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之花绽放齐鲁
作者: 陶冉
2024年10月,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盛大举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传承人以及众多文化爱好者广泛参与,为公众呈现了一场丰富多彩、精彩绝伦的非遗盛宴,奏响了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华丽乐章。
亮点频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是非遗领域全国性重要品牌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已连续举办了七届,成为展示非遗保护成果、宣传非遗保护理念、引领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重要平台。今年适逢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 周年。通过 20 年的实践,中国已形成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契合国际公约精神,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体系。
本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以“保护传承 守正创新”为主题,全面展现 20 年来非遗保护传承的实践成果,并坚持专业性、创新性、体验性、群众性,以新颖的展陈设计、丰富的内容供给、专业的呈现方式,打造非遗展示新空间、新场景。主场馆共设置“保护传承 守正创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 年”主题展、山东展区、“和合共生”民俗荟等三大展览区域。主题展设有 1 个序厅、5 个重点展区、3 个功能区和 2 个服务空间,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了 221 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达 147 项,充分展现了我国非遗保护传承的丰硕成果。
多元展示
非遗与现代科技、时尚元素的融合,展现出非遗的创新活力。“美在创意与共享” 展区,通过“非遗新呈现、新创意、新体验”三个空间,展示了非遗与数字技术、时尚设计等领域的跨界合作成果。观众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项目的魅力;非遗新创意则让传统与时尚碰撞出绚丽火花,展示了非遗在现代设计理念下的创新应用;非遗新体验通过研学课堂等形式,让观众亲身参与非遗制作,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和合共生” 民俗荟展馆外,热闹的非遗市集氛围让人流连忘返,42 个美食展位展销各地非遗美食,临清糕点、王氏熟梨摊位前人流涌动,广场舞台上民间舞蹈欢快舞动,让人们在品尝美食中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此外,博览会还十分注重观众的参与和互动,各类特色活动轮番上演,令人目不暇接。如“小小手工匠”研学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课,教授社火脸谱、济南面塑、蒲草编织等传统手工艺制作,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了解和传承非遗文化;非遗小剧场则每天常态化表演全国各地的曲艺、戏曲节目,让观众近距离欣赏传统艺术的魅力。这些丰富的体验项目,让人们在欣赏非遗之美的同时,还能亲身参与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编辑/陶冉 设计/张晓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