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山野百果香

作者: 王立群

齐鲁山野百果香0

山东,从名字开始就与山不可分离。这片土地上的物产,又怎能离开山。

山东丘陵作为中国三大丘陵之一,其面积约占广义上山东半岛总面积的70%,平均海拔超过650米。丘陵的制高点自然是超过1500米的泰山主峰。从鲁中到鲁南,泰沂山脉绵延百里,在山东半岛中部立起一道雄伟的屏障,来自太平洋的季风变成降雨,滋润着这里的土地。而在山东半岛东部,昆嵛山、崂山、五莲山等我们熟知的山峰,共同在黄渤海之滨构成了鲁东丘陵。

来自太平洋的季风遇山成雨,雨水汇流成河,沂河、淄河、潍河、汶河、泗水……它们从山野出发,流向四面八方,温润群山的同时也冲击出广袤的平原,并在后续的时间里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灌溉所需的充足水源。

人们在山中开辟出大大小小的田地,植树种果,养殖家畜。水果的甘甜与生活的惬意交织在一起,不仅让生活在这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人们生活美好,更甜蜜了整个山东乃至整个中国。

在齐鲁大地的制高点——泰山岱顶,有一玉泉寺,寺内巨大的古栗树据说已经在这里生长了超过1500年;泰山南麓,大汶口发现的甲骨文上还有“栗”的象形字,这都让泰山板栗成为山东当之无愧的“老字号”。这里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加上土壤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非常适合板栗的生长。个大、饱满、甘甜的板栗被当地人称作“人参果”“千果之王”。每年八月中下旬,板栗进入成熟期,泰山脚下的人就忙碌起来。到泰山周边旅游的人们,能看到坐在村边小路两旁拉呱的大爷大妈,和他们身前装满栗子的篮筐。卖栗子似乎只是附带的消遣,在秋日暖阳下凑堆儿拉呱,好像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

绵延的泰山山脉,当然不只有板栗。西侧,有名声在外的肥城桃,东侧,博山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猕猴桃产区。肥城桃,就像它那金黄的色泽一样,早已成为当地的金字招牌。早在清光绪年间,就有“东西洋诸国亦莫不知有肥城桃者”的记载。1100多年的种植历史,皇室贡品的加成,都让肥城桃无愧山东好品之名。相比于肥城桃的蜚声海外,博山猕猴桃更像养在深闺的小家碧玉。即便很多山东人也不知道,多产于四川及长江流域的猕猴桃早在乾隆年间就已经在博山落地生根。当地最大的猕猴桃树,树龄已经超过300年。在海拔400—600米的丘陵地带,夏季气候凉爽,不易形成高温热害;冬季又有“暖带效应”,为猕猴桃安全越冬创造良好的气候条件。

泰沂山脉向南延伸,进入沂蒙山区,蒙阴的蜜桃和沂源的大樱桃,让老区的生活也越来越甘甜。在蒙阴,山地丘陵的面积占比超过94%,松软透气的沙土地非常有利于果木生长。春天,满山遍野的桃花让整个蒙阴都变成了粉红色,成为摄影和旅游爱好者的必去打卡地;秋天,果园就是公园,“红色果香游”风行,香甜的蒙阴蜜桃成为当地旅游产业的引擎。而在全省海拔最高的县城——沂源,绿柄心形的大樱桃几乎与蒙阴蜜桃同时期成熟。沂源樱桃的核心产区燕崖镇,是我国江北地区集中连片发展大樱桃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种植面积超6万亩。

不过在山东的山里,要数名气最盛、压轴出场的那一定是烟台苹果。记得小时候的果园里,苹果种类繁多,有金帅、嘎啦、国光、青香蕉等等,口感口味各自不同。但很快,口感好、甜度高、经济价值更出色的红富士就被迅速推广,在鲁东地区大面积种植。

胶东地区连绵的低山,造就了纵横的沟壑、绵长的河谷。超过200天的无霜期,适中的昼夜温差加上丰沛的降水、丰富的太阳辐射资源,让烟台地区的小气候极其适合苹果的生长。从质量到产量,烟台苹果用一百多年的时间,发展成中国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龙头。在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价值评估中,烟台苹果的品牌价值一度超过150亿元。2021年,烟台苹果跟随航天员王亚平飞上高空,不仅让烟台苹果这一地域品牌被更多人知道,也让山野中孕育山东好品更具品牌价值。

春日观花,夏秋品果,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这就是齐鲁山野里的地标好生活。

上一篇: 地·标·好·物
下一篇: 海岸孕育胶东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