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风味地标造

作者: 陶冉

地道风味地标造0

山东是一幅多彩的画。三千多公里海岸线,海产资源丰富,孕育了鲜活清淡、鲜嫩可口的胶东菜;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成就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府菜;汩汩流淌的泉水,滋养了咸香、醇厚的济南菜。美食,是齐鲁大地的骄傲。

民以食为天,美食见证了山东人民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得健康、吃得精致的生活变迁。优质的农产品是烹饪美食的关键元素,武城辣椒、胶州大白菜、金乡大蒜……山东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各地富有地方特色的物产,为鲁菜的发展与创新提供着无限可能。挖掘山东好品,做好山东美食,越来越多的“山东好品”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萝卜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即使是名满天下的文人苏轼,也逃不过萝卜的魅力,形成了“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的习惯。萝卜种类繁多,有白萝卜、红萝卜、青萝卜等,青萝卜是凉拌菜的优质食材,因其方便快捷而备受百姓喜爱。而青萝卜中,潍县萝卜以其肉质翠绿、香辣脆甜、多汁味美而闻名遐迩。

每到萝卜收获的季节,田间地头便热闹非凡。人们小心翼翼地将萝卜拔出,那带着泥土芬芳的萝卜,是大自然给予的珍贵礼物。回到家中,简单清洗后,或生食,或熬汤,萝卜的清甜在口中散开,为平淡的日子增添了一抹亮色。对于辛勤劳作的人们来说,潍县萝卜既能解渴又能充饥,在艰苦岁月中,它是朴实而又不可或缺的美味。

在冬季,大白菜也是山东人民家家户户囤储的主要蔬菜。

生产区域独特的气候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得胶州大白菜品质独特,风味一绝。胶州大白菜叶球呈短筒形,球顶圆,外叶青翠,芯叶嫩白,帮嫩薄,汁乳白,生食清脆可口,淡而有味,熟食风味甘美,可拌、可炒、可蒸、可煮、可炖,吃法多样,老少皆宜。

清炒白菜,洗净切段,锅中倒油,白菜吸收了油的醇厚,一口下去,鲜嫩脆爽,是寒冷冬日里的佳肴;酸辣白菜,酸辣开胃,即使只配一碗白粥也能增添别样的风味。农人们精心挑选、晾晒,将大白菜储存起来,如同守护着过冬的 “必备”菜品,是人们心中难以忘怀的 “温暖味道”。

五味俱全,有滋有味

曾经,粗茶淡饭是生活的常态,三餐只为饱腹,简单的食物承载着生存的希望。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只求果腹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开始注重口味的丰富与多元。昌邑大姜、金乡大蒜、武城辣椒成为不可或缺的美食“调味盘”。

辣子鸡是鲁南地区的特色代表菜品之一,在山东地区深受民众喜爱。那么如何做好一道辣子鸡呢?佐料当然必不可少。

昌邑大姜首先登场,一块块饱满厚实的姜片,带着土地赋予的质朴和辛辣,在案板上被切成薄厚均匀的片状,每一片都散发着浓郁的姜香。香味是这道菜的前奏,是唤醒味蕾的先锋;接着,金乡大蒜也不甘示弱,蒜瓣饱满圆润,去皮捣碎,蒜香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似有若无地萦绕在鼻尖;而武城辣椒,无疑是这场烹饪盛宴中的主角。姜片、蒜片和辣椒段放入锅中的刹那间,热油翻滚,鸡肉便在这热烈的氛围中与佐料们紧紧相拥。夹起一块金黄的鸡肉,一口咬下去,食客们的脸上便洋溢着满足的神情。

五味俱全的饮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承载着对辛勤劳作的犒赏,彰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姜、蒜、麻辣,为鲁菜的调味之灵魂。

品质追求,幸福生活

20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时代的浪潮中,人们的生活如一艘不断前行的巨轮,人们对饮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追求。文登西洋参、高青黑牛以其一流的口感与品质,成为人们追求更高品质的代表性产品。

文登西洋参,生长于山东半岛的独特环境中,其参体饱满、皂苷含量高、营养价值丰富,成为人们滋补养生的佳品。泡一杯西洋参茶,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给人们带来放松;炖一锅西洋参鸡汤,浓郁的香味散发,成为家庭团聚的温暖佳肴。

寒冷的冬日,火锅店门庭若市,也有的在家中支起一锅炉灶,煮上麻辣底料,只等待开锅便可一饱口福。提到火锅,就不得不说起牛肉。高青黑牛的肉质鲜嫩、口感爽滑,可与日本和牛相媲美。煎牛排,外焦里嫩,一刀切下,鲜嫩的肉汁流淌而出,搭配上黑胡椒汁和蔬菜,每一口都是味蕾的极致享受;土豆炖牛肉,炖煮后的牛肉软烂入味,汤汁浓郁醇厚,成为冬季暖身的绝佳美食;煮火锅,牛肉片外熟里嫩,裹挟着油碟蘸料下肚,三五好友小聚,其乐融融。高青黑牛的美味不仅征服了山东人民的餐桌,更是走向了全国各地,成为山东精致农业的代表品牌之一。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