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国时报》对平型关大捷的宣传

作者: 姚群民 周海娟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取得平型关大捷,赢得海内外民众的普遍赞誉。在法国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及时刊发相关报道和评论,高度评价平型关大捷和八路军在中国晋北地区的英勇抗战,称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强的战斗力、铁的纪律”,并发出致八路军慰问电,引发国内舆论的积极反响,对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战的国际形象起到积极作用。

呼吁全民族抗战 深受海内外欢迎

《救国时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外从事抗日宣传的机关报,在莫斯科编辑、巴黎出版,主要负责人为。从1935年12月9日创刊至1938年2月10日停刊,历时两年多,共出版152期。该报以“不分党派,不论信仰,团结全民,抗日救国”为宗旨,通过刊登中共中央文件、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文章讲话及刊发社论、要讯、论坛、通信,多方面宣传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有力增进了海外华人和普通民众对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的了解。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救国时报》大力报道海内外同胞的抗日救亡运动和国内抗日形势,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方针、斗争策略和抗战成果,盛赞八路军开赴前线抗战预示着“中国人民的这个最精强的军事力量和最伟大的精神力量,便和民族战线与抗日救国的英勇军队联结一起而成为其组织部分与领导部分”①,“必然给日本侵略者以极大的打击而大有帮助于全中国军队与人民的抗日事业,也大有帮助于全世界反法西斯的事业”②。这对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同仇敌汽、团结御侮起了促进作用。

《救国时报》的出版,受到海内外同胞的热烈欢迎。发行量从创刊时的5000份,不到一年就增至2万份,发行范围国内有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大城市及西康、新疆等边远地区和许多小县城,国外遍及欧美、亚洲的43个国家,有9600余订户③,有力地向全世界宣传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报道平型关大捷 盛赞八路军战绩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蓄意制造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军在7月底侵占北平、天津后,长驱直入,沿平汉线、平绥线、津浦线向华北地区扩大进攻。为排除右侧翼中国军队的威胁,日军全力进攻太原,企图占领山西全境。9月,日军分两路侵入晋北,一路沿平绥铁路西进,攻占大同;一路从察南,经广灵、灵丘向平型关进击,意在扫清进攻太原的障碍。中国军队在东至广灵、灵丘,北至浑源、应县,西至繁峙、代县之间的广阔地区组织平型关战役,驻守的国民党军各部虽经拼死抵抗,但战至9月24日损失惨重,山西抗战形势危急!

救国时报》对平型关大捷的宣传 0
向平型关挺进的第一一五师
救国时报》对平型关大捷的宣传 1
《救国时报》刊发的《抗日红军改为第八路军出动抗日屡获大胜将浑源灵邱间寇军完全消灭》

为扭转这一局势,打击日军嚣张气焰,9月中旬,八路军第一一五师迅速进入晋东北地区,配合友军在敌之侧翼展开进攻,并在蔡家峪与东河南之间、平型关东小寨至关沟段山谷间精心设伏。9月25日拂晓,日军精锐第五师团二十一旅团輜重和后卫部队2000余人全部进入第一一五师的设伏地域。第一一五师抓住战机,全线开火,奋勇杀敌,共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及大批军用物资。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望。

9月30日,《救国时报》及时刊发《抗日红军改为第八路军出动抗日屡获大胜将浑源灵邱间寇军完全消灭》(要讯)、《庆祝第八路军出动抗战及其伟大胜利》(社论)《中国红军上前线了》(新闻报道)、王稼祥《中国第八路军的胜利与抗战的光明前途》(延安广播稿)及“致八路军慰问电”,用“空前伟大的胜利”“捷报传来,全侨跃舞”“奋兴起舞”等表达对平型关大捷的由衷喜悦,盛赞八路军的英勇战绩。此后至12月间,该报又有数篇报道或评论刊出,介绍八路军在平型关、晋东北的作战及战果,总结平型关大捷的原因与重大意义。

介绍平型关大捷经过。该报报道称:“朱德将军之第八路军之一部开抵灵邱(丘)浑源一带抗战,目前与日军方面板垣第五师团及樱井混成旅之一部接触,日军深入至浑源、广灵与灵邱(丘)间之山地,被我军第八路军包围攻击后,日军全军覆没我军得枪械子弹及其他军用胜利品无算。”“第八路军一部于二十五日在平型关向日军反攻,结果日军一万余人(歼敌人数不确切,引者注),全被八路军击溃。第八路军另一部队同时克复平型关北面之新泉关、沙东及堡子(均译音)等地,寇军官佐士兵被俘甚众,我军获得大批汽车、坦克与其他军用品。日军残部向下蔡村(译音)败退,但在那里又受我军第八路军追击部队包围。”“我军第八路军于二十五日在晋东北再次大胜后,乘势北上追击败退之日军,途中又给日军以打击。”④上述关于战斗经过的报道虽存在歼敌数量及有关地名不准等问题,但基本反映了八路军在平型关英勇作战、杀敌制胜的情形。对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深入山西敌后战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救国时报》给以高度评价,“在山西东北隅之我军八路军部队,在灵邱(丘)广灵一带,大规模进行游击战术,异常活跃”③。其“以灵活之战术出奇制敌”,在“雁门关、平型关、原平、宁武、涞源、灵邱(丘)广灵”等地积极进攻,包围“在原平、哼县一带寇军之阵线”,使“寇军进退维谷,有如瓮中之鳖”⑥。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swh20250610.pd原版全文

分析平型关大捷原因。该报分析指出,“第八路军出动抗战之始,即在晋省东北灵邱(丘)、浑源、广灵、平型关一带于三日之内连续获得抗战以来空前伟大的胜利,这绝不是偶然的”,原因在于“八路军将士们有最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最严明的政治纪律,所以他们和民众有最密切的联系,于抗战时得到民众充分的帮助”,“这些优点之所以养成,是由于她是在反帝土地革命中生长起来的,是由于她经过十年来的革命锻炼,特别是由于她有共产党正确的革命领导,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诸天才战略家的直接指挥”①。并进一步阐述:“我们在晋北迭获‘小胜’,主要是得到了当地民众的帮助。动员群众,虽然要费极大的艰苦,可是亦非难事…群众自发的抗敌要求是很迫切的,只要艰苦的动员他们,随地便是抗战中的主力…如平型关附近的团城口,游击队从关上经过,从容地破坏了十几里的汽车路大批子弹给养由敌人手中轻轻地送过来了。”③

盛赞平型关大捷意义。该报高度评价平型关大捷是“我国抗战以来的首次伟大胜利”,并从战略、政治两方面给予肯定。从战略上来说,平型关之战“不只是日寇长驱直入占据山西之计划受了严重的打击,而且击破了日寇从晋东转入冀北威胁平汉路上我军左翼的企图,因此就破坏了日寇在北方战线上整个原定计划的实现”③。八路军于平型关大捷后广泛深入晋北地区开展游击战,更显示了该地区在山西抗战中的重要作用,“在雁门、娘子关相继失守,太原因以沦陷之后,只有第八路军仍然留在晋北及晋察冀一带战略地区内,继续与顽敌抗衡,不稍退避,成为战略上牵制寇军的强大力量”@。从政治上来说,该报援引王稼祥延安广播讲话评论:“这是中国民族历史上有伟大意义的事件,这是中国人民战胜外来侵略者的第一次开端。”①“不仅更从事实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与红军不但能够提倡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以发动对日抗战,而且能够真正组织胜利的抗战,给予全国抗战各部队及全国人民以极大的激励与兴奋。”②同时也“使全世界反法西斯、反侵略的一切人们得到更大的奋兴与推动”③,故而“八路军的领袖人物与战士,八路军的政治主张与行动,八路军的一切都不能不使每个爱国同胞,为之向往”④,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英勇抗战的崇敬之情。

引发舆论界关注 扩大八路军影响

《救国时报》对平型关大捷和八路军晋北抗战活动的连续报道和评论,引发国内舆论界的积极反应。该报刊发“致八路军慰问电"后,不仅中共中央主办的《解放》周刊《新中华报》转载了这一慰问电,国统区各大报刊也纷纷转载,足见其深受重视。

1937年10月9日,《大公报》《申报》分别发文称:“巴黎救国时报顷有电致第八路军表示慰劳,电文中并指出八路军此次在晋北获胜之原因,在于该军将士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强的战力、严明的纪律、与民众有密切之联系。该报并恳切希望八路军更能发展其特长,海外侨胞,决予以极大之援助。”③

救国时报》对平型关大捷的宣传 2
《救国时报》刊发的《关于朱德第八路军》
救国时报》对平型关大捷的宣传 3
行进中的八路军

同日,《时报》号外以《晋北战事将有新态姿出现一—巴黎救国时报电慰第八路军》为标题,指出“晋北战事,不久当有新姿态出现,吾人可拭目善待也”?

10月10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也转载了这一慰问电,称“巴黎救国时报顷有电致第八路军,表示慰劳,恳望更能发挥其特长。海外侨胞,决予以至大之援助云”①。尽管报道刻意隐去了《救国时报》对八路军的赞美之词,但也表达了对八路军抗战胜利的敬意。

10月23日,抗战新闻杂志《抗战情报》创刊号也刊出《救国时报》致八路军慰问电的消息。

10月16日的《解放》周刊在《各方对第八路军抗战胜利贺电》中全文刊载了《救国时报》慰问电内容,称“人民抗日红军已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彭将军就任为第八路军总副指挥”,“足见全国业已团结一致,共同抗日,大慰北上之望”。“深望我国内外同胞给予八路军及各抗日队伍以更广大的切实的拥护和援助,并望我抗日各军队学习模范的八路军的优点,更望我全体将士更加巩固的团结一致,共驱日寇。” 救国时报》对平型关大捷的宣传 4 月24日的《新中华报》也转发了慰问电全文。

具上所述,《救国时报》以民族抗战宣传动员为己任,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英勇抗战,及时报道平型关大捷和八路军晋北抗日作战事迹,赢得了国内舆论界和海内外同胞的重视和肯定,为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起到积极作用。

注释:

① 《中国红军上前线了》,1937年9月30日《救国时报》,第三版。

②④⑨⑬ 《抗日红军改为第八路军出动抗日屡获大胜将浑源灵邱间寇军完全消灭》,1937年9月30日《救国时报》,第一版。

③ 《吴玉章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第180页。

⑤ 《第八路军在晋东北大规模进行游击战术》,1937年10月5日《救国时报》,第一版。

⑥ 《我第十八独立集团军在晋北又屡获胜利并包围寇军》,1937年10月20日《救国时报》,第一版。

⑦ 《庆祝第八路军出动抗战及其伟大胜利 ⟩⟩ ,1937年9月30日《救国时报》,第一版。

⑧ (204号 ⑭ 《关于朱德第八路军》,1937年12月20日《救国时报》,第二版。

⑩⑫ 胜日:《再说〈抵抗〉三日刊》,1937年11月25日《救国时报》,第二版。

① 王稼祥:《中国第八路军的胜利与抗战的光明前途》,1937年9月30日《救国时报》,第二版。

① 《巴黎救国时报电慰第八路军》,1937年10月9日《大公报临时晚刊》,第一版;1937年10月9日《申报临时夕刊》,第一版。

⑯ 《晋北战事将有新态姿出现》,1937年10月9日《时报》号外,第一版。

⑰ 《巴黎救国时报电慰第八路军》1937年10月10日《中央日报》,第三版。

① 《各方对第八路军抗战胜利贺电》(二),《解放》周刊1937年第20期。

(作者分别系南京晓庄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副教授)

(责编 王燕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swh20250610.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