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太行山的年味

作者: 张小龙

抗战时期太行山的年味0

1937年12月26日,作家兼战地记者周立波受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任弼时派遣,陪同美国武官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前往山西五台山抗日前线访问。其间,经过晋东北、晋察冀、晋西北等根据地所目睹的八路军抗战与边区人民的生活,给周立波留下深刻印象。他把这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在《晋察冀边区印象记》小册子与《战地日记》文章中。其中写道,在八路军和民众武装的英勇斗争下,这些根据地的人民“依然过着常态的自由独立的生活”。正是在这种相对自由独立的氛围里,周立波一行也感受到了抗战时期太行山难得的年味。

12月31日中午,周立波与卡尔逊等人在八路军一个武装排的护送下,顺利抵达太行山脚下的山西沁县。

在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部驻地,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穷热情地接待了周立波等人。考虑到周立波的采访需求及众人的疲惫状况,宋任穷邀请他们在沁县待一天。

下午,周立波在此见到了因赶赴一个军事会议而途经这里的刘伯承师长。刘伯承应周立波采访要求,向他介绍了第一二九师前几天与日军在和顺县战斗的情况。由于他们战略得当,先集中主力歼灭一路敌人,然后乘势一一击溃其他路敌人,最终打退了从寿阳、昔阳等地六路进攻的五六千敌军。

这晚,周立波是在与刘伯承的谈话中度过的。刘伯承谈了许多游击战斗的故事。比如有一次,八路军得到信息,敌人军车将经过平汉铁路冀南一段。主力部队与游击队立即开赴当地,毁坏一边的路轨,并在路轨旁设伏。敌人的列车疾行到这里时,在预料之中脱轨侧翻了,伤亡惨重。敌人的增援部队也受到八路军重创,败退而去。在周立波看来,八路军将士的英勇作战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和巩固,都预示着明年抗日斗争的更大胜利。

在沁县过新年的第一天,周立波上街散步,沁县民众背着锄头铁铲,排着队唱着救亡歌曲,到城外破坏铁路和公路的情景,让他兴奋不已。商户和摊贩也都已正常营业。土产很多,梨子很大,洁白多汁,小米做的糖也十分酥脆。这都是八路军打败敌人进攻所带来的祥和、安定的局面。

这天,周立波听到杭州、济南陷落敌手的消息,不禁想起自己离开上海近半年,与亲友天各一方,伤感地写下4句诗:“塞北胡尘满,江南血泪遍,多情无一字,凄冷度新年。”当年3月,周立波在给广州一位友人的信里,也附上了这首诗,借此诉说自己对曾经求学与战斗过的上海和友人的思念。

元旦第二天,正赶上沁县人民武装新年大检阅。几千人集合在城外的田野上,红旗飘扬,古老的刀矛和新式的轻机关枪交错地摆在一起。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检阅时,部队踏着整齐的步伐,唱着雄壮的军歌,一队一队经过检阅台。救护队也抬着担架跟着队伍前进。

阅兵场不远处的田间,低头吃草的羊,拂面而过的微风,以及田野边的白杨树林,一切都显得“温和而平静”;场边临时聚集的摊贩,也给激越的氛围增添了生活气息。

离开沁县,行经武乡、辽县、和顺、昔阳、平山、灵寿等地,1月29日中午,周立波一行抵达河北阜平。在一天多时间里,周立波采访了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了解了边区的建设和抗战情况。在聂荣臻的领导下,晋察冀边区生机勃勃,创建了许多新设施,其中,最令聂荣臻感到满意的是军政学校的创建。他认为通过这所学校,“可以传给华北许多爱国的青年与志士,使他们在中华民族解放运动中,得尽最大的心力”。聂荣臻也对周立波传递着保卫华北的信心。比如,游击队已经打到霸县和马厂,对天津和保定的日军都造成了威胁;边区所包括的40余县,也威胁着敌人正太、平汉、平绥、同蒲线的交通。聂荣臻认为,如果八路军和游击队的武装好一点,把日军赶出河北,并非难事。

30日,周立波等人专门参观了位于阜平城外的军政学校。校舍设在一座喇嘛庙里。学生大多来自山西、河北的中学,还有少数北平、天津等地流亡的大学生和一些工农青年、游击队干部。吃穿用住虽然简单,但“步兵练习的设备,差不多都有”,师生们过着“紧张而且谐和的生活”。周立波等人到访时,正赶上军校“除岁的盛宴”。当地百姓给他们送来两只猪和许多蔬菜、鸡蛋等慰问品。“老百姓都爱他们这些抛弃了家庭,抛弃了一切旧的生活的青年志士”。

这天晚上,周立波睡得很香。醒来时,听到外面的爆竹声乍起,他欣喜地感受到了边区农历新年的降临。

翌日离开阜平,在前往山西龙泉关的途中,由于这一地域“连一个小村,也没有被敌人占领”,周立波深深体会到边区的新年气象。沿途村落,家家门前都挂着一对彩灯。这些灯用白色或深红色的纸糊制而成,方圆不一;上面有字有画。这些精美的新年彩灯,让周立波感到非常新鲜。再看看村里的年轻媳妇和闺女们,都穿着绣花鞋和红衣红裤,发髻上插着花花绿绿的纸花,倚靠在门口,好奇地看着周立波一行人。而在她们倚靠的门框两边则是用红纸写的春联,横额上书写着“驱逐日寇”“最后胜利”“中华万岁”等字样。

2月14日,经由山西五台到崞县(今原平)、静乐、岚县,周立波一行人抵达吕梁方山县峪口镇。当晚,村里响起爆竹声,像是在庆祝农历正月十五的灯节。

1938年的农历春节,也在这热闹的气氛里画上了句号。周立波在文中写道,祝福八路军前方将士,也希望烈士的英灵在这一年“更广阔更澎湃的抗日高潮中,得到慰安”。

2月19日下午,周立波一行回到山西洪洞,结束了历时50余天、行程2500余里的太行之旅。一路走来,差不多从1938年公历新年开始,又基本上以农历正月十五告终。太行山的年味伴随着他们的足迹。

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至1938年间,卡尔逊对中国战场进行了历时约8个月、行程近4000公里的考察。他3次越过日军封锁线,足迹遍及延安和北方所有抗日根据地,会见了国共两党领导人和几十名高级将领,全面了解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1940年,他在纽约出版著作《中国的双星》。其中,他对八路军的正面介绍在美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响。他对远东局势的预测——日本在占领远东之后必将在海上与美国决战;中国将会成立一个共产党政府,国民党将失去中国的统治权,也变成了现实。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责编 王燕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