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改变,从阅读开始
作者: 崔秀娜
文化是软实力。
宏观上,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微观上,文化是一个机构的“名片”,代表了这个机构的发展势能。
“文化引领”是平邑一中发展四轮驱动的首要环节。如何让“文化引领”更贴近师生们的心?如何让他们更明白“文化引领”的意义?“民间组织”正雅书院出现了。自2018年起,他们向全校教师推荐书目,并向教师们免费赠书,他们组织一场场读书会、一场场交流会,阅读的力量由此展现,改变的时刻由此开始。
让读书与分享成为一中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进入正雅书院院长邱欣欣的办公室,顿觉眼前一亮,房间里清雅明亮,果绿色的沙发温馨怡人。“我是语文老师,平时在别的办公室办公。但是书院有活动,我就来这里办公。”邱欣欣道。
房间里摆放的一排书籍引起了我们的好奇。这就是正雅书院从成立以来,推荐给全校老师的书:《教育,向美而生》《我们仨》《教育未来简史》《被忽视的孩子》《给教师的40堂培训课》……散文、教育心理学等应有尽有。翻开书,竟然还有额外惊喜:校长王继峰在每本书上都有赠言。
正雅书院自2018年4月成立以来,举办了众多分享会、交流会。本以为让邱欣欣回忆令她印象最深刻的瞬间会很难,但她脱口而出——在学校的第1届教育年会上,教师程广的那篇《我们俩》,让年会上所有人都湿了眼眶。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教育年会,我们正雅书院的人都很紧张,不知道效果如何。但当程广的这篇文章一朗诵出来,我们知道成了!这就是我们正雅书院所要的效果,让教师爱上读书,爱上分享!”时至今日,邱欣欣都认为那是正雅书院最闪耀的瞬间。之所以闪耀,是因为通过教育年会这个盛大舞台,大家终于切身明白了正雅书院的初心和责任——让教师爱上读书、爱上分享。
程广的那篇《我们俩》,是杨绛散文集《我们仨》的读后感。《我们仨》是正雅书院在2020年疫情期间推荐教师读的书。程广的读书报告,自书院收到的几百份读书报告中脱颖而出,最终得到了在教育年会上分享的机会。
“免费赠书—交读书报告—评选出优秀作品”是正雅书院成立以来一直执行的方针。书都是免费赠送的,只要你想读,报个名就能来领取。读书报告可以写也可以不写,但写了读书报告,在量化积分时就可以获得1分,不写就是0分,被评为优秀的得2分。所以几乎每个领书的教师都会交一份读书报告。
推荐书目由王继峰校长遴选,他喜欢阅读,相信读书的力量,更相信多读书可以让教师内化于心。“让阅读与分享成为一中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正是他为正雅书院确定的口号。
繁琐?收获!
在没担任正雅书院院长之前,邱欣欣是个不喜欢参与学校事务的人,她的目标就是踏踏实实做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甚至担任正雅书院院长以后她还经常会想:“为何大家选择了我?我能为正雅书院带来什么?”因为她总认为自己很普通。
但在正雅书院副院长陈德秋看来,邱欣欣是一个谦虚、内敛、热心的人。多年的一线语文教学经验,让她更有书香气质。更关键的是,她身上的亲和力让她更符合书院院长这个职务的要求。因为正雅书院是学校的一个“民间组织”,书院院长虽叫“院长”,但并无“官衔”,主要的职责就是服务,为全校的师生赠书、送书、组织读书活动、收读书报告。
“没担任这个院长之前,根本不知道这个工作有这么繁琐。”邱欣欣笑道。她以评选优秀读书报告为例讲工作的繁琐。“读书报告都要发到我的邮箱。最多的时候,我的邮箱一次能收到600多封读书报告。”这600多封邮件,需要她一一下载下来细细品读。
怎样做到评选结果公平、公正呢?邱欣欣与几个副院长商量后,制定了一个流程。第一步,邱欣欣先把读书报告下载下来,为每份读书报告标上序号、教师所在校区、姓名,作为原件。随后备份。第二步,她把备份的读书报告去掉教师所在校区、姓名,只保留序号。第三步,她再把这些有序号没有署名的读书报告发给正雅书院的几位副院长。两人为一组,两人都需要读完所有经过初选的读书报告,两人都认为是优秀时,该报告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评选。第四步,每组被评为优秀的读书报告被结集在一起,由正雅书院所有成员共评,大家都认为是优秀的,最终被认定为优秀。
整个流程有个最大的前提:只有邱欣欣知道每份读书报告是哪位教师的,其他人看到的只有序号。但就算邱欣欣知道这份读书报告的作者,最终的优秀认定也并非由她决定。
“我们有时候开玩笑,说这个流程,除了公平,还是公平。”陈德秋笑道。
除了评选读书报告,给教师送书也是一件繁琐的工作。在疫情期间,为了保证教师都能顺利领到书,邱欣欣开着载有图书的车挨个小区“送货上门”。“幸亏我们是个县城,教师住的地方都挨得比较近。”邱欣欣笑道。
越忙,为正雅书院工作的时间越多,邱欣欣越体会到了在正雅书院工作的乐趣,用她自己的话说,“收获感是巨大的”。
在2022年8月27日上午的教育年会上,当正雅书院所有节目结束,邱欣欣作了总结。“和书院相伴的日子,我也怀疑我对书院的意义何在,当把一本本书送到书友手中,组织完一场场分享会,拜读完每一篇读书报告,我心释然;我也曾不停地寻找书院对于我的意义,但当看到每位登台演出的书友们如此努力,我知道,在书院我收获的感动、温暖、美好,是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替代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她内心对书院最诚挚的告白。
正雅书院有十几位副院长,胡超群是其中的一位。在这次教育年会上,他分享的题目就是“我与书院共成长”。“没进入正雅书院之前,每日上班、下班,很少读书,日子过得千篇一律。但自从进入了正雅书院,在为书院服务的过程中,我明白了阅读的意义,也爱上了阅读。”
可以说,正雅书院的成立,先是改变了正雅书院组织里的每个人,让他们从不喜欢参与学校公众事物,到去组织各种读书活动,为教师服务。在组织一场场活动时,他们自己收获良多,他们也被改变。而通过他们的改变,最终影响了整个学校教师队伍的改变——有这么多为你读书服务的人,更应该爱上阅读,爱上分享!
原来读书这么有趣
正雅书院是为了让学校教师读书而诞生的,那么书院的活动形式就只有发书、办读书分享会吗?能否组织一些更形象生动的?这是全体正雅书院人都在考虑的问题。
“路都是一步步走出来的,路也只有越走才会越宽。”邱欣欣道。刚开始,正雅书院也的确是只是发发书、组织个分享会,但很快情景剧诞生了……
2021年4月,正雅书院成立三周年。正雅书院向全校教师推荐了《被忽视的孩子》一书。这是一本教育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不忽视孩子的书。
“有被忽视的孩子,就有被忽视的学生。”正雅书院就想组织一个《被忽视的孩子》班主任专场分享会。后来大家就有了创意,要不编一个情景剧吧,这比单纯分享效果更好。
经过一次次排练,最终这个情景剧在2021年平邑一中教育年会上亮相,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
“情景剧中还借用了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一个片段,表演结束后,就有很多老师过来问我电影的名字。那一刻我就意识到我们这个节目的效果达到了。”邱欣欣表示,因为很多教师都喜欢,所以在正雅书院组织的观影会上,还专门播放了一次这部电影。
的确,你没看错,除了带领大家看书,正雅书院还不定期组织教师观影。有适合孩子一起看的,教师就领着孩子一起。
而为了让读书分享会更贴近目标教师,正雅书院会根据书籍的内容组织专场分享会。比如,推荐杨绛的《我们仨》时,就组织母子专场;推荐郑英的《教育,向美而生》时,就组织班主任专场等等。
2021年,正雅书院将学校教师写的关于《我们仨》的读后感结集成册,并由山东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书的标题是《幸福的守望——书香伴,爱相随》。
其实,在平邑一中,正雅书院也是通过书籍在默默地守望着这个美丽的校园,守望着学校师生的成长。书相伴,爱相随,谁说平邑一中人不是在“诗意地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