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鼓词 《阳明堡火烧飞机场

作者: 任昊

鼓词是一种中国传统说唱艺术形式,通常以鼓、板击节说唱,配以弦乐伴奏。其艺术特征鲜明,唱词每句多为7至10字,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唱腔丰富多样,根据不同流派和地域风格,或高亢激昂,或委婉细腻;表演时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唱腔和形象的动作来塑造人物、讲述故事。鼓词在北方地区广泛流行,南方一些地区也有流传,不过在风格和唱腔上与北方鼓词有所差异。

九一八事变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认识到向普通民众宣传抗日救亡的迫切意义。燕京大学教授考虑到北方民间流行的大鼓书很适合向一般民众进行宣传,于是列出题目,向社会征集鼓词,并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之意,成立“三户书社”(后改称通俗读物编刊社),出版宣传抗战救国的鼓词唱本。这些鼓词内容新颖,再加上印刷好、定价低,深受普通百姓喜爱。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通俗读物编刊社编辑出版《血战卢沟桥》鼓词唱本,短短一周即在北平销售5000余册。

除了通俗读物编刊社之外,一些作家也加入抗战鼓词的创作行列,影响较大的有老舍、老向、赵景深等。还有一些文艺团体直接参与抗战鼓词的演出。1937年8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丁玲、吴奚如等人组成西北战地服务团,于9月从延安前往华北抗日前线,为山西群众和前线战士进行宣传演出。他们编创了很多鼓词,如《劝国民抗战》《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大战平型关》等,深受华北军民喜爱。

八路军夜袭阳明堡战斗

八路军主力部队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一方面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作战,从侧翼阻击进犯山西之敌;另一方面伺机深入敌占区,广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夜袭阳明堡战斗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

1937年10月上旬,侵华日军突破山西北部国民党军防线,侵占代县、哼县(今原平市)后,继续南犯;国民党军退守忻口一带,阻止日军进攻太原。为配合友军作战,10月中旬,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奉命在代县、哼县以东地区侧击南犯日军后方。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通过侦察发现日军飞机从阳明堡镇方向轮番起飞,轰炸忻口友军防御阵地。他们判断机场应该就在阳明堡一带,于是带着第二营营长孔庆德、第三营营长赵崇德,深入滹沱河南岸的山头上观察,他们发现:机场位于阳明堡镇以南,机场上的飞机正在加油、装弹,刚刚降落的飞机则由汽车牵引到停机坪一角检修,机场周围设有铁丝网及防御工事。随后,他们又找附近群众了解情况,证实机场守卫兵力不强,警卫分队和地勤人员只有200人左右,但阳明堡镇驻有不少敌人。

抗战鼓词 《阳明堡火烧飞机场0
版画《火烧阳明堡飞机场》艾炎/作

据此,第七六九团开会研究决定夜袭机场,部署是以第三营为突击队,袭击机场;第一营袭扰牵制驻哼县之敌;第二营为预备队,并以第八连破坏王董堡之桥梁,保障第三营侧后方安全;团属迫击炮连部署于滹沱河南岸,支援第三营作战。

10月19日凌晨,第三营在当地群众协助下渡滹沱河后直奔机场,以九连警戒阳明堡方向可能来援之敌,以十连、十一连和机枪连组成突击队,以十二连作预备队。突击队从东西两侧隐蔽进入机场,距飞机约30米时,被日军哨兵发觉。突击队当即发起攻击,一部歼击日军警卫分队,一部迅速冲向机群,用机关枪、手榴弹向飞机猛烈攻击,飞机顿时燃起熊熊火焰。

经1小时激战,第七六九团歼灭日军守备队100余人,毁伤敌机20余架,取得辉煌战果。夜袭阳明堡日军飞机场的胜利,直接削弱了日军的空中突击和运输力量,有力配合了忻口会战中的国民党军队,打乱了日军的作战部署,为正面战场的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七六九团伤亡30余人,年仅23岁的第三营营长赵崇德壮烈殉国。

《阳明堡火烧飞机场》鼓词

全民族抗战初期,日本侵略者利用空中优势,频繁对我国城市和守军驻地发动空袭,给中国军民带来巨大损失。八路军夜袭阳明堡日军飞机场的辉煌战绩在当时被《新中华报》《申报》《大公报》《民报》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

通俗读物编刊社迁到太原后,由于空袭频繁,编辑们便前往郊区躲避,在庄稼地里研究编写抗日宣传材料。他们编写了很多反映八路军英勇抗日的鼓词唱本。《阳明堡火烧飞机场》即是该社编辑石鸣在这一时期撰写的,虽然一些细节与史实存在出入,但生动地再现了夜袭阳明堡的精彩过程。具体内容如下:

未开言不由人牙根咬断,最可恨小日本实在野蛮!占了我东四省他还不算,七月七卢沟桥点起狼烟!那日本他发兵好几十万,新式的各武器样样齐全!最利害要算是飞机一项,满载着爆炸弹飞到阵前!飞机上还装着杀人利器,轻重的机关枪放在上边,它飞到我前方轰炸阵线,到后方扰乱得军民不安,找到了大目标投下炸弹,□□□军民们尸体不全,机关枪来扫射惨无人道,一个人中数枪实在可怜!无数的军民们惨遭轰炸,无数的军民们命染黄泉。好多的铁路线被他炸断,好多的建筑物炸成平川。

且说我山西省有个代县,阳明堡便在那县城以南,这地方本乃是雁门大道,自古来就是个军事要关,到今年又修了飞行机场,准备着飞机到好把油添,谁知道这一次战事不利,张家口大同□口口□。我中国八路军开到前线,他和那老百姓打成一团,众士兵不取人一针一线,军民们好得像兄弟一般。这时节阳明堡军事重镇,也因为兵力单不能保全。日本军占领了阳明堡后,看见了飞机场实在喜欢,立刻到各村庄把人来找,拉民夫修机场大事扩展,他在此作空军根据要地,每日里派飞机来示威严,头几天多轰炸前线各地,后几天竟前来轰炸太原!一天里不知道轰炸几次,轰炸的军民们昼夜不安,见了人就用那机枪扫射,不管你是不是战斗人员,军民们一个个心惊胆怕,飞机响就要把地洞来钻,只气得我同胞人人发恨,提起来小日本红了眼圈。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swh20250611.pd原版全文

因此上怒恼了爱国将士,抱定了坚决心要把民安。特派了能干人仔细窥探,老百姓领着路走在前边。这些人来到了阳明堡外,飞机场四周围窥探一番,发现了敌飞机起落不断,急忙着来报告归回本团,进团部见团长陈氏希晃,陈团长得音信喜在心间,急忙请汪团副名叫乃贵,两个人就把那机密事谈。他二位还恐怕事不保险,又亲到阳明堡调查一番。两个人装成了百姓模样,叫外人认不出他是军官,来到了阳明堡百姓家内,那主人一见面握手开谈:“和两位有多日不曾见面,今日里到舍下为了那般?从你们众弟兄离开此地,我民众无一日不挂心间,都只为官与兵待人真好,好一似亲兄弟家人一般,自从那日本鬼来到此地,扰害得老百姓苦不可言。想诸位想得我心里难过,盼诸位盼得我两眼望穿,说此话并非我奉承当面,阳明堡那一家不是这般。你二位到此地有何贵干,要用我办点事死也心甘。”陈团长忙开口叫声:“老哥,今天来有大事我要相烦,敌飞机来此地到底多少?想办法好把它一网打完。”主人说:“这件事非常好办,我有个好朋友名叫杨端,这个人胆量大老实可靠,他的家就住在飞机场边,到他家我们把飞机来看,神不知鬼不觉事情办完”。陈团长说:“好好今天就去。”三个人一同去见了杨端,就在这十月的十八那日,从清晨直看到黄昏以前,见敌机落下了二十四架,陈团长汪团副轻轻发言。

这就是好机会不可错过,忙回去来布置好不迟延。调动了他们的三营兵力,规定了三件事三营分担,一营南一营北分开布防,把一个飞机场围在中间。从哼县到代县中间截断,怕的是两面的敌兵来援,余下的一营兵都报奋勇,抱定了必死心勇往直前!

满身带手榴弹硬往里闯,要想把敌飞机都炸个完,就在这二十日早晨一点,朦朦的月光下硬往里钻,众将士闯进了飞机仓库,一个个来到了飞机旁边,只听得为首的一个暗号,紧接着手榴弹爆炸连天,一个个好男儿舍生忘死,手拿着手榴弹个个争先。口里边一齐的高声呐喊,呼喊的一片声高上云端,千百个手榴弹一齐来放,炸弹响火光起发出黑烟,只炸得各飞机起了大火,火来烧炸弹炸机件不全,场里面有飞机二十四架,这一来将飞机全部烧完,手榴弹爆炸声纷纷齐响,拍拍拍轰轰轰声音连天,飞机场原驻着一营兵力,保守着飞机场使他安全,这一夜日本兵营房睡觉,忽然间爆炸声传到耳边,急忙忙出营房抬头观看,只见那飞机库火光冲天,这一来可吓坏日本兵将,一个个只吓得心惊胆寒,他们也拿起枪一齐出动,在机场正遇着爱国儿男,仇人们一见面分外红眼,一个个拼死命硬闯上前,刹时间交手仗白刃来见,炸弹声血肉飞杀声震天,只杀得天地暗星月无色,只杀得血成河尸堆如山,整整的一点钟肉搏拼命,杀得那日本兵后退不前,这时候老百姓前来报告,说道是日本兵大队增援,十余辆坦克车眼看就到,还有那大批的轻重机关,我们的众将士心中暗想,飞机毁敌人死责任已完,游击战原来要出其不意,妙处在不持久也不攻坚,便下令快快地离开险地,老百姓负伤兵平安归还,回到了我防地点名站队,短少了一百多爱国儿男,其中有二十多送到医院,其余的为国家把命来捐。营长一连长二排长五位,也在那黑夜里受伤回团。

这一次毁飞机二十四架,二三百日本兵尸体不全。受伤的我将士还觉不快,都说是:“恨没有把敌杀完,这一次黑夜里游击作战,那敌人重兵器失去威严,又因为老百姓各方帮助,因此上才能够奏了凯旋。咱以后对民众更应和善,游击战打胜仗与敌周旋。”你一言我一语暂且不表,好男儿炸飞机万古流传!

鼓词文本分析

《阳明堡火烧飞机场》以1937年八路军夜袭阳明堡日军飞机场的真实事件为蓝本,围绕“抗击侵略一军民协作一战斗胜利”展开叙事,鼓词开篇通过直接呼告“最可恨小日本实在野蛮”与“尸体不全”“炸成平川”等具象化描写,激发听众的仇恨与悲悯;接着交代阳明堡的战略地位及日军扩建机场,引出陈锡联、汪乃贵等化装侦察、当地村民冒死协助等情节,突出“军民一家”的团结形象;随后进入高潮部分,通过对夜袭过程的细节描写,如“手榴弹爆炸连天”“火光起发出黑烟”“飞机库火光冲天”“血成河尸堆如山”等,强化视听冲击,让观众感受到战斗的紧张激烈;最后通过凸显八路军将士的英勇牺牲,渲染悲壮感,将战斗升华为民族精神象征,完成从悲愤到振奋的情感转化

全篇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使用俚语与白话词汇,如“日本鬼”“心惊胆怕”“硬往里钻”等,贴近民众日常表达;通过运用拟声词“拍拍拍轰轰轰”、感叹句如“实在野蛮”“实在可怜”等,增强说唱表演的生动性;同时通过4字短语,如“军民不安”“惨无人道”“人人发恨”“红了眼圈”等和排比句式“无数的军民们惨遭轰炸,无数的军民们命染黄泉”“想诸位想得我心里难过,盼诸位盼得我两眼望穿”等,强化节奏感,形成明快的节奏,便于记忆与传唱。

这篇鼓词以通俗押韵的语言、紧凑的叙事结构、强烈的情感渲染,塑造了英勇无畏、纪律严明、心系百姓的八路军英雄群体和拥护抗日军队、积极参与抗战的普通民众形象,展示了八路军高超的军事战术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突出了军民鱼水情深。这篇鼓词受到读者广泛欢迎,1937年12月首次出版后,次年1月很快再版,1938年5月于汉口又刊出第三版,每版印刷10万册。《阳明堡火烧飞机场》的广泛传播,在全国中下层民众间宣传了八路军的抗战事迹,对于坚定全国民众抗战信心、激励前方将士奋勇杀敌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战鼓词在特殊历史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成为凝聚民族精神、激发抗战热情的有力武器。爱国知识分子投身鼓词创作,将日军暴行、战斗故事融入其中,在街头巷尾、根据地广泛传播,使民众于通俗易懂的词句中燃起对侵略者的愤慨与抗争的决心。抗战鼓词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抗战精神传递给每一个人,充分发挥了文艺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系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助理馆员)

(责编 王燕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dswh20250611.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