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影像 百年沧桑

作者: 聂劲权

百年影像  百年沧桑0

摄影术发明于1839年,不久后便传入中国,并参与记录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整个进程,为我们鲜活呈现了充满血和泪的近代民族苦难记忆。

在浩瀚的历史中,这些遗失在光阴里的老照片成为我们了解中国近代真实历史面貌的难得途径。中国近代屈辱历史与百姓的苦难生活史是中国历史中无法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战争、政治动荡、饥荒、自然灾害和社会变革,中国老百姓在其中遭受了巨大的苦难。伴随中国近代史而生的纪实影像文献,正是表现中国近代屈辱历史与老百姓历经深重灾难故事的重要载体。

近代百姓生活纪实影像文献内容既有呈现中国人民深重灾难的真实景象,又有荡气回肠的抗争与救亡图存;既有近代各阶层人们的众生相,又有文化传承的影像记录。虽然是片段式、碎片化的,但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中国近代这段沧桑的历史。

恩格斯曾说:“人类自诞生以来,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人们与灾难不断对抗的苦难史,只要人还存在这个世上,那么人与各类灾难的斗争就永远在路上。”从中华民族近代史来看,形形色色的灾难尽管令人生畏,但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从来没有畏惧、逃避,而是勇于挑战,勇于牺牲。

拒绝灾难,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逃避对灾难的思索。因为只有思索,才能预防,才能警醒。“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儒家思想的忧患意识基于对事物矛盾法则的深刻理解,以国家兴亡、民族盛衰为终极关怀,知识分子以道自任、为道献身的思想意识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实践性,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鼓舞历代爱国人士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对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青年一代育德树人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沉重的苦难给一个国家、民族所带来的惨痛代价注定会成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集体记忆。一个民族在屈辱与苦难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团结无畏、敢于斗争的精神,也必将能够成为激发这个民族向前的伟大精神力量。从这个角度讲,苦难记忆也能够成为一个民族通往文明的阶梯。

用纪实影像文献片段式、碎片化地展现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沧桑,是一部呈现中国人民深重灾难与不屈不挠的影像视觉史诗。纪实影像文献具有独具匠心的现实品格、是真切真实的光影定格。视觉见证中国近代百年苦难历程,深刻激荡我们的心灵、照见精神的力量,与百姓生活同频共振。

我们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搜寻,整理编辑出三个单元的历史影像文献。虽不能充分讲述整个中国近代历史的方方面面,但我们期望这些历史的碎片化的百姓生活影像文献,能为观众呈现出中国近代百年沧桑的具象面貌。

通过这些影像文献,我们可以让今天的年轻人与孩子看到中国过去的贫穷与落后,看到百年前中国老百姓苦难的生活状态。饥饿的孩子、失去亲人的家庭、流离失所的难民、被残忍杀害的无辜者……当然,更有无数优秀中华儿女为民族之崛起而奋斗的珍贵史料。这些画面能深深触动人们的心灵,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与幸福生活。

中国近代屈辱历史与百姓苦难生活的影像文献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这些影像文献不仅记录了历史,更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百姓的苦难和牺牲,珍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因此,中国近代这段至暗的屈辱历史故事,不仅要好好讲,而且要更完善地讲好并流传下去,这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展览期望通过用中国近代历史的真实影像直击人们的心灵,唤起广大观众的共鸣,进一步提升观众的国家认同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珍惜新时代的幸福生活,展现和重塑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内涵。

(编辑/刘伟光    设计/牟国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