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画报2024年第7期

山东画报

山东画报2024年第7期

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山东画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综合性画报,1943年7月创刊于山东莒南县,由八路军山东军区政治部编印。初期采用石印技术出版美术作品,内容涵盖对敌斗争宣传、军民合作纪实等主题,1945年起开始刊登铜版时事照片。该画报社在1947年更名为《华东画报》延续原编号出版。

目录

卷首语 | “毛坯”的我们,“精装修”的画报

网络时代,总是有不同的热门话题。最近,“毛坯人生”和“精装修朋友圈”两个概念有点儿热,因其共鸣无数。“毛坯”“精装”,这两个原本形容房屋状态的词,与我们最近的状态似乎也很契合。 在我们的采访中,经过十余年发展的民宿产业所展示出的精致与高标准...

本期聚焦 | 山野一间房

民宿的兴起与发展,得益于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压力下,都市男女对慢节奏田园生活的想象和向往,一种对现实生活的短暂逃离。去山野之间寻找一处临时心灵栖息地,让流水线式的生活多一些趣味和色彩。乡村恰恰有最合适的闲置资源,可以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于是,这...

本期聚焦 | 乐宿山东

十年前的一次采访,住进了竹泉村的小院。那是典型的山东民居,由就地取材的石料搭建而成。一场大雪从天而降,为了抵御寒风,屋内放置了火盆取暖。房间不大,倒也很是舒适。那时,民宿概念的推广还主要集中在南方。一夜无梦,次日清晨起床,在村里仍有绿意的竹...

本期聚焦 |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民宿?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于自然的热爱,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山东省民宿达到1.74万家,并且在不断蓬勃发展。汽车营地、露营帐篷、水屋船屋、木屋树屋等民宿形态不断发展,在为游客提供多样住宿体验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振兴。...

本期聚焦 | 福憩泰山 用民宿振兴乡村

民宿的氛围感源于一场被情绪“种草”的旅行。在雄伟壮阔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泰山脚下,有各具特色的山屋小院。在这里,你可以体会“住在山里,睡在云中”的浪漫;也能将清风做酒,在古老的小院里慢享夏日清欢;在领略“五岳独尊”的恢宏以后,听风戏水,...

本期聚焦 | 来崂山住民宿,邂逅山海间的浪漫

盛夏傍晚时分,崂山风景区下流清湾海水浴场内游客众多。夕阳美如画,一抹云从海边慢慢地向崂山移动,简直就是一幅绝美的山水画作! 只有站在崂山旁边,你才明白,崂山为何被称为“海上第一名山”!海天一色,天光云影共徘徊!这绝美的风景,就是乡村振兴的最...

本期聚焦 | 美“庙”仁河谷探索“民宿+N”新路径

民宿之于乡村,就像一扇窗户,打开了绿水青山和乡村旅游的崭新世界。近年来,潍坊青州市庙子镇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丰沃的山水资源,积极培育仁河谷民宿集聚区,通过打造高品质乡村民宿,探索“民宿+N”新路径,实现了民宿美丽“蝶变”。 “民宿+写生”,...

本期聚焦 | 中郝峪:桃花深处有人家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游山玩水的好时节。沿着桃花溪一路上行,两岸山清水秀,时不时遇到农家在林荫下摆摊卖桃,还有一家三口在浅滩嬉水。 桃花溪位于鲁山脚下,这一带的山水风光吸引了不少游客,一步步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从最初的农家乐到民宿产业,...

本期聚焦 | 乡村生活,未来会更紧俏

“很多城里人已经没有老家了,他们的老家在哪里,能不能在中郝峪?”淄博博山幽幽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胜建这样说,他从心底里希望他们的“惬意乡村生活”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中郝峪。 中郝峪地处鲁山山脉东部支脉,森林覆盖率达到 96%以上,风...

本期聚焦 | 当民宿遇到山东传统民居

在大家的传统认知中,山东的传统民居一直是缺乏特点的存在,以至于在仿古城、古街的建筑热潮中,我们在山东各地看到更多的反倒是徽派建筑的影子。不过,当民宿产业的发展将传统民居以另外一种形式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我们却听到了另一种不同的声音,这让我们...

新观察 | 芝罘,工业遗产“扎堆”记

2023年底,随着山东省工信厅公布首批省级工业遗产名单,烟台北极星手表工业区和山东烟台中药厂旧址两处遗产成功入选。在此之前,张裕酿酒公司与醴泉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旧址已成功入选工信部评定的国家级工业遗产。烟台芝罘,这块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重要的...

新观察 | 青春当先开新局

在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映衬下,山东胶东经济圈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青岛、烟台、威海,这三大核心城市不仅是经济繁荣的象征,更是新时代青年才俊绽放青春、追逐梦想的热土。在这里,新一代青年以无畏的勇气和创新的智慧,书写着“青春当先”的辉煌...

新观察 | 苦禅故里翰墨香 文化自信代代传

盛夏时节,山东省高唐县鱼邱湖畔的巩德春美术馆,俨然成为书画爱好者们的“打卡地”。7月26日上午,该美术馆像往常一样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步入绘画大厅,但见30余名学生将古色古香的画台紧紧围绕,画台前,当地画家巩德春正聚精会神地挥毫泼墨,半个多...

图片故事 | 灯影里的热爱与坚守

济南的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垂柳依依、泉水汩汩,每一处都散发着泉城悠久的历史韵味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在这里,有一家名叫“向群”的皮影社,因其门前文艺范的设计,引得游客争相打卡拍照。 走进皮影社,琳琅满目的皮影制品,是“女掌门”李娟近年来深耕皮影...

图片故事 | 梅圆圆:站在史前城址触摸历史真实

大雨没有让天气变得哪怕有一丝清凉,随之出现的夏日骄阳反而把工棚变成了“蒸笼”,尽管考古工作队已经把“上工”的时间变成了清晨5点半和下午3点,但依然无法逃脱酷暑的“掌控”。频繁搞“突然袭击”的强对流天气更是打乱了梅圆圆的工作节奏…… 重启临淄...

齐风鲁韵 | 守望千里齐长城

巍巍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自古以来便承载着无数历史风霜与文化积淀。在山东境内,有一条比秦长城还早四百多年的古老长城——齐长城,它静静地横亘在齐鲁大地之上,见证了岁月的沧桑与变迁,也孕育了丰厚的人文风物。 《史记》记载:“乘山岭之上筑长城,...

齐风鲁韵 | 鸵鸟蛋雕:毫米之上的精雕细琢

很多人知道鸡蛋、鸭蛋,但我们今天要讲述的,是利用鸵鸟蛋进行艺术加工的故事。 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鸵鸟蛋雕艺术馆内,琳琅满目的鸵鸟蛋雕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它们出自高茂美及其团队之手。高茂美是中国鸵鸟养殖开发协会副会长、鸵鸟蛋雕艺术馆馆长。 高茂...

影像 | 百年影像 百年沧桑

摄影术发明于1839年,不久后便传入中国,并参与记录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整个进程,为我们鲜活呈现了充满血和泪的近代民族苦难记忆。 在浩瀚的历史中,这些遗失在光阴里的老照片成为我们了解中国近代真实历史面貌的难得途径。中国近代屈辱历史与百姓的苦难生...

影像 | 岁“阅”如歌 向“新”而行

由山东出版集团主办,山东新华书店集团、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山东画报社承办的岁“阅”如歌 向“新”而行——庆祝山东新华书店集团建店80周年暨“阅读改变人生”第三届全民阅读摄影大赛,以“品味阅读之趣·共享书香之美”...

专稿 | 山东新华物流:勇毅前行,铸就辉煌

又是一年开学季,在全省中小学生教材教辅发行的关键期,山东新华物流有限公司提前谋划、精心制定预案,与全省物流公司携手并肩、积极应对,通过科学规划场地,让库内如灵动舞台,周转迅速、出库高效;优化流程,改进模式,建立送货群,确保教材收发及时;配合...

专稿 | 李兢喆:擎艺术之笔 绘沟通之桥

在澳洲华人的媒体报道中,“惊蛰”这个笔名比本名李兢喆更为人熟知。启蛰惊雷,迎来仲春。李兢喆正是出生在惊蛰这个节气。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为仲春之月,是代表能量迸发的月份,反映了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李兢喆用二十四节...

专稿 | 愿你乘风破浪 直挂云帆济沧海

明明要考试了,可是总也找不到考场。很多人就算是成年了,也会梦到关于学生时代的场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难关,需要我们去闯。但毋庸置疑的是,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这个阶段,是最难也是最关键的。因为一切刚刚开始。 山东人民出版...

读书 | 全球化背景下,知识是流动的

法国科学史学界近年来最为重要的通史类著作《科学与知识的历史》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全面展现了法国科技史学界最新研究思路与相关成果。该书的翻译出版,对促进科技史的国际交流,推动科技史史学理论的创新,带动学科交叉与前沿探索,具有重要...

读书 | 心灵纯洁的对话

图书信息: 《雪线上的奔布拉——我给孔繁森当翻译》 阿旺曲尼 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24年5月出版 定价:78.00元 2024年是全国对口援藏30周年,也是新中国“最美奋斗者”、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因公殉职30周年。在这个时间节点...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