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奋斗正当时

作者: 陶冉

青春奋斗正当时0

创业,对于青年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选择,更是一种挑战,一种对自我价值的不懈追求。青年们如同一艘艘蓄势待发的快艇,满载着激情与梦想,向着未知的商业海洋奋勇前行。当青春的热血与创业的激情相互碰撞,必将绽放出璀璨的光芒,照亮青年前行的道路,引领青年走向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点燃传统木作之光

曾经,579 百工集所在的地方是济南东部最大的旧货和建材交易市场,环境杂乱,业态低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经过一系列精心改造,这里摇身一变,成为了集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等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区。匠杺社便是在这片充满创意与活力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的。

匠杺社的诞生,源于创始人大宇对木工技艺的热爱与执着。他的初心是用现代的技术与理念,赋予老手艺新的时代生命力,让木艺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家具行业,而是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踏入匠杺社,仿佛进入了一个木艺的奇幻世界,1500平方米的展厅内,摆放着各式各样令人惊叹的“新潮”木作。有栩栩如生的“镇河神兽”,仿佛在诉说着济南这座城市与水的不解之缘;有精致逼真的“科比球鞋”,将运动元素与木艺巧妙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还有方形大脑袋、呆萌可爱的“伢子”。在这里,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木工艺人的心血与智慧,它们不再是简单的木制品,而是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

“我们使用木头这种材质和现代先进的工艺去做文创,并且在国内全新定义了木工这件事情所属的体系,把木工从制造业变成了服务业、娱乐业,让传统木工转型升级为人人可参与的新型文创手造体验活动。”大宇热情地介绍道。提到木艺品,他更是滔滔不绝:“这个是我们做的城市印象系列,通过不同的木质零售部件,像乐高一样,把它组装成各个城市不同的、有特点的景点,作为城市伴手礼。”

除了精湛的木艺作品展示和生产加工,匠杺社还定期举办各种木工艺术讲座、培训课程和工作坊,吸引了众多木艺爱好者前来参与。无论是专业的木工从业者,还是对木工艺术感兴趣的初学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大家一起交流心得、分享经验,共同探索木工艺术的无限可能,匠杺社也将成为更多孩子们和年轻人的“造梦空间”。

小小鲁班锁撬动文创大产业

相传,春秋时期鲁国工匠鲁班为了考验儿子,用6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让儿子拆装。从此,这个玩具就在民间流传开来,被人们称之为鲁班锁。

鲁班锁,也叫八卦锁、六子联方等,其构造起源于我国古代木建筑、家具中的榫卯结构, 这种三维拼插器具,内部的凹凸啮合,结构十分巧妙,是流传千年的古代智慧。鲁班故里枣庄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非遗鲁班锁主要分布地。

2010 年上海世博会,李浩被一个巨型的鲁班锁展品深深吸引。“这不正是我们滕州的先贤鲁班发明的吗?”一个创业的想法在他心中萌生。说干就干,同年,李浩创立了滕州鲁班天工木艺有限公司。

然而,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如何造鲁班锁”就是一道难题,鲁班锁制作技艺精细,需要选材开料、榫卯成形、后期处理等三大工艺流程三十八道制作技艺。“不会造鲁班锁怎么办?我们就开始寻匠人、找技法,大家可能很难想象,我们第一个鲁班锁还是用木棒在地上画出来的。”李浩笑着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时光。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而是凭借着对鲁班文化的热爱和执着,一点点地摸索、学习。解决了制作的难题,李浩又积极向政府汇报自己的创业想法,成功争取到了5万元的贷款作为启动资金。经过五个多月的努力,第一批鲁班锁产品终于造了出来。

如今,鲁班锁系列文创产品获得国家专利近50项,入选中国百佳旅游商品、山东手造·优选100等各类荣誉百余项,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11月,中国选择“和而不同”系列鲁班锁作为联合国轮值主席月纪念品。如今,李浩的鲁班锁产品已研发出100多个品种,畅销国内外,已成为承载地方特色的文化名片。(未署名图片由被访者提供  编辑/陶冉  设计/张晓曦)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