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文汇2025年第6期

党史文汇

党史文汇2025年第6期

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党史文汇》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严肃活泼,鉴史为今”的办刊方针,讲真话、求真理是她的执着追求;“可信、可读、可鉴、可存”是她的独特风格;“重大事件决策背景,风流人物事迹写真,现实课题历史分析,珍贵史料拾遗补缺”是她的主要内容。

目录

新时代之声 | 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从长期的实践来看,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个永恒的主题。我一直讲,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作风建设贵在常、长二字。我们做了不少工作,但有的只是破题,许多深层次问题还没有触及,“硬骨头”还在后面。大家要坚定决心信心,发扬“钉钉子”精神,...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培育并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优良传统作风。深刻总结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对...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和规律性认识

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礼赞功勋 | 王永志:梦圆飞天 揽月九霄

王永志,辽宁省昌图县人,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61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导弹设计专业。 曾任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航空航天部工业部科...

伟人风采 | 周恩来与新中国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关于健康和养生的智慧与经验。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实践中,周恩来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守正创新。他不仅高度评价中医学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还经常具体指导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为新...

伟人风采 | 陈云对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思考

陈云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长期负责财政经济领域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既符合我国国情又推动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工作思路和理...

一代风流 | 柯麟:悬壶济世 救国忧民

“悬壶济世良医意,救国忧民志士心。”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在战争年代写给医学教育家、誉满杏林的中山医学院掌门人柯麟的诗句。然而,很多人不曾知道,柯麟竟然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地下工作者,而且是中央特科的早期成员。 血雨腥风,投身革命 青年柯麟...

一代风流 | 牺牲在平型关战斗中的烈士张文芝

平型关烈士陵园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是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陵园主墓区的24座墓丘安葬着平型关战斗中牺牲的八路军将士及同期牺牲的抗战烈士遗骨。 陵园内的英烈墙上刻着这样一行字:“张文芝,男,二十六岁,四川苍溪,一九三七年,营长,一一五...

党史大家谈 |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的几个问题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概念以来,理论界、学术界围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开展研究宣传阐释,做了大量工作。承担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下面谈谈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认识和体...

黄土地 | 救国时报》对平型关大捷的宣传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取得平型关大捷,赢得海内外民众的普遍赞誉。在法国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及时刊发相关报道和评论,高度评价平型关大捷和八路军在中国晋北地区的英勇抗战,称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强的战斗...

黄土地 | 抗战鼓词 《阳明堡火烧飞机场

鼓词是一种中国传统说唱艺术形式,通常以鼓、板击节说唱,配以弦乐伴奏。其艺术特征鲜明,唱词每句多为7至10字,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唱腔丰富多样,根据不同流派和地域风格,或高亢激昂,或委婉细腻;表演时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唱腔和形象的动作...

抗战家书 | 致父母亲的信

父母亲: 敬启者,自离家至今,无一日不想念于二老,咱家无有粮食,而父亲又年老,使儿心中实在不安,但是这是环境的促使,并不是你儿之过。上午十点钟,儿接一来示,内情尽知。而所说的小包袱一事并未收到,但是或者它也不至失掉。咱处纹(紊)乱,那当然是...

战斗者的心声 | 百团大战

序:华北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冀中军区八、九两分区,奉命发起任(丘)河(间)大(城)战役。进击敌人边庄(任丘)、良家村(肃宁)等据点,全阡守敌。 日寇占城向外伸,狂修据点控乡村。细碎分割路织网,星罗棋布碉成林。八路雄师攻势猛,百团大战震乾坤兄...

历史写真 | 全民皆兵: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群众工作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依托太行山实施战略展开,在恢复和建立各地党组织的同时,创建了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太岳抗日根据地、冀南抗日根据地、冀鲁豫边抗日根据地;1941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将晋冀豫与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合并,组成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清廉明鉴 | 军纪严明树丰碑

早在建军之初,新四军就颁布了“三大纪律十项注意”。1942年5月,新四军党务委员会发布关于执行党的纪律的决定。其中,明确规定了处分党员的权限及手续,彰显了执纪的刚性。 新四军严格执行群众纪律,对于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和脱离群众的倾向,及时进行...

清廉明鉴 | 正人先正己

纪律严明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障。开国大将、曾担任中央纪委常务书记的黄克诚,是严格遵守党规党纪的光辉典范,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正人先正己的崇高风范、不怕撕破脸皮的工作作风、不向公家伸手要照顾的清廉家风,十分值得新时代广大党员...

清廉明鉴 | 青年杜任之与鲁迅的一段交往

杜任之(1905—1988),当代学者、哲学家。早年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劳动大学,后赴德国留学,先后在柏林大学、哥廷根大学、弗莱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进修经济学、哲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副主任兼党组书记、中国科...

史料荟萃 | 寻找烈士侯爱科

侯爱科是山西省寿阳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长久以来他的革命事迹与牺牲情况鲜为人知,经过笔者多年寻访,终于了解了这位烈士的一生。 侯爱科的抗战历程 侯爱科(1910—1940),山西寿阳甘草恼村人,20世纪30年代初加人中国共产党。1935...

亲闻亲历 | 忆唐山交大反南迁争生存斗争

北方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简称“唐山交大"),是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该校始建于1896年,是中国工程教育的发源地之一,培养了竺可桢、茅以升、林同炎、黄万里、杨杏佛等蜚声海内外的杰出人才。 唐山交大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大...

画说建党百年 | 兵民是胜利之本

1941年,日军把华北作为“彻底治安肃正”的重点,集中反复“扫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画家在太行山的4年里,经历了抗日战争中最严酷的阶段。从太行山回到延安后,为纪念牺牲的战友,创作了一幅具有英雄主义气概的版画《当敌人搜山的时候》...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