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品金秋调色板,爱上魅力新山东! 秋天,大自然打了个寒颤,不经意间碰翻了调色盘,在齐鲁大地洒下一片斑斓。街角的银杏进入最佳观赏期,金黄的一片让秋日多了温馨的色彩;黄河口的碱蓬草给湿地铺上广阔无垠的红地毯,静待与游人的美丽邂逅;大海褪去夏日的喧嚣,深邃迷人,与天空相映成趣……...
本期聚焦 | 地·标·好·物 2008年7月,国家农业部发布了首批地理标志农产品,包括章丘大葱在内的121种农产品上榜,它们来自全国11个省份51座城市。十几年过去了,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经历了跨越式发展,产地更丰富,种类更多样。据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查询系统的数据...
本期聚焦 | 齐鲁山野百果香 山东,从名字开始就与山不可分离。这片土地上的物产,又怎能离开山。 山东丘陵作为中国三大丘陵之一,其面积约占广义上山东半岛总面积的70%,平均海拔超过650米。丘陵的制高点自然是超过1500米的泰山主峰。从鲁中到鲁南,泰沂山脉绵延百里,在山东...
本期聚焦 | 海岸孕育胶东味 用一句地道的胶东话说,我就是胶东大嫚,意思就是胶东姑娘。从小浸润在山海中,吃着烟台苹果莱阳梨,也没觉得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但自从到了济南工作,便开始想念起家乡来。别的不说,山海相依的温润气候是我最想念的。 这不,这期杂志,小编我就“趁机”好好...
本期聚焦 | 黄河滋养好物生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滔滔黄河奔流不息,流经山东9市,在东营注入渤海,滋养了广阔的齐鲁大地。黄河给我们带来的除了震撼的视觉感受和深厚的文化,更有自然的馈赠。就让我们沿着黄河,嗅花香、品甜枣、尝尽黄河口美味,看美景与好物能碰撞出...
本期聚焦 | 地道风味地标造 山东是一幅多彩的画。三千多公里海岸线,海产资源丰富,孕育了鲜活清淡、鲜嫩可口的胶东菜;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成就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府菜;汩汩流淌的泉水,滋养了咸香、醇厚的济南菜。美食,是齐鲁大地的骄傲。 民以食为天,美食见证了山东人民从...
本期聚焦 | 地标产品严选旅游目的地:好吃又好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旅游变得多元了。从名胜古迹到小众景点,人们的旅游地图不断在更新,因烧烤爆火的淄博、靠麻辣烫火起来的天水、和《黑神话:悟空》一起走进大众视野的隰县……都成了大家争相打卡的城市。如今人们对旅游的要求不只是风景美,也需要好吃又...
本期聚焦 | 用色卡的方式打开“好品山东” “好品山东”地理标志产品,生长于齐鲁大地。它们本身就与颜色息息相关,人们常常喜欢用它们命名颜色,桃红、姜黄、豆绿、石榴红、苹果绿……这些多彩的颜色装点着齐鲁画卷。今天,我们用色卡的方式打开这些“好品山东”地理标志产品,换一种角度看色香味俱佳...
本期聚焦 | “地标好品”的冷知识,你知道几个 在网络上,流传着关于山东的各种“传说”,比如顿顿吃煎饼、葱比人还高!万物皆可配大葱,说话经常倒装!关于山东的美食冷知识有很多,今天小编就把竹板一打,哼着山东快板,重点地来跟你说说! 限于时长,小编就从地理标志产品中挑几样来与你细聊! 比人高...
本期聚焦 | 王泽冰:寻找北洋沉舰 2024年8月,山东博物馆迎来了一场特殊的展览——甲午海战暨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展。这次展览展出的330余件(套)珍贵文物,是中国水下考古工作的最新成果。从舰船武器弹药到船员木制名牌,再到镀银铜勺等生活用品,展览让观众更真切直观地了解130年前...
本期聚焦 | 我和我的父辈 精雕细琢里的儒风木韵 在曲阜孔府北门外的后作街上,有一家楷木雕刻店,里面的产品主要是以楷木雕刻的孔子像和如意为主。店主孔繁彪是孔门楷雕的第五代传承人。如今他25岁的儿子孔阳,也回到了这里,准备精进技艺,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虽然孔阳知道父亲的徒弟很多都已另谋生路,...
影像 | 艺术之光,照亮山区希望 我愿和你在一起 在大山的沟壑褶皱 用清晨的朝霞 写一段最美的传说 …… 我愿和你在一起 在群山环绕的教学楼 大手辅导着小手 描摹出独一无二的绿洲 来校园的西边 摘一颗永恒的星斗 小朋友、志愿者 许下蓝天下最美的诺言 …… 手拉手! 这是艾东...
新观察 | “我来自基层,就要为百姓发声” 编者按: 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也是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70年来,齐鲁大地涌现出一批批为民发声、为国家谋良策的人大代表。今天就让我们认识其中的一位——姜健。 她曾连续当选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
新观察 | 非遗之花绽放齐鲁 2024年10月,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盛大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传承人以及众多文化爱好者广泛参与,为公众呈现了一场丰富多彩、精彩绝伦的非遗盛宴,奏响了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华丽乐章。 亮点频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
新观察 | 博览会上的他们 在 “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交流分享活动中,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共同展示中华非遗之美。 “我们高密剪纸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感兴趣的人特别多,经常有人问我是不是刻的。我的徒弟现在遍布全国十几个省份了。我也想让咱高密剪纸更多地深入到全国,深入到世界...
新观察 | 在喀什好味道中感受“新疆之美” 一首朗朗上口的《苹果香》火遍大江南北,新疆的瓜果粮油也乘着“大仓东移”的风儿“吹”到了东营,给这片土地增添了许多香甜。 近日,山东援疆“大仓东移”走进黄河口暨合作项目“领题揭榜”签约活动在东营市成功举行。盐碱地现代农业试验示范疏勒基地等12...
新观察 | 青春奋斗正当时 创业,对于青年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选择,更是一种挑战,一种对自我价值的不懈追求。青年们如同一艘艘蓄势待发的快艇,满载着激情与梦想,向着未知的商业海洋奋勇前行。当青春的热血与创业的激情相互碰撞,必将绽放出璀璨的光芒,照亮青年前行的道路,...
新观察 | 那一缕鲁味烟火香 深秋时节,由山东省烹饪协会主办的2024“ACE亚洲餐饮展览会”暨亚洲烹饪大赛在济南市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中餐各菜系与亚洲不同国家传统菜式同台竞技,各路烹饪大师携精湛厨艺纷至沓来。 八大菜系在大赛现场各自闪耀,而鲁菜向来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新观察 | 用匠心装典生活 在东营市,有一位名叫刘秋军的手工艺人,他的生活是一段关于下岗再就业、自我探索与热爱生活的故事。刘秋军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自小便在这片土地上与石油结缘,见证了东营从一个小城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城市的历程。从出生的医院到幼儿园,又从小学、初...
新观察 | 护士长的一天 天刚蒙蒙亮,一束冷白的车灯光便照进了院门。随后,门卫开门查看。对于医院工作人员的几百张面孔,他很难记清,但是他对李敏印象深刻,因为李敏总是医院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那波人中的一个。院内没有专门停车位,李敏来得早会把车停到一角,每天同事们看到角...
新观察 | 培育新质生产力激活发展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本质上是生产力的跃迁发展,而新质生产力彻底摆脱了高能耗、低效能的发展模式,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以“新”和“质”实现了生产力的能级跃升。龙口市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激活发展新动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图灵小镇为产业发展...
人文地理 | 东极抚远 佳景灵韵 黑龙江抚远市,这座名不见经传的东北小城被称作中国四极中的“东极”,中国最东的火车站、最东的机场、最东的港口全都坐落在这里。它也是中国的“日出之城”,每年六七月份凌晨3点便迎来日出,而它作为中国最早日出地的日子更是占据了一年中的七成。它还是中...
人文地理 | 走进开州城 缘定汉丰湖 对新生的汉丰湖向往已久,对刘伯承元帅故里向往已久,对有着近两千年厚重历史的开州城向往已久。 当我们走进汉丰湖,走进元帅故里,走进古老开州,一种莫名的欣喜与感动就开始潜滋暗长。山的巍峨与水的柔美彼此映衬,将生态城市的发展张力无限拉伸;城的活力...
艺术人生 | 赵无眠:诗意行者 水墨世界 一尺花园文化空间,隐匿于济南繁华街巷的一隅,古朴的砖瓦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精心设计,引得很多年轻人和游客前来打卡,品味老济南的新韵味。相传,这处院落所在的位置就是清末著名作家刘鹗笔下《老残游记》中记载的高升店客栈。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一尺花园的...
艺术人生 | 《人民路上为人民》细述75城人民路上的小故事 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并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山东人民出版社携手《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平台、学习强国APP、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蜻蜓FM及全国近百家广播媒体,共同推出了主题力作《人民路上为人民》。这部作品不仅...
读书 | 寻找属于自己的森林 你听过森林的声音吗?小鱼跃出水面又落入水中的扑通声,蜻蜓飞过草尖的簌簌声,狐狸和鹿奔跑时与空气产生的摩擦声…… 你知道森林里的秘密吗?小狐狸会从铜锁中跑出来荡秋千,小鹿会带你去神秘的月光盐田,小鞋子会变成白色的鸟儿飞走,雷电会调皮地钻进屋里...
读书 | 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植物学 《草木春秋——植物系统学研究与实践》是植物分类学家、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家路安民先生的科学人生自述,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近期出版。这本书我读后有很多感悟,想给大家分享一下。 “多听老一辈科学家的演讲” 1988年,在成都召开的中国植物学会第九次...
读书 | 第十五届“万松浦文学奖”颁奖活动成功举办 近日,由山东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山东文艺出版社协办的第十五届“万松浦文学奖”颁奖活动在济南隆重举行。五部获奖作品现场揭晓,鲁敏、尹学芸、李敬泽、徐则臣、欧阳江河五位获奖作家、诗人接受颁奖。 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