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麟:悬壶济世 救国忧民

作者: 周立军

“悬壶济世良医意,救国忧民志士心。”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在战争年代写给医学教育家、誉满杏林的中山医学院掌门人柯麟的诗句。然而,很多人不曾知道,柯麟竟然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地下工作者,而且是中央特科的早期成员。

血雨腥风,投身革命

柯麟:悬壶济世 救国忧民0
青年柯麟

柯麟原名柯辉萼,1901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一个工商业家庭。据《红色医生教育家一一柯麟传》记载:柯麟中学时,结识了当时的学生领袖、后来我党的早期领导人、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受其影响,柯麟于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转为共产党员,从广东公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是该校的第一任党团书记。1927年,根据党组织的安排,柯麟进入叶剑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加北伐,先后担任军医、医务主任、军部医院副院长等职务。其间,他同军队卫生工作的创始人贺诚,跟随起义副总指挥叶剑英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柯麟追随叶剑英到了香港,后转到上海参加中央特科的工作。在周恩来、陈赓的领导下,贺诚在上海威海路开办达生诊所,柯麟以医生身份为掩护,为我党提供避难、开会、接头的秘密地点。因而很多时候,中央政治局在达生诊所的二楼召开秘密会议,柯麟就坐在楼下坐诊并望风。后来为了安全和增加交通地点的需要,周恩来、邓小平通知柯麟和贺诚分开单干。于是柯麟又挂牌五州药房开始行医。

据“中央交通局第一女交通”周惠年回忆:1929年7月,中共中央军委秘书白鑫通过其弟一一国民党军政部储备司司长白云深,秘密向国民党上海市党部自首,并将我党机密透露给敌人,随后国民党特务在上海展开大搜查。

为此,组织上调柯麟到东北工作,但由于口音问题,转而南下。这时期,时任团中央宣传部部长的陆定一介绍柯麟与上海姑娘陈智美相识相恋,结为夫妻。1930年底,柯麟来到香港,联系上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罗明,并与早期参加革命工作的李硕勋、叶挺、潘汉年、叶剑英、彭湃等秘密联络。

身居港澳,续写传奇

柯麟携夫人到香港后与弟弟柯正平开了一家南华药店,以中医师之名行医。其间,柯麟一次次陷入危机,但又屡屡化险为夷。1931年,中共早期领导人李硕勋被派到香港工作,不久他的妻子赵君陶和儿子李鹏也来到香港。之后,李硕勋被派往红七军担任政委。途中,恰逢广东省委书记蔡和森被捕,中央决定改任李硕勋为广东省委军委书记。

李硕勋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定前往琼崖开展游击战争。然而给他带路的向导竟然是一个叛徒,李硕勋被逮捕并遭到严刑拷打,腿骨都被打断,但他仍坚强不屈

李硕勋被捕后曾设法给柯麟寄出两封信,但信还没有寄到香港,他就牺牲了。当柯麟意识到出了叛徒,为保护烈士遗孤,他安排赵君陶母子离开香港前往上海。

后来,中央特派员潘汉年约柯麟谈话:“你在香港熟人太多,容易出事,你是中医,不好行西医,同时因为叶挺现在在澳门,你迁居澳门,以联系照顾叶挺为主。”

1935年,柯麟举家迁往澳门,在板堂前街开设诊所。柯麟很快与老上级叶挺建立了联系。柯麟是1927年在第四军二十四师认识叶挺的,两人是客家老乡,彼此在一起组织过活动。第二年春,柯麟、叶挺、潘汉年在香港会面,叶挺表示完全同意中央的政治主张,并欣然接受了潘汉年的建议

在澳门,柯麟通过叶挺结识了许多上层人士及李济深的旧部,这些都为他打开工作局面创造了条件。由于医术高明,而且不论穷富一视同仁,不久柯麟便声名鹊起。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共力邀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叶挺邀请柯麟主持新四军医务,但被潘汉年婉拒。

潘汉年告诉柯麟,澳门商人马万祺富有正义感,从他的诗词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共的钦佩之情,可以与他多多联系,通过马万祺团结澳门工商界人士,扩大中共在澳门的影响。恰巧马万祺得了肺病,作为镜湖医院的义诊医生,柯麟妙手回春,只用几帖中药便药到病除,从此,两人成了莫逆之交。后来,马万祺赋诗一首称赞柯麟:“悬壶济世良医意,救国忧民志士心。有幸逢君争早晚,难能相遇论当今。”

柯麟:悬壶济世 救国忧民1

1949年10月,柯麟在镜湖医院庆祝新中国成立大会上讲话

《红色医生教育家——柯麟传》中写道:“在澳门社会上,尤其是工人、苦力、渔民、车夫等穷苦的病患者中,‘柯医生’有口皆碑。”伶仃洋中的“船老大”姚雄,因妻子在风雨中难产,处境危险。柯麟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狂风暴雨,在船上救了姚雄妻儿。深受感动的姚雄给了柯麟800大洋以示感谢,柯麟坚持不收。善心终有善报。几年后,何香凝从香港逃难,得知情况的柯麟拜托姚雄帮忙。姚雄不惜与日军开战,最终救出何香凝等人。

正因为卓越的医术仁心,柯麟在澳门深深地扎下根来,革命工作也步步为营,卓有成效。但也因此招来敌特的威胁、迫害。被投砖块、石头都是小事,还有人准备用麻包把他捆起来扔到海里去。另有一次,国民党特务用手榴弹炸了柯麟的诊所。在这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战连续不断的上演之时,柯麟还暗中掩护梁漱溟、范长江、夏衍、蔡楚生、金山等文化界名人,使他们逃出日军魔掌;与此同时,叶剑英、叶挺、张云逸、廖承志、罗明、苏井观、刘群心都曾在他的照顾下康复。之后,马万祺还介绍何贤等澳门名流到柯麟诊所就诊。在交往中,何贤认为柯麟仗义疏财,于是,这两个受教育程度和从事工作各不相同、身份背景差距很大的人成了好友。《何厚铧家族传》中写道:商界名流何贤就曾直截了当地说:影响我最大的,是柯麟!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swh20250607.pd原版全文

柯麟:悬壶济世 救国忧民2
被命名为“柯麟楼”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科大楼

1946年,镜湖医院设立院长一职,其间有与国民党关系密切的人想染指这一职位。但在众人的支持下,医院董事会主席林炳炎提出将柯麟作为人选,澳督却否决了这一提议:“听说他是共产党人”。林炳炎愤然抗议:“如果柯麟是共产党,那么我也是。这20多人的名字都可以换,就是柯麟不能换。如果不让他当院长,我就不当董事会主席。”

在各方的强烈要求下,澳督不得不屈服,从此,柯麟以镜湖医院为据点,挑选医院中的爱国青年组成“青年战地救护团”,先后两次赴广州、中山等地参加战地救护。

在镜湖医院工作了38年,柯麟救人无数,但从未领过薪金,就连出诊的车马费都是他自掏腰包。

两航起义,再立奇功

心汤汤而谁告,魂寂寂而何语?柯麟在澳门独自潜伏开展地下工作,不与当地地下党组织发生关系。作为弟弟的柯正平是中央机构在澳门的最高负责人,这位出自东江纵队的共产党人,也不知道澳门人称之为“活菩萨”的哥哥竟然是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而且与中共早期领导人关系甚密。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消息传至澳门,地下党组织欢欣鼓舞,镜湖医院在柯麟手中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同时,柯麟、马万祺在澳门平安戏院主持召开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大会。

11月9日,香港两航起义爆发,中国航空公司10架飞机与中央航空公司2架飞机飞向北京,直接切断了国民党政权的西南空中运输线。为此,美国与国民党当局分别派人向澳门当局施加压力,企图抢夺中航留在港澳等地的航空物资。

然而,美国、国民党当局没有想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叶剑英派代表连夜赶到澳门,向柯麟转交了叶剑英的亲笔信,信中要求他不惜一切努力将两航起义后留下的雷达设备等航空物资转运至广州。

柯麟取得何贤、马万祺的支持,劝说澳督。最后,当局限令这批物资必须在48小时内离境。数量如此庞大的物资要离境,只能靠巨大的驳船和大马力的拖轮转运。在澳门中华商会总会长何贤的组织和指挥下,他们立即装船,连夜起航。等国民党的飞机赶到澳门准备轰炸时,轮船已进入广州境内。这批物资成为新中国民航初期维修所需的主要航空器材的来源,为新中国航空工业和电讯工业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柯麟担任了全国政协常委,并长期担任医药卫生组组长、国务院卫生部顾问等职务。1991年9月23日,在北京病逝。

(作者系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新疆报告文学会副秘书长)

(责编 孟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swh20250607.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