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革命文物中感悟伟大建党精神

作者: 李全平 韩嫄嫄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百年党史。在山西这块热土上,英雄的山西人民为推进革命历史进程作出巨大贡献,留下大批记录着山西红色历史、承载着红色记忆、凝结着红色精神的革命文物。这一件件革命文物,直观而真实地记载着党百年来在山西的火热实践,是我们透物见史、感悟精神和启迪智慧的重要载体,其中所蕴含的伟大建党精神,需要我们认真梳理,深刻感悟。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对共产党人来说,坚持真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理;坚守理想,就是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君宇是山西较早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和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的革命家。置身娄烦县的高君宇故居,我们看到他虽出生于一个富庶的大家族,但辛亥革命时就剪掉发辫,走上革命道路,关注家乡的革命运动,不仅是山西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山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而且对推动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作出杰出贡献。然而,年仅29岁的他却因积劳成疾而过早病逝,生命虽短,英名永存。山西早期党组织的另一位创建人彭真(傅懋恭),出身农民,家境贫寒,一生坚持学习,坚持真理,服从真理,维护真理,为党和国家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作出了非凡贡献。在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中,一个装满书的木质书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外出考察时随身携带的必备物品,体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一本他在狱中读过的马列主义书籍,为标出重点,在没有笔的情况下,把牙粉袋和画报撕成细条,用嚼碎的馒头、米饭贴上去,以加深记忆;一个用三合板做成的简易书桌见证了他晚年突患脑血栓导致右半身瘫痪后,仍然坚持阅读报刊和文件的钢铁意志……革命文物闪耀着理想之光,时刻提醒我们,要克服重重困难,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共产主义思想觉悟,自觉做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践行者。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贺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青年运动与工人运动领袖,是山西地方党、团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他怀着救国救民的强烈愿望,走上革命道路,领导和参与了多次工人运动和武装斗争。山西博物院保存着他就读于省立第一中学时使用过的作文本,15岁的他写下“应社会之要求、作中坚之人物”的抱负,他短暂的一生,不断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陈列着一块镌刻有“为民谋利”的牌匾,它是对“太行名扬游击队”队长魏名扬担当使命、英勇抗日、亲民爱民的高度赞扬。山西博物院还珍藏着尹灵芝做军鞋用过的锥子、剪刀及一块包军鞋的布单。她14岁时成为村妇救会主任,在忙完每天的工作后,一刻不休地为前线战士做军鞋。1947年在掩护群众和保护公粮过程中被捕,受尽酷刑,导致右眼失明,左腿骨折,但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走向刑场,将生命定格在了16岁……革命文物闪耀着使命之光,时刻提醒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付出如此多的惨烈牺牲。矗立在左权县麻田镇十字岭的左权将军纪念亭,让我们始终铭记着左权将军的牺牲和奉献,他曾参与长征、红军东征、百团大战等战斗。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中弹牺牲,年仅37岁。在山西博物院的馆藏文物中,有一台太原地下党员刘鑫使用过的收音机,就是这台收音机为我党传递了许多重要情报,但它的使用者却牺牲在解放前夕,年仅26岁。在晋城烈士纪念馆里,陈列着一块字迹不清的牌匾,依稀可见“杀敌英雄”“车元路”等字样,向人们诉说着战斗英雄车元路的英勇事迹,他牺牲于抗美援朝战场,年仅23岁。在刘胡兰纪念馆矗立着刘胡兰雕像,身体前倾,目光坚定,她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威胁坚贞不屈,“怕死不当共产党”的回答铿锵有力,从容走向铡刀,壮烈牺牲,年仅15岁……革命文物闪耀着斗争之光,时刻提醒我们,革命必然伴随着牺牲,山西革命史是由无数鲜活的生命书写的,他们用鲜血染红了党旗。新时代的我们,要继续保持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人民取得一次次胜利,依靠的就是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心系人民,始终为民服务的精神。太原解放纪念馆里有一本封面写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日记本,向我们诉说着晋夫烈士短暂的一生,他在日记中写道:“为自己打算,就是失败,为党的利益着想,就是成功。”晋夫在解放太原战役中不负党的嘱托,为人民解放而死。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展着一面手工绣制的党旗,它见证了河东红嫂王焕娥一家三口的抗战历程,她在被捕之际心念党旗不能落入敌手,冒着巨大风险将党旗交到隐蔽党员的手中。在垣曲县博物馆中珍藏着一张1950年拍摄的老照片,展示了下毫村党支部书记常延安为带领群众战胜自然灾害,在支委会上发言的场面,党员们席地而坐讨论救灾决议……革命文物闪耀着忠诚之光,时刻提醒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我们要忠于党,忠于人民,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山西革命历史悠久,尤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仅孕育了灿烂的革命文化,催生出伟大的革命精神,还从一个区域的革命斗争中展现出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厚力量,形成富有山西革命实践特色的精神谱系,留下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革命文物。我们要把山西丰富的革命文物作为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教材,从革命文物中了解党的奋斗历程,获取精神动力,大力弘扬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等,积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接力奋斗!

(本文系山西大学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重要论述研究专项课题成果;作者分别系山西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副教授、山西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山西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责编 王燕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