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匠心装典生活
作者: 延智
在东营市,有一位名叫刘秋军的手工艺人,他的生活是一段关于下岗再就业、自我探索与热爱生活的故事。刘秋军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自小便在这片土地上与石油结缘,见证了东营从一个小城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城市的历程。从出生的医院到幼儿园,又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工作,刘秋军始终都是在胜利油田,从而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油田性格”。
2001年,对于刘秋军来说是一个命运的转折点。作为胜利油田的一名员工,他经历了企业改制和裁员,不得不面对下岗的现实。尽管这对他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但他并未因此沉沦。刘秋军开始寻找新的出路。最初,他尝试从事服装销售,凭借在油田上班时积累的一些销售经验,他逐渐在服装行业站稳脚跟。然而,这份工作并不能激发他的激情和创造力。他渴望找到一种能够真正表达自己、展现才华的方式。虽然从事着经营方面的工作,但是刘秋军一直有着对摄影的热爱。后来,他开设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专门为客户提供商业摄影服务。这段经历不仅让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摄影的魅力和艺术价值,还激发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在他的镜头下,东营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从繁华的城市中心到宁静的乡村田野,他用相机记录下了东营的点点滴滴,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和变迁。他的摄影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厚谊,还成为他后来创作手工皮具的重要灵感来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秋军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真正兴趣和天赋所在——手工皮具制作。这并非偶然的选择,而是基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的清醒认识。他决定全身心地投入到手工皮具的制作中。为了掌握这门技艺,刘秋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他看来,皮革是一种有生命的材料,每一块皮革都有其独特的纹理和故事,通过缝制,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他自学了皮革切割、缝制、打磨等各个环节的技术和技巧。从最初的摸索尝试到后来的得心应手,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作风格。在他的工作室里,每一件作品都散发着魅力。
他的作品从钱包、钥匙包到背包、皮带等种类繁多。在创作过程中,刘秋军不仅传承了传统技艺的精髓,还大胆创新、融入现代设计元素和审美理念。他精心挑选每一块皮革,将一块块普通的皮革变成充满艺术气息的物品。他的手工皮具因其独特的设计、精良的品质以及饱含的艺术气息而备受朋友青睐和消费者喜爱。
从服装销售到摄影工作室再到如今的手工皮具制作,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多才多艺 热爱生活”的真谛。他用镜头记录生活,用皮革讲述故事,用音乐调和心灵,用咖啡唤醒灵感。在他的皮具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用匠心装典生活”是刘秋军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人生就像一本书,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作者;人生又像是一块皮革,需要经历时间的磨砺和雕琢才能变得更加坚韧和美丽。”刘秋军说。对他而言,每一次努力都是对人生的书写,每一件作品都是对艺术的致敬,每一段经历都是对生命的诠释。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奋斗史,更是对东营这座城市的深情告白。
(编辑/刘伟光 设计/蔺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