发展新局,推动全省新华书店不断释放转型升级红利、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使各项渐进式和样本式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
上述逻辑思维让战略决策更加明智,最终以改革的强劲脉动,触发新华书店加速面向社会重建本位形象载体,为价值重塑强基固本,更为推动全系统高质量发展积蓄着澎湃动力。
谋变求新
聚势赋能·精彩蝶变
“时尚雅致的装潢、舒适静谧的阅读环境、摆放整齐的书架、琳琅丰富的文创产品……走进山东新华书店的店堂,在这里,你可以阅读、品咖啡、听讲座、参与亲子活动。如今,书店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买书卖书的场所,而是一个集阅读文化、沙龙艺术、文创产品、咖啡美食、儿童成长于一体的生活文化空间,为爱书人提供一个享受岁月静好的好去处……”
这是2018年5月媒体在报道中所描述的新华书店新颜值。这个时节,距离山东新华书店开启“第二战役”的日子,尚不足一年。
行文至此,有必要交待一下转型升级“三大战役”的推进脉络:2015年,发起“第一战役”,以提升书店“颜值”为核心,把全面实施书店升级改造,为读者提供温馨的阅读环境,打造城市文化地标作为主要任务;2017年,启动“第二战役”,以调整经营方式为特征,重点解决“软件”与“硬件”不匹配、“书”与“非书”结构不合理的问题;2022年,打响“第三战役”,以融合创新发展为要义,依托既有优势,利用先进技术,在新形势下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方式,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立足“三大战役”各阶段的战略规划思路,山东新华书店加强顶层设计,找准突破口,补短板、强弱项,递次推进、无缝接续,聚焦各阶段分别赋予的各自不同的决战着力点及其决胜目标任务,从制度、技术、服务等几大方面聚势赋能,对门店转型进行重点推进,在业界掀起一场“书店+”转型革命。
今天,当我们将时光的影像留存回放到“三大战役”中业已决战决胜阶段性目标任务的场景,不难发现,转型升级之战已加速推动着山东新华书店由图书经销商向综合文化服务商转变,探索形成了实体书店转型升级的山东新华路径,各项经营指标稳步增长,服务能力、社会影响力、品牌价值和业界美誉度不断提升,一步步演绎出谋变求新的不平凡的精彩,交出了一份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效统一的理想成绩单。
首先,打造文化高地,全面提升新华书店品牌影响力。
打响转型升级“三大战役”以来,山东新华书店门店实现了彻底改头换面、华丽转身,不仅在硬件方面实现升级,软实力也显著提升,书店门店的整体形象、阅读环境和服务功能得到全面改观,初步实现了成为城市“文化教育中心、时尚体验中心、社会交往中心”的目标,成为一个融合阅读文化、沙龙艺术、文创产品、咖啡美食、少儿成长、数字娱乐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文化阅读空间。
这个精彩蝶变的背后,是山东新华书店全系统满怀信心、聚力推动改革攻坚的坚韧执着,是狠抓落实、着眼长远的责任担当,是善谋善思、善作善成的真抓实干,是推动全省各地新华书店把转型升级的愿景变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实。
创新驱动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那么如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