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当先开新局
作者: 董良言
在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映衬下,山东胶东经济圈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青岛、烟台、威海,这三大核心城市不仅是经济繁荣的象征,更是新时代青年才俊绽放青春、追逐梦想的热土。在这里,新一代青年以无畏的勇气和创新的智慧,书写着“青春当先”的辉煌篇章。
智慧码头:科技之光照耀未来
在山东港烟台港,作为客运公司滚装车图像安检员的朱宝,凭借一双“火眼金睛”,在繁杂的扫描图像中精准识别危险品,守护着水路客运的安全。十五年来,他始终如一,累计安检车辆超过十万辆,查出重大危险货物百余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的责任与担当。2023年,朱宝与他的团队倾注心血,致力于水路客运安全的创新研发,成功研制出了“安检质量‘云’监察”和全国首个大型滚装车辆安检仪“AI智能判图”等智能设备,这些创新技术已在烟台港的五个客运站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在烟台港,有千千万万如朱宝般的青年才俊,他们不仅刻苦钻研业务技能,更勇于强化技术创新,始终站在海洋港口建设的最前沿。
在时代的发展大潮中,传统产业向“新”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转变不仅离不开科技的强大支撑,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这片热土上,无论是智能高效的自动导引车AGV,还是承载着港口运输重任的“青港拖1”轮,都是新质生产力的生动体现。
自动导引车AGV,这款由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的青年科技团队倾力打造的智能装备,通过创新的充电方式——在堆场海侧装卸货物的过程中充电,实现了全自动24小时无限续航,引领着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新潮流。
提及混合动力的汽车,或许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但提及混合动力的船舶,则颇为新颖。而“青港拖1”轮正是这一新颖概念的杰出代表。作为国内首艘获得中国船级社hybrid混合动力附加标志的拖轮,它采用传统柴油机推进和电力推进双驱动模式,展现了船舶动力系统的创新突破。船体上搭载了自主开发的港作拖轮智能化系统,配备了拖轮作业辅助航行系统等6项国内首创人工智能系统。这一系列的“第一”背后,都凝聚着平均年龄仅为31岁的研发团队的心血与汗水。他们作为各自领域的领头羊,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和创新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智慧码头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海洋科技:深蓝梦想照进现实
海藻,这一海洋中的绿色宝藏,被誉为“来自海洋的未来食物”。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我国食用海藻的生产和消费量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海藻养殖业亦蓬勃发展。在这一繁荣景象中,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以其独特的创新精神和超强科技实力,成功将海藻这一普通生物转化为一系列高附加值的健康产品。该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不仅在行业内树立了标杆,更成为海洋生物提取领域的领军企业。2022年,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凭借其卓越的表现,荣膺“山东省老字号”称号,被誉为青岛市五朵金花之“海洋之花”。
青春当先开新局,新型海洋技术正在大放光芒。智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威海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凭借“90后”主创团队的智慧和勇气,自主研发了水下机器人、可延展艇体海底目标搜寻潜航器等先进设备,打破了国外对多项关键技术的垄断,青春一代创业者不仅彰显了我国海洋科技的实力,更实现了逐梦深蓝的梦想,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非遗传承:青春力量焕新光彩
青春,是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季节,更是奋斗和拼搏的时光。在威海职业学院现代化建筑群内,一座白墙灰瓦的中式四合院格外显眼,小院的木质牌匾上写着“非遗学院”四个大字,这里有一群青年人正在以青春之我助力传统非遗技术的发展。他们学习传统技艺,不断创新,让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威海锡镶技艺就是将锡片冶炼、镂雕、焊接成各种图案后,镶嵌在茶壶等器皿上,最后再打磨抛光,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就制作完成了。”今年26岁的李豪是威海锡镶制作工艺公选课助教。7年前,还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新生的他,因对焊接感兴趣,加入了锡镶社团。天赋加刻苦努力,让他已成为威海锡镶技艺第五代传人。
青年传承人的加入为“威海锡镶技艺”“鲁绣”“珐琅彩装饰画”“宫家彩绘葫芦制作技艺”等具有威海地域特色的项目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让传统非遗绽放出了夺目的时代光芒。
(编辑/张媛媛 设计/牟国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