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画报2024年第6期

山东画报

山东画报2024年第6期

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山东画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综合性画报,1943年7月创刊于山东莒南县,由八路军山东军区政治部编印。初期采用石印技术出版美术作品,内容涵盖对敌斗争宣传、军民合作纪实等主题,1945年起开始刊登铜版时事照片。该画报社在1947年更名为《华东画报》延续原编号出版。

目录

卷首语 | 致岁月 致读者 致未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4年,山东新华书店集团(简称山东新华书店)迎来建店80周年华诞。“新华书店”,这饱含着中国几代人书卷情怀和阅读故事的四个字,正在新时代的齐鲁大地散发着愈加明亮的光彩。 栉风沐雨,筚路蓝缕。1937年4月,在抗战硝烟...

特稿 | 守望齐鲁大地上的精神坐标

时间,是奋斗者前行的刻度,是历史的见证。 1937年4月,新华书店的前身——“新华书局”,在延安清凉山万佛洞的一座石窟里诞生。1944年7月,山东新华书店在沂蒙革命老区烽火岁月里揭牌建店,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省级新华书店之一,从此肩负起在齐鲁大...

特稿 | 上篇 薪火相传有来人

“山东新华书店即将迎来建店80周年,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新华精神、积极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是每位新华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在2023年10月举行的一场新员工入职座谈会上,时任山东新华书店集团的主要负责人,为全体新员工讲授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入职...

特稿 | 中篇 改革春潮润书香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国家实现伟大历史转折,改革春风唤醒万物。 恰逢其时,全国新华书店的柜台上摆上了《安娜·卡列尼娜》《子夜》《大卫·科波菲尔》等中外经典名著,满足了人们井喷式的精神需求。当时的新...

特稿 | 下篇 全民阅读主力军

“当下,过‘文化年’‘知识年’已经成为一种新的风尚。为了做好文化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文化体验,山东新华书店在全省开展‘新华领阅计划’系列活动,将年味与书香交织融合,为读者提供丰盛的文化盛宴。”这是2024年新春佳节期间,山东新华书店透过媒体...

本期聚焦 | 向新求变 芳华再绽

“红底白字的毛体招牌;分布城市街巷的门店营业网点;曾经一提起图书就会第一时间想到的地方……”这是新华书店曾经留给人们记忆深处根深蒂固的形象。 “闲坐在城市会客厅慢品人间烟火色,徜徉于文化新地标闲观人间岁月长。”如今,正如这句最美书店所描述的...

本期聚焦 | 点亮城市人文灯火

如同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恢弘、历史及老去的时光,伫立于城市的街头,新华书店也就不仅仅是一家书店了,它承载着一代人书香岁月的阅读记忆,也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变迁。 作为城市人文范的颜值担当,齐鲁大地上的一座座书城,点亮城市人文灯火,照见了书香...

本期聚焦 | 县域新华书店“变身记”

县域小城,一头连接城市,一头服务乡村。那些开在县城的新华书店,打通了许多城乡居民与书籍的“最后一公里”。 山东县域新华书店在市场变化和读者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以转型升级为契机,探索多元化经营管理,丰富图书品类,并重构运营逻辑,旨在满足读者的...

本期聚焦 | 静享小微书店慢时光

“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小而雅、小而暖”,是新华书店对中小门店的期许。近年来,山东新华书店在推进转型升级工作过程中,以融入校园、社区、商圈、乡村的小微型特色书店为脉络布局新型文化消费网络,不断拓展城乡发行版图,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

记录 | 新华研学:让“行走的课堂”走新更走心

“参观孔子博物馆,参演立志孔子剧,参加‘韦编三绝’、射艺体验等研学课程……9月27日,来自费县、平邑县的近500名小学生通过一整天丰富的研学课程,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这是《大众日报》2023年刊发的一篇报道中的文字。这一天,位于曲阜...

特别关注 | 齐鲁大地绽放的“新华红”

有一种红,热烈、持久。这种红,叫作“新华红”。 新华书店诞生于“红色延安”,山东新华书店萌生于被誉为“红色小延安”的沂蒙革命老区,80年来,红色基因始终浸润齐鲁大地上的新华书店。新形势下,如何实现转型升级成为摆在山东新华人面前的必答题。自2...

特别关注 | 数字化浪潮下的“智慧重生”

当下,在争夺社交流量、抢占下沉市场和满足消费需求三大核心驱动力下,短视频、直播带货等新商业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消费者阅读习惯、消费习惯不可逆地改变,实体书店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图书销售渠道的变革迅速而猛烈。 改变传统书店经营模式,甚至...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