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禅故里翰墨香 文化自信代代传

作者: 李云铮

苦禅故里翰墨香  文化自信代代传0

盛夏时节,山东省高唐县鱼邱湖畔的巩德春美术馆,俨然成为书画爱好者们的“打卡地”。7月26日上午,该美术馆像往常一样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步入绘画大厅,但见30余名学生将古色古香的画台紧紧围绕,画台前,当地画家巩德春正聚精会神地挥毫泼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一幅大气磅礴的山水写意画便跃然纸上,顿时掌声四起,响彻整个美术馆。

“暑期开始以来,每天来美术馆参观、学习、交流的书画爱好者络绎不绝,其中学生数量能占到半数以上。”巩德春介绍道。随着高温来袭,很多市民喜欢来美术馆轻松“艺”夏,这与高唐丰厚的书画艺术底蕴密不可分。

据悉,高唐县是国画大师李苦禅的故乡,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2013年,高唐被文化部、国台办确定为国家首批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也是唯一一个县级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2015年,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画)”;2021年,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2021-2023年度“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画)”。

高唐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至2800多年前,古为爽鸠氏之地,春秋时期为齐之西邑,西汉初年置县,元、明、清三代设州,民国复县至今,是齐鲁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孕育了国画大师李苦禅、著名山水画家孙大石、西域画痴谢家道、著名国画家李燕、军旅画家韩静霆、新水墨画家张望等著名画家,形成了“人人爱泼墨,户户习丹青”的儒雅之风。

立足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大做强书画产业,自2006年以来,高唐连续举办了十一届中国(高唐)书画博览会,年交易额达2亿元以上,在全国打响了“苦禅故里、书画高唐、海峡情缘”的品牌。2023年,高唐成功举办了“中国·高唐书画文化艺术季”活动,推动艺术文化和旅游休闲有机融合,倾情打造“艺术休闲第一县”。

高唐因势利导,近年来锚定中国书画文化名城目标,整合书画文化资源,积极挖掘培育新质生产力,把文旅产业作为县域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大力实施文旅品质提升攻坚突破行动,以文旅提质赋能为抓手,加快打造冀鲁豫交汇带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趟出了一条以文旅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高唐把重大文旅项目作为支撑文旅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加力提效中国高唐书画文创产业园的建设运营。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26个公共文化场馆和商业街已全部建成,辛守庆美术馆、新博物馆、新图书馆、中国美育研学馆、于茂阳书法馆、程辛木美术馆、台湾知名画家罗彩琴油画馆、翰墨星空美术馆等8个主题场馆陆续开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美协、浙江兰亭书会等6家高校院所都在此设立了培训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县市书画艺术、传统文化向高唐聚集,激活了高唐文化产业新引擎。加力推进“古镇林海 画乡鲤都”项目建设,依托锦鲤、黄河故道、美丽乡村等农业农村资源优势,结合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置入书画写生、展销、研学、民宿等文旅业态,打造画乡滨河文化景观带,实现锦鲤特色产业与文旅产业密切相融,初步形成了“以旅兴农,农文旅互惠共赢”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作为国画大师李苦禅、画家孙大石的故乡,高唐县三十里铺镇大力发展民俗文化艺术产业,其中孙庄村是画家孙大石先生的故乡,也是高唐县民间艺术家协会所在地、非遗产业集聚区。孙庄村深挖非遗资源,把闲置房屋进行再利用,设置成了融汇20多项非遗技艺的文化创意空间,成为高唐县有名的非遗文化村。2020年以来,孙庄村“牵手”县民协联合成立“文化志愿服务队”,开展麦秆画、剪纸、根雕、葫芦烙画等非遗手工技艺培训。孙庄村及周围村民纷纷报名参加,农村妇女、留守老人在文化志愿服务队举办的公益培训课上学会“手艺”活,200余名群众熟练掌握了麦秆画、剪纸、葫芦烙画等技艺,实现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目前,三十里铺镇汇集麦秆画、剪纸、根雕、葫芦烙画等十余种民俗工艺,不仅成立了大石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还运用“合作社+民间艺术家协会+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文创“一条龙”产业链。如今,孙庄村的文化产业每年创收100余万元,实现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

“湖光山色小苏杭,诗情画意金高唐。”高唐这片充满书画艺术气息的沃土,还培养出了许多农民书画家和书画专业村庄。琉璃寺镇秦庄村是迅速“出圈”的书画专业村代表,村民秦秉忠是一位农民书画家,曾被授予“德艺双馨书画名家”称号。2015年,高唐县被命名为“中国锦鲤第一县”,擅长画鱼的秦秉忠在村里设立了锦鲤书画院,带领近百位村民画锦鲤。经他指导,有15位村民的画作参展山东省第二届农民书画展,其中7人获奖。如今,秦庄村已成为“山东省绘画专业村”,农民画家们笔下的锦鲤栩栩如生,他们的作品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生活的风采,深受欢迎,售卖锦鲤工笔画已成为秦庄村增加收入的主要路径之一。

在高唐,书画文化艺术如同清泉般源远流长,从书画大师到民间艺人,再到一般群众爱好者,都沉浸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之中。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挥毫泼墨的身影,他们或在宣纸上勾勒出山水的神韵,或在扇面上点缀出花鸟的灵动。这些民间艺人,他们或许没有显赫的身份,没有耀眼的头衔,但他们对书画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让人深感敬佩。他们的作品,或许不被世人所知,但他们却在自己的世界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艺术人生。

更值得一提的是,高唐群众对书画艺术的热爱程度,让人惊叹。每逢节假日,各种书画展览、书画比赛、书画讲座等纷纷成为人气之地。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无论是白领还是农民,他们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书画艺术中,享受着书画艺术带来的快乐。

截至目前,高唐拥有高唐籍以及在高唐成长起来的中国美协、书协会员32名,省美协、书协会员近百名,入会会员万人比位于全国前列。为培养更多的书画人才,夯实书画发展的群众基础,高唐县组建了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农民书画家协会、李苦禅艺术研究会等7大协会,全县各类书画培训机构200多家,书画后备人才高达2万余人,1000余名学生考入高等艺术院校,继续书写着“书画高唐”的时代新篇。

(编辑/张媛媛  设计/牟国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