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爱与不爱

年轻人钟情过春节的N个理由

1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是一年中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有的年轻人平时因异地工作、在外读大学等原因与家人聚少离多,春节期间可以和父母、兄弟姐妹等亲人围坐在一起闲聊家常,这种浓厚的亲情氛围是年轻人所珍视的。

2

爆竹声中一岁除:看到春联就到家门口了,挂上灯笼一年就红红火火了,听到鞭炮声就是过年了。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等传统习俗,激发了一些“90后”内心深处的童年记忆。

3

一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许多在外工作独自生活的年轻人往往“靠点外卖为生”,但春节期间,从爷爷家“吃”到姥姥家,从大姑家“吃”到小姨家,丰盛的年夜饭,不仅健康而且色香味俱全,让辛苦一年的年轻人可以大饱口福。

4

别别老姨,我真不能收”:收红包是春节的一大乐趣。虽然年轻人逐渐长大,开始给亲朋好友的孩子发红包了,但成年人收到长辈的红包依然会感到快乐,红包更代表了长辈对晚辈的疼爱与祝福,不管长多大,在家人眼中永远是孩子。

5

千门万户曈曈日:春节期间,大街小巷都充满了喜庆的氛围。张灯结彩的街道、热闹非凡的庙会,还有小吃、特产丰富的大集,都让年轻人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6

生活还有诗和远方:平时的休息时间只有周末两天,哪也去不了。春节假期较长,许多年轻人选择在这个时候出门旅行,去看看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不仅能放松心情,还能增长见识。

7

向着未来出发:春节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年轻人在这个时候可以制定新的计划和目标,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和憧憬。这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让春节充满了特殊的意义。

年轻人不爱过春节的N个理由

1

越来越瘪的钱包:春节期间,年轻人需要购置年货、给长辈买礼物、给晚辈发红包等,各项支出加起来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这对于一些收入不高或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经济压力较大。

2

“今年你几岁了?”:各种亲戚聚会、朋友应酬应接不暇,年轻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对于适婚或已婚未育的年轻人,难免会被长辈们催婚、催生。这种过度关心会给年轻人带来心理压力,让他们对春节产生抵触情绪。

3

“明天该去你舅家了”:春节假期看似很长,但实际要走亲访友、处理各种事务,真正属于自己的休闲时间很少,导致假期过得比平时还累。

4

在高速上堵到怀疑人生:春节过后,需要返回工作地或学校。面临抢票困难、旅途奔波等问题,让年轻人在假期结束前就开始焦虑。

5

“老王家儿子月入五万”:春节期间,和同龄人相聚时,难免会被比较工作、收入、房子等。这种对比会让一些年轻人产生心理落差,从而不喜欢春节。

6

“都几点了还不起床?”:大量亲戚短时间内聚集在一起,不同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容易引发家庭矛盾。年轻人夹在中间,既不想参与纷争又难以置身事外,这使得他们对春节团聚心生抵触。

7

年味似乎“淡”了:现在春节的商业化气息越来越浓,原本纯粹的节日氛围被冲淡,年轻人觉得失去了春节原有的味道。

(文丨陶冉 95后)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